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麻醉三种药术中抗牵拉反应的临床观察

所属栏目:精神医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0-10-07 17:06 热度:

  硬膜外麻醉在我国是一种较为普谝的麻醉方法。从小儿到老年,从腹腔到下肢手术,从健壮者到较为危重的休克病人,从正常剂量到所谓的小剂量低浓度的硬膜外麻醉,硬膜外麻醉虽然效果很确切,但也有其不足之处。如在腹腔、盆腔手术,病人的牵拉反应表现的很明显。选择什么样的药物才能减轻或抑制其牵拉反应,我们通过三种药物行抗牵拉反应的临床观察和比较,我们认为杜冷丁—东莨菪碱合剂的抗牵拉反应的效果较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选择急诊、择期胃大部切除、胆囊切除、阑尾切除、全宫切除手术病人180例,其中男性118例,女性62例,年龄17—60岁。术前ASA均为1—2级。术前常规肌注阿托品0.5mg、鲁米那0.1mg。随机分三组,每组60例。1组〈力月西〉:由力月西5—10mg静注。2组〈氟芬合剂〉:由氟哌利多5mg加芬太尼0.1mg静注。3组〈杜东合剂〉:由杜冷丁50mg加东莨菪碱0.3mg静注。三组病人均在硬膜外麻醉穿刺成功,出现麻醉阻滞平面后手术切皮时静脉注药。术中测血压、心率、心氧饱和度、呼吸等进行监测,若有血压下降及心率减慢者,静注麻黄素及阿托品,术后观察随访病人。
  
  表I:三组病人的一般情况〈X土S〉
  表1.jpg
  注:经统计学处理t检验P〉0.05
  结果
  一、牵拉反应、抗牵拉反应、失败率,1组与2组比较,t检验:P<0.01.
  二、手术中血压的变化,1组与2组3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果见表I:
  表I:三组药物拉反应的比较〈X土S〉
  表2.jpg
  
  讨论
  硬膜外麻醉法下行腹腔、盆腔、下肢手术,均存在者程度不一的牵拉反应。如胆道手术的“胆心反射”,腹部手术的“阑尾牵拉反射”等等,在临床中是很常见的。一般的腹腔、盆腔手术牵拉反应,表现为牵拉疼、反射疼、恶心、呕吐、心率减慢等。因为膜硬外麻醉在本质上属于“麻外不麻内”,这是它的缺点,这是因为膜硬外麻醉阻滞的是脊神经,而腹腔、盆腔的内脏却是由自主神经管辖支配的,尤其是体交感的迷走神经由脑部支配,这些都是膜硬外麻醉所不能及的。所以在适宜的麻醉平面下,再应用恰当的镇疼、镇静类药物,使病人处于睡眠或浅睡眠状态,让病人在舒适的麻醉状态下渡过麻醉、手术关是尤为重要的。所以根据临床观察和比较,3组与1、2组的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因为杜冷丁有较强的止疼作用,而东莨菪碱对中枢神经的抑制作用较强,有镇静、催眠作用,二者伍用具有较强的抗牵拉反应作用,我们认为杜东合剂〈1组〉是硬膜外麻醉中抗牵拉反应作用较为确切的一种方法。
  参考文献
  〈1〉江明性,等。药理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4
  〈2〉刘方,等。人体解剖学。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05

文章标题:硬膜外麻醉三种药术中抗牵拉反应的临床观察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yixue/jingshen/4452.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