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学论文范文论为何加强对医学人员的人文素养

所属栏目:基础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4-04-14 10:45 热度:

  论文导读:到了19世纪,医学教育的中心又转移到法国、英国和德国,可以说,在这一阶段医学人文教育并没有突破性的进展。医学人文教育教育内容空洞无用,甚至严重脱离社会需要。到了20世纪,医学教育又有了新的进展,最突出的特征就在于其与科学和人文的密切关联。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EdmundD.Pel-legrino曾提到,“仅仅是医学科学和生物技术不足以表达医学的复杂本质;往往被认为是外在于科学范畴的人文学反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医学的本质”。然而从20世纪初到70年代早期,医学与人文的联系却变得日趋疏远。一方面,医学知识与地位的迅猛膨胀超越了医学职业的反思能力。研究者们孜孜不倦地探索着医学世界里的未知领域,一心想为医学的发展做贡献,但对于什么是应该做的却并不清楚。另一方面,人文科学的学者们迷恋的是由少数主流专家确定的学术议题,却不再关注人的力量。西方各国都全力支持科学研究工作,大力加强科学教育发展,使得人文教育的进程受到了严重的阻碍。西方各国都面临着人文教育背离了日益发展的医学、科学与技术力量所带来的挑战237-241。以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为例,大部分医生只关注医学专业学习,忽略了对患者的关怀,往往是在“看病”而不是在“治人”。这样一来,广大患者群体对于医生产生了反感和对立情绪,普通民众对医疗健康保障的诉求也变得越来越多。为了缓解医患关系、平息社会矛盾,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和南伊利诺大学成为最早开设医学人文系的高校。美国内科医学委员会也开始强制在住院医师的临床培训中增加对医学人文方面的考核。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美国的医学院校才纷纷增设各种人文课程。1982年美国医学会医学教育委员会在《医学教育未来方向》的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社科教育,医科也要像其他学科一样,从培养经院型百科全书式的人,转变为注重培养富于应变、善于学习和应用的人。此后的十年间,医学人文教育快速发展起来,开设人文课程的医学院校数量急速上升。到1999年,75%的美国医学院校开设了医学人文课程,医学权威杂志Aca-demicMedicine开设了医学人文专栏。随后,JA-MA、Lancet等顶级医学杂志亦增设了人文内容的相关版面。本文选自《中国医师杂志》《中国医师杂志》是卫生部主管的医学学术类科技期刊,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一级期刊。具有信息量大(综合性),出版周期快(月刊),前瞻导向性强,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开设有卫生事业管理、专家论坛、论著、诊疗经验、病例报告、物理诊断与临床、药物与临床、检验与临床、继续医学教育园地、综述、国外医学信息等栏目。

  关键词:人文素养,中国医师杂志

  美国医学院校人教育涉及面广,包括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艺术课程以及作为医学教育组成部分之一的职业素养。堪称美国医学人文教育典范的纽约大学医学院在课程设置上就自成一个体系。医学院的内科系从2000年开始,每一位三年级的医学生在见习期间都要以某一病例报告为基础,创作一篇有独到见解的论文或诗歌,其题材可以是艺术的、化学的、经济的、地理的、历史的、数学的、机械的、玄学的、伦理的、人文的或是学生感兴趣的任何其他领域。开设这项写作任务的目的是鼓励医学生去独立思考,全方位地看待内科学;帮助学生发展他们的认知技能,并将各种信息综合成合乎逻辑的综合性故事的能力。纽约大学医学院四年级的学生需要选修人文学科的课程。选修课一般以研讨会的形式进行,内容主要来源于文学、艺术与医学素材库中的艺术作品。学生通过课前阅读、小组讨论和独立写作的方式去探讨医学人文话题,从全新的角度思考医患关系,对疾病和伤残的感觉以及伤残和疾病的社会意义与医疗意义。(二)我国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形成和发展我国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始于远古,兴于隋唐,振兴于新中国成立以后。相传黄帝时期出现了三位名医———雷公、岐伯和俞跗。雷公是传说中的上古医家,为黄帝众多懂医学的臣子之一。他精于针灸,《黄帝内经》中的“著至教论”、“示从容论”、“疏五过论”、“征四失论”等多篇,都是以黄帝与雷公讨论医药问题的形式写成的。第二位远古时期富有声望的医学家是岐伯。他善于思考,喜欢观察日月星辰、风土寒暑、山川草木等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他从小立志学医,四处寻访良师益友,精于医术脉理。《黄帝内经》中的大多数内容是以他与黄帝问答的形式写成,中国传统医学被称为“岐黄”或“岐黄之术”,其医术之高明可见一斑。黄帝时期的另一位良医是俞跗,相传他擅长外科手术。这位良医的医术之高超,几乎达到现代医学的水准和境界。在5000年以前,俞跗医治疾病时就不仅懂得“对症下药”,而且已常用“割皮解肌,洗涤五脏”等现代外科技术。战国时期的医学家扁鹊可谓家喻户晓。他医术精湛,被认为是神医,所以人们就用传说中上古轩辕时代的名医扁鹊的名字来称呼他。扁鹊少时学医于长桑君,尽传其医术禁方,擅长各科。他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东汉时期,有一不知名的壶公身怀绝技,乐善好施。当时河南一带瘟疫盛行,多亏了他药葫芦里的药丸医治了一个又一个病患。年轻人费长房心生好奇,决定师从壶翁。此后,壶翁尽授其“悬壶济世”之术,费长房遂成为东汉时期的名医。因而现在人们称卖药的、行医的为“悬壶”,美称医生这一职业为“悬壶济世”。东汉末年,在我国诞生了三位杰出的医学家,史称“建安三神医”。其中,董奉少年学医,信奉道教。他年青时曾任侯官县小吏,不久归隐庐山。他医术高明,治病不取钱物,只要重病愈者在山中栽杏5株,轻病愈者栽杏1株即可。数年之后,有杏万株,郁然成林。每到春天杏子成熟之际,董奉便在树下建一草仓储杏。需要杏子的人,可用谷子自行交换。而后他再将所得之谷赈济贫民,供给行旅。后世以“杏林春暖”、“誉满杏林”称誉医术高尚的医学家,大抵源于此。第二位是医圣张仲景,他强调医生必须具备济世救人的仁爱之心。他认为医生不仅需要具有渊博的学识、敏锐的观察力,还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第三位是著名的医学家华佗。他少时曾在外游学,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深入民间,足迹遍布中原大地和江淮平原。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创造了许多医学奇迹,尤其以“创麻沸散(临床麻醉药)、行剖腹术”闻名于世。后世常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医家,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令人遗憾的是,即使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大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却呈现出弱化的倾向。首先,多数医学院校建立的医学课程体系是以生物医学类课程(如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解剖学等)为主导地位的,医学人文课程开设门数少,课时量也少,人文课程与医学专业课程比例严重失衡。其实,“学业繁重而时间紧迫”从来就是医学教育中的最大问题。大部分医学生恐怕只能在重压下疲于奔命,根本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更不用说选修人文课程来提升自己的修养和品味了。其次,医学院校更多地关注先进诊疗技术的培训,而缺失了人文素质的培养。临床医师更加关注实验室或影像室的检查结果却忽视了病人的陈述;更加注重病人的生理问题却忽略了病人的情感问题;更加重视药物治疗而轻视心理疗法。这种机械化的诊疗方式使得医患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少,“望、触、叩、听”已成传说。于是,医学界出现了“技术至善论”的现象。人的医学变成了病的医学,医学教育变成了针对病的教育;殊不知离开人,医学就失去了本源,离开了人文关怀,医学就失去了灵魂。此外,大陆众多医学院的医学人文课程的展现方式单一,常为传授式的讲座。美国很多医学院的教学则多层次、多角度展开,涵盖听、说、读、写,课堂上综合利用视频和真实语言材料,有利于学生交际能力的发展。其实,我们大可以借鉴美国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的经验,组织小组研讨和临床带教等互动形式来开展教学,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形成,同时也为他们营造了一个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再有,大陆医学院校教师的知识结构较为单一。从美国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来看,教师必须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既要掌握医学知识,又要具备人文修养。而目前我国很多医学院校的教师素质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学文的教师医学知识浅薄,学医的教师人文知识欠缺。这就需要医学院的人文教师跨专业进修学习,走进医学课堂,旁听一些医学专业基础课程,掌握基本的医学原理;医学专业教师多参加一些人文社科类的学术讲座和读书沙龙,扩充自身人文素养的相关知识。多年来,我们总是从学生层面谈医学人文教育,然而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教师人文素质的高低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影响是深远的。可喜的是,医学人文学系、研究所或中心已在大陆地区的多所高等医学院校建立起来。2005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在“纪念文化素质教育开展十周年”的会议上指出“深化素质教育,促进人文素质教育与学科教育的融合”。医学人文学科就是融合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一类交叉学科群。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认识到,想要彻底解决当代医学发展所处困境,需要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和跨学科的学术交流,需要有更多渊博知识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比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自2011年开始设立了一门新课———“名画中的医学”,试图解码那些名画中的疾病和医学现象,捕捉医学教育中可能正在丧失的人文传统]。正如课程主讲黄钢教授所言:“我试图以一种柔和而不是生硬的、一种润物细无声而不是灌输似的办法来启迪、诱导、感化在校的医学生,使他们将来穿上白大褂真正成为一名医生之后,能多一份爱的情愫。希望这些埋藏于世界名画中的医学点滴,能引燃医学生探索科学的热情,让医学变得妙趣横生。”的确,只有在艺术与医学紧密结合的氛围中,医学生才能体会到艺术与医学及人文的巧妙融合,感受到医学那慑人的魅力。古人曰:“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作为一名医生,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两者不可缺一。纵观大陆医学界的杰出医者,只有医术医德同高的人才能得到民众的钦佩和仰慕。“万婴之母”林巧稚就是这样一个代表。她是中国妇产学科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及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院士)。林巧稚一生中亲自接生了5万多婴儿,为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新生儿溶血症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她不仅医术高明,医德、医风以及奉献精神更是有口皆碑。她终身未婚,自她走上工作岗位到临终前夕,心中装着的只有妇女儿童的健康和安危,将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中国的医疗事业。

  大陆医学院校人文课程设置较为自主、分散,而台湾和香港地区的医学院基本都成立了医学人文教研中心,拥有一个相对专业的组织机构来开展医学人文教学,医学人文课程的规划也更具整体性和系统性。各大医学院校的人文课程开设基本一致,一般都有《医学哲学》、《医学心理学》、《医学法学》、《医学史》、《医患沟通技巧》、《医学社会学》等课程。除了这些传统的人文课程,一些院校也会增设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文课程。比如,台湾大学医学院从1995年起开设《医学伦理与医疗行为》的新课程,并把它规划为11个单元,从不同角度探讨医疗行为与医学伦理。“台湾中山医学院的医学人文的课程融入在通识教育课程里。每位学生必须研修30个学分才能毕业;每个学分代表每学期36小时的正式课堂讨论”。为了推动医学人文教育,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定期举办医学人文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吸引世界各国的专业人士前来探讨医患之间的热点问题。可以说,台湾、香港两地医学院的课程规划已初具医学人文的雏型。未来的医者在人文气息的熏陶下将形成“医师为天职”的情怀,同时也将仁爱之情带到了今后的工作岗位。台湾慈济医院就像是一个大家庭,成为病人、医生以及义工们领悟生命价值与意义的地方。在这里,除了有非常人性化的设备,还处处渗透着人文关怀。病房里播放着慈济人的歌曲,感化着医院里的每一个人。如今的慈济医院已成为具有世界水准的医疗典范之一,它用行动诠释了一种新的医疗理念,在生老病死中,彻悟人生“苦集灭道”,重新体会人生的价值与意义,获得一种更高的生命解脱。医学专业素质教育和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应该是相辅相成、贯穿医学教育始终的,而不应该是对立、脱节的两种教育。如果高等医学院校能够充分地考虑到学生毕业后的实际工作需要并遵循学习规律和认知规律,医学人文素质的教育就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学生的“学”和“用”也会结合得更好。从人文素质教育的历史起源和发展历程来看,医学事业应该源于慈爱之心。在高等医学教育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慈爱之心的确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在这个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更是无法取代的,它是一项塑造人性、更新观念、改进思维、充实内涵的系统工程。医学生只有经过人文素质教育的熏陶才会将医学工作当作神圣的事业,而不是谋利的工具。中国的医学教育只有注重医学专业与人文素养的平衡,才能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医疗卫生人才。

文章标题:基础学论文范文论为何加强对医学人员的人文素养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yixue/jichu/20512.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