对于一起预埋件破坏事故的思考

所属栏目:民事诉讼论文 发布日期:2011-03-03 09:19 热度:

  【摘要】通过预埋件破坏事故的思考,阐述预埋件从设计到施工的一系列工艺要求,并对今后预埋件的设计和施工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预埋件铝母线杆架刚度承受弯矩
  某氧化铝厂分解车间配电室为单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于2007年5月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开始进行工艺设备的调试安装。应工艺要求,沿厂房一侧纵向布置了铝母线,搁置于钢支架上,钢支架通过预埋件与柱连接。在铝母线安装就位后数日,预埋件突然发生破坏引起铝母线连续倒塌。
  一、工程概况
  应工艺要求,沿厂房纵向4轴线到13轴线柱连续布置了铝母线。水平铝母线总长67.5m(7.5m柱距9开间),总重477kN。此外,在相邻两柱之间还有引向外部的直径L型母线,总重70.9KN(8个)。母线重量通过三角支架传给柱,三角支架水平杆为H型钢,斜杆为两根背焊角钢,受力情况见下图。
  三角支架与柱通过预埋件连接,预埋件锚板材料为Ⅰ级钢,厚度10mm,平面尺寸150mm×150mm,直锚筋采用4φ10Ⅱ级钢筋,长度200mm。锚筋与钢板直焊,设计要求的焊缝高度为8mm,焊接方式未提出要求。
  二、现场调查
  事故现场所有三角支架连同根部锚板、铝母线等全部塌落在地,铝母线严重扭曲变形。调查发现,支架杆件在锚板的连接焊缝、支架杆件之间的连接焊缝均没有发生破坏,全部由锚板拉脱引起。大部分为预埋件锚板和直锚筋焊接处破坏,其余为钢筋在根部拉断,并伴有颈缩现象。直锚筋均留在柱内,表明没有发生锚筋连接破坏。
  经检查,锚筋与锚板之间采用手工电焊弧,实测焊缝高度部分未达设计要求,沿周边焊缝高度不均匀。破坏时,钢筋从焊包中拔出,焊包中存在夹渣和未焊透现象。
  事故发生前曾发现⑦轴线柱上的锚板与柱有拉脱现象,裂口呈“V”形,应急加固措施尚未来得及实施,即发生连续倒塌,破坏是从⑦轴线柱开始的。
  考察轴线上的预埋件,发现上锚板背面下部混凝土压溃,锚板弯折,表明破坏过程中发生了下图所示转动,呈典型拉弯特征。
  三、事故分析

        QQ截图未命名.jpg
  1、预埋件设计
  设计时,首先要合理确定预埋件的受力状态和受力大小,然后才能按照有关规定去计算锚板厚度、锚筋面积和焊缝高度。根据连接构造,该支架为铰接三角桁架,但上弦杆刚度较大,一端与预埋件钢板满焊,又有节间荷载作用,必须考虑预埋件承受弯矩作用。设计简图可取为图1-222b。
  根据工艺提供的母线分布情况可算出桁架上的每个集中力P的大小为31kN(尚应考虑施工荷载,此处未计入)。由此可算出A断拉力N=57kN,剪力V=18kN,弯矩M=3.75N•m。
  原设计将A端视为铰接,对于上线杆作用的节间荷载考虑了杆件弯曲及对A端产生的剪力作用,认为节间荷载对A端产生的固端弯矩而未加考虑。然后按照计算出的拉力和剪力选用预埋件图集(院标)确定了预埋件,使其分别满足抗拉和抗剪要求。
  实际上,当预埋件同时承受拉力和剪力时,承载力不是单独受拉和单独受剪两者迭加,而是从纯拉到纯剪之间的过渡状态,相关曲线为一条曲线。拉剪共同作用下的承载力较拉剪分别作用下的承载力要低。另外,分析桁架内力时,杆件有节间荷载作用,仍假定节点为铰接,而将节点刚性产生的弯矩视为次弯矩,一般不加考虑。次弯矩的大小与杆件刚度等有关,当延刚度i≤1/10时,次应力小于主应力20%,可不考虑。此处母线支架上弦采用H型钢,杆件较短,其延刚度i=1/8.5;上弦杆端与锚板满焊,构造上亦形成固定端,必须考虑弯矩影响。
  由预埋件受力状况,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提供的相关公式计算出的锚筋面积为751㎜2,实配钢筋面积314㎜2。所选预埋件锚筋承载力不足,留下了不安全的隐患。
  2、预埋件施工
  预埋件焊接要求较高,一般要求采用压力埋弧焊接或接触对焊,如采用手工电弧焊,则应逐一进行外观检查,并应制作试件进行抗拉试验,以保证焊接质量。现有预埋件焊接均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接处四周焊缝高度大都不够,焊包不均匀、不饱满、焊接质量不符合要求。
  当然预埋件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安全储备,这些储备往往2-3倍于设计荷载,如果施工质量能够达到要求,破坏未必发生。而且,原设计焊缝承载力大于锚筋本身承载力,如焊接质量能够保证,破坏也仅仅是钢筋拉坏,Ⅱ级钢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会给人以明显的预兆。以现场情况看,首先发现破坏的⑦轴预埋件是焊接接头发生破坏引起的。因此,焊接质量不符合要求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3、事故后的思考
  铝母线是由多个支架支撑的连续体,价格昂贵。当其中某一支架因预埋件发生破坏丧失承载力后,相邻支架负荷骤增,从而导致全部支架的破坏。也就是由于某一原因局部破坏导致发生了连续倒塌,出现了与其起因不相称的破坏后果,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对于支撑连续体的支架和预埋件,尤其是支撑物体价值较大时,如考虑某处因偶然事件作用发生局部破坏,而剩余部分仍能有适当安全度,所花费用甚微,即可避免经济上的重大损失,并为修复提供条件。
  四、几点建议
  1、作用有节间荷载的支架或桁架通过预埋件与柱或其他构件连接时,应根据杆件刚度、连续构造来确定预埋件是否承受弯矩作用。如需考虑弯矩作用,预埋件按弯剪拉(或压)设计。
  2、预埋件的锚板与锚筋焊接应做出严格要求,当锚筋直径较小(d<20mm)时,应采用压力埋弧焊或接触对焊,如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接质量要严格把关。
  3、对于局部破坏有可能引起连续倒塌的支架和预埋件,设计时可考虑局部发生破坏后,使剩余部分仍具有一定安全度,不致发生连续倒塌,为修复提供方便。
  【参考文献】
  1、《结构力学》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2、《山西建筑》2008,34(7)
  3、《山西建筑》2009,35(9)

文章标题:对于一起预埋件破坏事故的思考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zf/minshi/7445.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