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论文城市公共空间方向论文范文

所属栏目:城市管理论文 发布日期:2013-05-23 09:38 热度:

 

  摘要: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形态空间结构起着重要的作用。该文从空间的公共性进行了一定的论证和阐述,提出自己对交往空间的看法,希望对现代交往空间有所启示。

  关键词:空间,公共性,公共空间,交往空间,开放空间

  一.前言

  近几十年来,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使中国城市的公共空间状况暴露出许多问题,最显著的就是需要更多的公共空间。人行道是上海和广州地区的主要公共空间形式,而人行道上总是非常拥挤。尤其是在城市中心地带,这些地方也只是成了人们过往的通道而已,行人之间互相推挤才能走过去。虽然美国人类学者威廉·怀特(WilliamWhyte)说:公共空间的拥挤能吸引人们过去。但是不能因此就下定结论说,这样的空间越拥挤就表示越是好的。那到底什么样的公共空间才是好的呢?

  对于公共空间,首先我们应该充分了解下公共性的概念,我们以汉娜·阿伦特对“公共性”理论的描述为基础,公共性是人们之间公共生活得本质属性,它表现为在公开环境中和在具有差异性视点的评判下形成一种共识,进而巩固一种维系他们之间共同存在的意识的过程。今天,种族、阶级、性别和族群等人类社会中的差异类型越来越多,而共识也越来越难以达成,但是公共生活并没有消失,所不同的只是生活渠道形式的多样化。如今,民主原则已成为大多数人类成员的共同的呼声,人们也逐渐发现城市公共空间对于体现和维护民主原则的重要作用。

  建筑学领域空间公共性的定义:空间的公共性是指物质空间在容纳人与人之间公开的、实在的交往以及促进人们之间精神共同体形成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属性。好的公共开放空间就应该满足这一属性,它应有提供公众休闲、娱乐场所、平衡城市发展,调节土地使用密度,城市防灾,美化环境、净化污染等多项功能。它与街道共同构成了城市的宏伟雄姿。在公共开放空间中,实现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沟通。在现代化城市中,优秀的景观设计是一个城市的标志,优秀的开放空间是城市的骄傲。因此,不能不重视开放空间在城市中的地位与作用。

  二.开放空间的现状

  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使我们的研究更具有现实针对性,主要有三种关系围绕着我们,一是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的关系,二是系统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关系,三是市民私人家庭领域与市民公共领域之间的关系。

  2.1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的关系

  我们不光要关注自上而下的国家的公共性表述(国家公共性),而且还要关注自下而上的市民社会的公共性表述(市民公共性),尤其强调后者的重要性。由于国家力量的强大,自下而上的市民的主动性力量更容易被忽视或掩饰。但是今天我国很多公共权力机关的建筑设计已经开始重视公共性问题,开始重视交往行为在场地必要性。市政建筑的造型首先要平易近人,广场的尺度宜人,意识到市民交往行为引入的重要性。

  2.2系统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关系

  商业空间和医院、学校、办公场所等这些比较内向的空间,是生活世界的一部分,这些空间都是服务于一定得人群的,在这些空间活动的人们最容易受到目的导向类机制的影响。商业空间是以金钱为媒介,以牟利和满足需求为目标,如果只是以此为单一活动的话,空间的公共性就存在问题,所以只有将交往活动的多样性引入商业活动中去才能成为具有市民公共性的空间。

  2.3市民私人家庭领域与市民公共领域之间的关系

  居住社区在我国是一个新概念,它区别于计划经济时期的居住大院以及后来的居住区概念,涵盖了居住地社会与区域发展的多重目标。但是,现代社区本身并不是一个必然的共同体,因为城市社区的居民之间不再有传统的血缘和地缘关系,也不再可以通过“单位”的形式凝聚起来。通过社区内部与社区之间交往活动的引入,可以帮助社区居民正确地认识营造安全、私密的家庭空间与建立社区团结之间的关系以及社区内部团结与社区之间沟通的关系。

  三.现有城市形式存在的问题

  3.1国家公共性

  虽然市政建筑讲求群众性和民主性,但是尺度的过大,严格的中轴对称,古典三段式的里面构图,整齐的方窗以及灰色的花岗石面层都无处不让人感到它的冷峻和高贵,这种很难会让人有进入参与感,政府办公楼通常离居住区距离很远,也不会有闲人会没事在广场上逗留,笔直的警卫让人坐立不安。气派的广场也毫无疑收为领导的眼底,而并没有真正为市民所利用。

  3.2商业空间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人口的膨胀,对办公楼,零售业以及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需求的增加,商业活动受到线性的制约,只能沿着主街随意延伸。像上海的商业街,南京西路和南京东路,全长大概有5000米,如果只是单一的购物的活动,视觉上会产生疲劳,形式上的单一会导致功能方面的单调。

  3.3社区空间

  社区空间是人们最易到达的和接触最多的公共空间,现在高密度的城市生活的商业活动已经四处渗透影响到周围居民的生活了。噪声,视线侵扰以及其他街头市场带来的干扰,可能就刚刚发生在住宅的窗外。所以如何保护相邻住户的隐私和提供耐久的公共设施是设计师应该考虑的问题。狭小的私人空间,也促使中国居民将公共或者半公共的空间作为自己的私人空间来使用,例如,一楼的人将自己的后阳台围合成一个大的院子,更有甚者,将院子的空间封闭,砌成房间,这样二楼的人就有理由在一楼的屋顶又围合出一个院子,依次类推,原本属于街道的公共空间慢慢的转化成为私人空间。一来这样加剧了现有的交通拥挤状况,二来也加速了公共空间的磨损。

  社区内的交往活动是与私密性的居住活动完全不同的生活体验,主要强调的是人与物质环境间的适居关系,是一种以达到各种生理和心理目标位指向的目的活动。往往只是城市的旧城区、老街坊和棚户区具有亲密的邻里氛围和人际交往,但都只是在共用基本生活设施、牺牲个人隐私的情况下进行的。而与完善私密环境、提高居住标准等方面的小区的巨大投入相比,社区内的人际交往活动显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里的社区公共空间更像是家庭活动外延,也是私人的公共空间,只是属于小区内部的业主所使用,也正是带着这样的戒备心理,使得社区内部的人群都是以单独的个体去体验公共空间,而不真正涉及交往空间。

  随着现代城市规模的不断膨胀,城市中形形色色的人群种类越来越多,不同族群、阶层的人们形成同类聚居地社区,但是彼此之间类似收入的差异而产生的居住分野现象在发达地区大中型城市中并不鲜见。社区间的隔离同样需要通过交往活动的一如来促进不同社区成员间的沟通。但是类似高档的小区,都有一道栏杆,围墙和保安与电子警戒装置构成的边缘界限,并由此清晰地划分出社区的“内外”。这样的环境就表明了完全拒绝沟通的立场。这样就体现不出公共性的原则。

  四.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

  广场空间是城市中最早利用的一种开放空间形式。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中心广场,也随着经济迅速的发展,政府都将广场空间视为城市客厅,争着把它打扮的豪华。但是一味的争比,使得广场巨大尺度,冷冰冰的形式,导致了这些公共空间缺乏对大众的亲和力。与其花钱建造一两个大型广场或豪华的室内中庭,不如多在城市街区内建小庭院。

  图5布鲁塞尔市政广场通过鲜花和店铺休闲座椅营造出亲切的市民广场空间(笔者自拍)

  这些小庭院在满足对公共节点空间的需要上会更实用,这种小庭院大多是有铺砌的、精心设计的室外场所,周围是商业或公共建筑物,但依然可以享受到一些阳光的照射和微风的吹拂。通过一道墙或公众可以进出的建筑物(如商店),将庭院与人行道的交通相隔离开。这样可以增加市民的个人化体验,提供了多样化的可供选择的“亚空间”。这些小院落要比欧洲中世纪或文艺广场的面积要小很多,13m*30m的纽约佩里公园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这个空间甚至可以小到像香港的商业区里4m*5m的“休息区”(sitting-outarea).每个城市中心地区都应该有若干个小庭院,相互之间的距离应该正好适合步行,而且应该是占据着从街道上望来较关键的位置。

  与广场不同的是,城市庭院熟悉的规模和气氛对于中国人来说更具有吸引力,因为这些小场所与中国传统的宅内部的院落相似,在这里,行人可以自在的歇一歇脚,居住在附近的年轻人和老人可以在这里找到志趣相投的玩伴,形成一个完整的社会团体。

  城市庭院空间还应该强调公共生活参与者与展示主体之间的联系,否定参与者自己的个人化体验。如果要消弱展示机制的影响,增加市民的个人化体验,就要在空间中提供多样化的可供选择的“亚空间”。像史沃茨设计的Kitagata社区花园就是“亚空间”设计的佳作。花园是位于多层住宅之间,基地是不规则的狭长形,史沃茨将其划分成多个规模不同,形式各异,主题多样的亚空间,社区居民可以自由地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空间中的活动,这样多样化的“亚空间”就减少了空间对公共活动形成的强迫作用,有利于形成多样化的个人体验。

  如果能够根据每个社区不同的状况,进行不同的设计,让城市的公共空间更公共,让所有的人都能够尽情享受到交往的乐趣当中。希望以上的研究能够对此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空间公共性研究.于雷.[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2]交往与空间.杨·盖尔.[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人性场所.克莱尔·库珀·马库斯.[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4]新城市空间.杨·盖尔.[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5]公共空间·公共生活.杨·盖尔.[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6]开放空间设计.斯蒂芬·伯拉德.[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本文选自国家级期刊《中国住宅设施》,《中国住宅设施》由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主办,建设部主管,是集经济、技术、信息于一体,深入、生动、及时、全面的反映住宅设施市场动态及国内外住宅设 施发展状况,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建设综合信息类优秀期刊。国际刊号ISSN1672-5093,国内刊号CN11-5143/TU,邮发代号 82-276。

《中国住宅设施》的宗旨:是以建筑勘察设计企业管理为核心,坚持科学与严谨的原则,强调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知识性与可读性并重,围绕为勘察设计和建 筑企业改革与发展,面向基层,注重实用,全方位、多视角触及建筑领域,发布权威信息,宣传和交流建筑企业改革与管理、建筑设计与技术、建筑施工与材料等方 面的新成就、新经验、新知识、新成果、新技术,推介管理经验与技术成果,探索建筑业建康发展的新理论、新方法,为我国社会主义城乡建设和发展服务,为广大 建筑业职工和读者服务。

文章标题:城市管理论文城市公共空间方向论文范文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zf/chengshi/17344.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