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绿色建筑设计

所属栏目:环境法论文 发布日期:2012-06-05 09:15 热度:

  摘要:本文阐述了绿色建筑的涵义、发展绿色建筑的必要性,介绍了一些绿色建筑设计的示范项目,论述了当前绿色施工在政府和承建商两方面需要改进的方面。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环境保护;建筑技术
  1发展绿色建筑的必要性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我国随着GDP的迅速提高,也迅速成为与美国并列的排碳大国,从而在国际上承受着巨大的舆论压力,在国内也承受着资源和环境方面的巨大压力。改变增长方式、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历史的必然,而建筑的“节能”和“低碳”注定成为绕不开的话题。因为全世界40%的能源消耗实际上来自于建筑物的能耗,而交通汽车只占到城市里碳排放的30%。
  所以,建设行业推进建筑节能工作,发展绿色建筑不仅是顺应世界发展潮流,也是贯彻党和政府发展循环经济战略的主要手段。而绿色建筑所体现的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成为创新建设发展模式,推进建设领域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2绿色建筑的涵义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技术并非深奥莫测,有许多是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关键是要充分考虑并利用环境因素,合理地运用资源,将自然和科技元素融合,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最低,运行阶段能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低耗、无害的空间,拆除后又把对环境的危害降到最低的建筑。从而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简称为“四节一环保”。好的建筑是简单环保的,不需要过多的修饰。
  3绿色建筑技术
  3.1绿色建筑节能技术
  建筑节能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它的基本途径是整体综合设计。通过合理设计建筑形体、朝向、遮阳方式和窗墙面积比,充分利用自然通风,采用节能围护结构与高效环境维持设备,并在经济适宜的条件下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提高建筑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建筑师应该从规划设计入手,在方案阶段开始对节能进行整体设计,而不仅仅是通过热工指标的计算来满足节能设计规范的要求。
  我国从南到北有一大批与地域气候相适应的传统绿色建筑,如安徽的民居、陕西的窑洞——都具有冬暖夏凉的特征。皖南的徽派建筑就设有通风口、天井,夏天打开建筑里的地窑封口就有冷空气出来,非常凉快。现在陕北一些地方建设新楼房,让住窑洞的老百姓搬进去,结果发现冬天取暖烧的煤是过去的三倍。后来旅游部门发现了商机,把空置的窑洞开发成宾馆租给游人住,反而很受欢迎。像这些建筑是非常生态化的,不消耗任何能源。
  我国有些民间建筑通常在外墙附有攀缘植物,夏季可利用绿化隔热外墙阻隔辐射,并使外墙表面附近的空气温度降低,降低传导。而到了冬季,因绿叶枯死,既不影响墙面得到太阳辐射热,同时可形成保温层,使风速降低,延长外墙的使用寿命。而上海世博会的主题馆东西立面就创造性地作了继承和发挥,在东西立面设置了垂直生态绿化墙面,面积达5000平方米。
  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以“东方之冠”为构思主题,其结合斗拱元素的造型层层出挑,在夏季上层形成对下层的自然遮阳,减少了降温所需的能耗。
  研究发现:将城市的屋顶涂成白色,使其反射阳光,将对地球有冷却作用。在炎热的气候条件下,白色屋顶能够减少20%的空调成本。
  太阳能屋顶则把对太阳光的趋利避害做到极致。万科中心的屋顶花园结合太阳能光电系统的设计不仅扩大视野、美化环境,同时降低顶层太阳得热,也减轻热岛效应。
  3.2绿色建筑节地技术
  我国西北地区的窑洞和西南地区的高脚屋都是坡地建筑的典范,是节地的典型。香港王氏集团开发的××山庄就利用坡地修建成错层式别墅。
  位于深圳大梅沙的万科中心是世界首创的“斜拉桥上盖房子”,若干巨型筒体及实腹厚墙、落地柱加上合理布置高强钢丝斜拉索,支撑起上部4-5层结构,在底部形成连续的大空间。抬高了的建筑设计使地面空间完全释放,留给大地最大的景观空间,而且加强了风的对流,营造出局部良好的微气候环境。
  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是最重要的节地措施,这里不再赘述。
  开发利用节地建筑材料也是一种节地,目前已有多种利用工业废渣生产的新型墙体材料,既廉价,又节能、节地,是今后绿色建材的发展方向。有些地区开发出植物纤维石膏渣空心砌块和含有楷杆的夹心墙板,还变废为宝,如能大规模推广,将大大减少我国农村收获季节屡禁不止的燃烧楷杆的现象,又增加了农民收入。
  3.3绿色建筑节水技术
  在人均水资源的占有上,我国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之一,近来西南五省区的特大旱灾,更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因而在水资源的问题上,要求生态城镇要实行低冲击开发模式,主要含义是让城市与大自然适应性共生。如果城市采用低冲击开发模式,建筑、小区、道路都可充分渗透吸收雨水,那么暴雨来临时雨水溢出要很长时间。现在有许多城市因为大部分建成区的地面完全不渗水,下雨几分钟后街道就变成了河道,雨量再大一点就会引发严重的内涝性洪水,城市内部出现水灾习以为常,地下水源却得不到补充。
  现在很多节俭的家庭都在实行中水循环使用,汰衣服的水用来拖地,拖地的水加上淘米洗菜的水又用来冲厕所。所以中水循环系统实际上是把分散的家庭行为变为集体的行为。
  4绿色施工
  绿色建筑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规划设计,但施工也要坚持对环境的低冲击模式。笔者认为需要改进的有如下几个方面
  4.1发展装配式建筑施工
  目前我国建筑大型建筑机械得到了大大的普及,已到了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时机。装配式建筑可算是最符合绿色建筑“四节一环保”的要求了。作为上海世博会18个企业馆之一的远大馆是全球首座正式亮相的可持续建筑。整个建筑由数百个在工厂制作的部件组成,在现场只有“装配”工作,既无“土建”,也无“装修”。而建造一栋同等尺码的传统建筑至少要产生上百吨建筑垃圾。
  上海世博会的世博中心采用全钢结构,施工速度快、能耗小,施工作业对周边的污染小,建筑材料也选择使用新型环保的节能材料。
  4.2减少施工和使用中的拆除和返工
  工程施工开始之前,有关各方必须仔细核查不同专业的施工图纸的可建造性,对图纸中不清楚、配合不当或认为有错误的地方,应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以减少施工过程中返工的出现,减少设计变更。如有必要时可请设计单位给自己详细讲解。某党校的教学楼沿走廊的窗按常规设计成了高窗,等墙砌好了领导发现了,说要搞开放式办学,要求拆除改成低窗台的。某商住楼南侧设计了一些遮阳构件,主体已上了好几层,开发商的总经理看到了,说挡住了建筑立面,下令拆除。
  设计单位必须采取灵活性设计,及时与使用者交换意见,尽量满足使用者不同的需求和未来需求,确保当建筑物用途改变时有其他的使用机会,在设计寿命期内避免建筑物本身结构的拆除,那么设计的灵活性非常重要。例如装修的程度、空间的重新分配布局等,根据建筑的预期功能,考虑灵活性进行设计,避免建筑物的拆除和重建。基础设计可以与建设单位沟通,是否需要为将来的加层或建筑物功能改变进行设计,最浪费的情况是在结构寿命没到期时,就因为建筑物无法承担新的设计荷载而拆除它。
  设计单位也应减少不必要的装饰构件。应结合地形地貌进行充分设计优化,优先考虑工程区域内的挖填土石方平衡,避免过度开挖,减少建筑余土的产生。
  4.3减少临时建构筑物对环境的冲击
  工地临时围挡应当采用装配式可重复使用的材料,避免使用砖墙以后又要拆除产生建筑垃圾。
  临时建筑以及施工现场临时搭设的办公﹑居住用房应当采用周转式活动房,或尽量利用已有建筑作为临时设施。要鼓励活动房企业除销售外,另增加拆装、租赁、保管、回收、置换等业务,以提高活动房的利用率。
  在建工程的裙房,在备有足够的安全保证措施前提下,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批准并报安全监督站备案,可在稳妥的部位适当安排在建工人居住,以减少现场临时用房的数量。国家有关规定不允许在建工程住人,建议作出修改。
  在满足文明施工的前提下,施工现场应尽量减少场地硬化,必须的场地硬化,宜与永久性地面或路面工程结合考虑。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硬化材料可就地回收用作地面或路面的垫层材料。根据调查,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和场地硬化产生建筑废弃物所占比例很大,与永久地面结合考虑或用可循环材料将大大减少建筑废弃物的产生量。
  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技术环节的管理,减少不必要返工引起的材料浪费,对边角余料要分类整理、堆放,尽量加以利用。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些施工单位把窄的木板背面加木托制成定型模板,连5厘米宽的小木板条也不会浪费。而在普遍使用九夹板大模板的今天,由于劳动力变得昂贵,工人也不再具有那时的主人翁心态,模板摊销不了几次就变成废木材了。
  施工单位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惰性废弃物应进行现场回收和利用,尽可能减少向施工场地之外的排放。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优先将施工现场产生并且可以利用的惰性建筑废弃物用于建设工程:
  1. 建筑余土可用于场地回填和绿化用土;
  2. 多余的混凝土可以用来做垫层或临时地面硬化;
  3. 砌筑砂浆、抹灰砂浆可以及时清理回收,必要时加水泥搅拌后重新利用;
  4. 碎砖头、瓦片等经过技术处理后可用于道路垫层或其他填充物等。
  政府投资建设的保障性住房和公共活动空间应当一次装修到位,避免竣工后打凿原有的装修。
  推行住宅装修一次到位。有些城市出台规定禁止开发商出售毛坯房,但开发商除了外立面要统一装修外,户内应根据购房者的要求实行菜单式装修。否则房子到了小业主手里,政府可能无法禁止他们按照自己的喜好重新装修,那时会打凿得更厉害,造成更大的资源浪费。
  5推行绿色建筑应从政府做起
  笔者认为,国家推行绿色建筑的力度还应进一步加大。如前所述,政府有些规定是有悖绿色施工的,如:在建建筑内一刀切地不准施工人员居住,双优工程施工场地必须硬地化,不准开发出售毛坯房的规定等。更有甚者,不顾我国南方山区漫山遍野长竹子的事实,禁止使用竹脚手架,不愿动脑筋编制竹脚手架技术规程(比如多高以下允许使用等)。在大力推行循环经济的今天,政府应对以前的有关规定进行清理和修订,以减少对环境的冲击。同时,要尽快出台有利于循环经济和绿色建筑发展的新规定。
  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建设部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出了示范项目,但更重要的是,国家应尽快出台税收方面对绿色建筑的优惠,让开发商、购房者获得实际的收益,绿色建筑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6结论
  有些开发商口头上推崇绿色建筑,但谈到设计费,却拼命想压价,怎么可能搞出精细化的设计呢?实际上,没有精细化的设计就不能或者持续化地生产出精细化的绿色建筑产品,开发商自己也无法在社会形成一个好的品牌形象。
  绿色建筑要走低成本、本土化的技术之路,与项目所在地的气候特点和人文环境、生活习俗特别是经济水平产生关联,营造适宜的规模,再加上适宜的投资额。绿色实际上是创造健康舒适的环境,归根到底是为人服务。节约是途径、是结果,而不是目标。本土化的探索需要更多的人、政府、发展商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健等.建筑中的节水技术[J].建筑学报,2002.
  [2]刘煜.国际绿色生态建筑评价方法介绍与分析[J].建筑学报,2003.
  仇保兴;《从绿色建筑到低碳生态城》
  [3]我国建筑节能和绿色工作的现状[J].中国建设报,2006.
  [4]深圳市《建筑废弃物减排管理规范》(第二版征求意见稿)

文章标题:谈绿色建筑设计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zf/huanjing/12213.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