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论文街道管理方向论文范文

所属栏目:城市管理论文 发布日期:2013-06-01 09:47 热度:

  围墙在建筑学上是指一种重直向的空间隔断结构,用来围合、分割或保护某一区域,一般都围着建筑体的墙。本文描述了城市街道围墙的建设,选自国家级期刊《建筑与文化》,《建筑与文化》杂志,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 号:CN11-5058/Z,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建筑与文化》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公司主 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读者对象为国内外建筑房地产设计、开发领域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国家和地方政府规 划、建设、文物管理等部门的官员;图书馆;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师及学生等。

  摘要:围墙是城市街道中的一个组成元素,是城市街道各个系统之间的连接体。围墙在城市中的存在是对城市街道景观整体性和连续性的补充和丰富。如何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设置引导围墙,使之符合城市公共环境,融入到整体城市文化中去,是构成城市整体公共环境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围墙,引导原则,形式引导

  城市街道景观是线性景观,主要由城市街道两侧的界面以及道路上的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组成。围墙作为景观和景观的介质,是建筑的外延,也是美化环境的重要手段。在城市公共景观的塑造中越来越起到重要的作用,成为城市文化的载体,是打造“精致”城区的必要因素。

  完整地认识围墙作用并结合现状总结出基于城市设计的围墙设计导则及控制引导,对做好城市设计,全面提高城市景观形象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围墙释义

  围墙是墙的一种,具有墙的属性。所谓围墙,是指以院墙、栅栏、绿篱等作为界限或屏障的设置而言。围墙在建筑学上是指一种重直向的空间割断结构,用来围合、分割或保护某一区域,一般都围着建筑体的墙。

  2围墙类型与围墙作用

  2.1围墙类型

  (1)从功能上分:a.分隔围墙、b.安全围墙、c.安全与分隔围墙

  (2)从形式上分:a.装饰型围墙、b.实用型围墙、c.环保型围墙

  (3)从建筑材料上分:a.传统围墙、b.新型围墙

  2.2围墙作用

  围墙其最突出的作用就是作为防卫性的维护结构存在。防卫性是围墙存在的前提,是房屋使用者安全感的由来。围墙的第二种作用是依附前一种而存在的,即围墙对街道线性空间有限定作用。围墙作为景观和景观的介质,是它的基本功能的延伸,在城市公共景观的塑造中越来越起到重要的作用,成为城市文化的载体。

  3武进城区围墙现状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际花园城,人居新天地”的新城面貌初步展现,城市街道景观越来越处于一个重要的地位。近几年,规划部门加强对建筑、围墙退界及形式的控制,力求创造武进良好城市街道景观及城市界面。延政路、常武路等城市街道景观已逐步改造到位,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

  (1)围墙建设缺乏与周边环境的协调:目前围墙在城市环境中处于较次要的位置,往往只注重它的基本功能——防卫性,只对围墙做“一刀切”的设计,造成围墙建设缺乏协调。

  (2)围墙作为景观和景观介质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在营造景观方面,围墙外是城市最主要的公共空间,围墙内一般来说也是半公共域。在公共与半公共之间,围墙作为内外的分隔线,实际上成为景观的一种介质,促进内外的渗透与交流。种种原因目前城市围墙还没有达到这一层次,也就无从谈起围墙对城市景观的渗透了。

  (3)围墙的权属问题使得围墙建设缺乏统一性:围墙的权属是私有的,私域的主动性封闭造成线性空间的单一性和缺乏统一性。

  4围墙设制引导原则

  由于各段围墙的权属以及城市的成长历程,围墙的建造不可能采用统一的设计。特别是权属问题,各家业主的经济能力和审美观点不同都是造成围墙形式差异的原因。还有一些地块由于处于建设状态,临时围墙的建设也各不相同。但就在这种不同之中,应存在同一的要素以使围墙与街景有连续性和整体感并有统一的意向和文化特征。在营造城市街景的时候,对围墙控制引导应注意以下几点:

  (1)美学控制原则

  美学控制主要是基于相容的协调性原则控制。为保证街道景观的开合、天际轮廓线的变化以及街道景观视线组织,应通过设定一定的前提与条件对围墙及其复合界面进行引导,强化其特征要素。

  (2)围墙单体设计的要素控制原则

  围墙是重复性的景观元素。为保持围墙在某一街道或地域的景观连续性与整体性,要在统一要素构成的引导与控制之下,实行可变的韵律与秩序控制,同时赞成差异与多样性,以增强在整体性之下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3)注重“边界域效应”的复合边界原则

  围墙作为内外的边界是诱发丰富多样的城市生活的地方,应培养、强化“边界域”,同时应该结合绿化、小品、交往场所、公交站点等组成复合边界,在内外之间形成一个缓冲地带,形成多层次的景观渗透,使得多种活动、多种文化、多样生活得以碰撞、交流、联系。

  5围墙退界影响因素

  (1)城市道路绿化及景观节点的影响

  为提升城市品质,沿城市道路往往规划布置景观节点,景观节点根据使用功能、构成要素、区位条件、历史文化等确定文化主题。

  (2)视觉空间感受

  围墙形式与用地的性质、建筑类别紧密相连,围墙设计应充分考虑人的视觉空间感受,如路幅宽度小的支路应尽可能设置镂空围墙,使道路空间更加开敞。

  (3)道路等级

  越宽的道路,交通功能越强,道路等级一般也越高,它也承担了城市主干网络通道的功能。考虑到安全、减少噪音和粉尘污染,须退的多一些,也作为地块与道路的缓冲。

  (4)用地性质

  同样宽度的道路,对于不同地块的用地性质,围墙后退的标准也将有所区别。如工业区中,在次干道及支路设计时人行道考虑较窄,围墙退线时不需考虑与居住区同宽,保证一定的绿化带宽度即可。

  6武进城区围墙形式引导

  6.1普遍性原则(造型)

  (1)能不设围墙的地方,尽量不设,让人接近自然,爱护绿化。

  (2)能利用空间的办法、自然的材料达到隔离的目的,尽量利用。高差的利用、水体的两侧、绿篱树丛都可以达到隔离而不分的目的。

  (3)要设置围墙的地方,必须造型简洁,色彩协调,比例适当,能透尽量透,只有少量须掩饰隐秘处,采用封闭围墙。

  (4)使用围墙处于绿地之中的,成为园景的一部分,减少与人的接触机会,由围墙向景墙转化,善于把空间的分隔与景色的渗透联系在一起,有而似无,有而生情。

  6.2普遍性原则(高度)

  (1)一般栏杆式围墙高度在1米(0.8-1.2米)左右。

  (2)围墙高度在2米(1.8-2.4米)左右。

  (3)住宅小区安防新标准:围墙高度不低于1.8米。

  (4)对于工地内外设施整治标准明确要求,临街施工围墙高度不低于2.5米。市政设施和道路挖掘施工工地围墙高度应超过1.8米。

  6.3按道路等级划分

  (1)城市主干道一般利用高大的树木来分隔道路与其周边,其景观性较强,主要以环保型围墙为主。

  (2)次干道及支路以装饰性及实用性为主,形式自由多样,具有一定艺术造型感。

  6.4按用地性质划分

  (1)现公园基本为开放式,也需拆墙透绿向社会展示,以求最好的社会效益。

  (2)学校、医院等公建用地主要以环保型为主,装饰性为辅。

  (3)企业围墙具有极大的对外开放性,利用实体围墙做广告、标语牌、宣传画等,以实用性为主,环保性为辅。

  (4)居住用地以装饰性为主,环保性为辅。

  (5)施工时主要适用于一些的彩钢围墙的临时围墙。楼盘开发采用广告围墙,一忌整体布局平平,二忌色彩暗淡无光,三忌内容空洞冗长,四忌层次混乱不明.

  7.小结

  城市街道围墙本身是一个连续的系统,它是处于城市街道各个系统之间的连接体。城市街道景观的整体性和连续性需要它的补充和丰富。应用控制引导方式对城市中这样大量性、重复性的景观元素进行整合,使之符合城市公共环境,融入整体城市文化中去,创造一个和谐、美观、充满活力的城市公共环境。

  参考文献:

  [1]王世福,薛颖.城市设计中的美学控制.新建筑,2004,(3)

文章标题:城市管理论文街道管理方向论文范文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zf/chengshi/17426.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