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论文MR磁敏感加权成像诊断脑海绵状血管瘤的价值

所属栏目:临床医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4-07-09 17:24 热度: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hemangioma,CA)是脑内发病率最高的隐匿性血管畸形(angiographically occultcerebrovaseular malformation,AOVM),患者可表现为头痛、头晕、癫痫或肢体感觉运动障碍,部分病灶会出现继发性出血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

  [摘要] 目的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脑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19例脑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接受MRI检查,比较T2WI-TSE及SWI序列对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情况。 结果 1. T2WI-TSE序列共显示脑内海绵状血管瘤81处,SWI序列共显示脑内海绵状血管瘤292处,SWI序列显示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比例显著高于 T2WI-TSE序列(P < 0.01)。2.在铁环征的显示中,T2WI-TSE序列显著高于SWI序列(P < 0.01)。SWI序列显示脑内海绵状血管瘤平均径线显著高于T2WI-TSE序列(P < 0.01)。 结论 SWI序列对脑内海绵状血管瘤十分敏感,可以清晰显示其影像学特征,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医学论文,磁敏感加权成像,海绵状血管瘤,磁共振,诊断

  影像学检查方法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颅脑CT及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可以清晰显示脑组织形态及结构,其中MRI具有多参数、多序列成像的功能,对脑内海绵状血管瘤显示更加清晰[1,2]。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属于一项磁共振新技术,对磁场的不均匀性十分敏感,可以清晰显示血液代谢物、铁沉积及钙化等。本研究中,笔者通过对比分析,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脑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3 月~2012年8月间我院神经内外科诊治的脑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19例,其中男8例,女11例,年龄23~67岁,平均(47.2±11.8)岁。头痛6 例,头晕3例,癫痫2例,肢体运动障碍2例,肢体感觉障碍1例,语言功能障碍1例,视觉障碍1例,3例无明显临床症状,于健康查体时发现。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术后病理或治疗后复查结果确诊,符合中华医学会相关诊断标准[3]。其中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未能经手术证实者符合以下标准:①临床症状、体征及查体所见典型;②CT及MRI表现典型;③临床医师及影像学医师共同诊断为脑内海绵状血管瘤。伴有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疾患、急性炎症、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精神系统疾患者不在纳入范围中。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3 d内行MRI检查,将检查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磁共振检查设备选择Siemens Magnetom Avanto 1.5 T超导型磁共振检查仪,8通道头线圈,患者取仰卧位,头先进。扫描序列包括横断位T2WI-TSE及SWI序列,T2WI-TSE序列扫描参数如下:TR=4 050 ms,TE=103 ms,thick=6 mm,Gap=1 mm,Matrix=384×384,FOV=240×240。SWI序列扫描参数如下:TR=49 ms,TE=40 ms,Flip=20°,Matrix=320×320,FOV=240×240,NEX=4,Thick=2 mm,Gap=0 mm。

  所有磁共振数据均传输至机器自带后处理工作站,由3名高年资影像学诊断医师独立分析磁共振数据,比较T2WI-TSE及SWI序列对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情况,包括病灶部位、数量、大小、影像学征象等。综合分析其结果。

  1.3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包,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两样本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T2WI-TSE与SWI序列对脑内海绵状血管瘤显示情况比较

  T2WI-TSE序列共显示脑内海绵状血管瘤81处,主要分布于额叶、颞叶、基底节区及顶叶。SWI序列共显示脑内海绵状血管瘤292处,主要分布于颞叶、枕叶、基底节区及额叶。SWI序列显示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比例显著高于T2WI-TSE序列,两者间存在统计学差异(χ2=330.359 2,P < 0.01)。见表1、图1。

  2.2 T2WI-TSE与SWI序列对脑内海绵状血管瘤铁环征、径线的比较

  在铁环征的显示中,T2WI-TSE序列显著高于SWI序列,两者间存在统计学差异(χ2=181.704 7,P < 0.01)。经线比较T2WI-TSE 和SWI 序列均可显示,且SWI序列显示海绵状血管瘤径线大于5 mm的病灶30个,SWI序列显示脑内海绵状血管瘤平均径线显著高于T2WI-TSE序列,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 50.848,P < 0.01)。详见表2。

  3讨论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可以发生于脑内任何位置,幕上多见,大脑皮层下、基底节、丘脑及脑桥为好发部位。研究显示,约1/3的脑内海绵状血管瘤为多发,并存在常染色体遗传倾向[4]。在组织病理学上,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由扩张的血管窦构成,由于血管窦壁内无弹力纤维及平滑肌层,窦壁菲薄,血流缓慢,常会发生血栓形成及出血,病灶周边会存在含铁血黄素沉积、胶质增生及脑组织水肿等[5]。脑内海绵状血管瘤 CT表现为略高或高密度,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钙化。CTA及MRA等血管造影检查阴性。在常规MRI颅脑平扫图像中,脑内海绵状血管瘤表现为等长T1、等短 T2信号,病灶周边于T2WI可见低信号环,称为“铁环征”,部分病灶于T1WI呈高信号,为近期出血所致[6]。

文章标题:医学论文MR磁敏感加权成像诊断脑海绵状血管瘤的价值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yixue/linchuang/21749.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