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贺绿汀电影音乐的创作特色

所属栏目:音乐论文 发布日期:2012-04-25 09:39 热度:

  摘要:贺绿汀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教育家、理论家。本文将从贺绿汀电影音乐的时代性和民族性两方面论述其创作特色。
  
  关键词:贺绿汀;电影音乐;时代性;民族音乐
  一、强烈的时代性——贺绿汀电影音乐创作的艺术特色之一
  1934年,贺绿汀在《音乐艺术的时代性》一文中提出艺术家要成为“时代的代言人或新时代的预言家”,应“把握住现代中国的时代精神的脉搏,以熟练的技巧、热烈的情绪,反映我们伟大的时代,去负担起创造新中国音乐的使命”,这正是他后来以毕生精力去实践的。从他的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概括出:第一,音乐所反映的内容应该具有时代性,作曲家对于历史时代的发展、变迁要有敏锐的感受力。第二,作曲家要用富于时代性的创作方法将其表现出来。他的电影音乐不仅把握住了音乐的艺术特色,同时将音乐的时代性体现得淋漓尽致。
  1.真实反映社会历史
  音乐是人类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它与作曲家的生活经历以及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1935至1937年间,我国经历了从“华北事变”到“七七事变”民族危机加深的过程,广大人民处于水生火热之中。严峻的政治形势与崇高的使命感促使贺绿汀先生投入到左翼电影音乐创作的阵地当中。面对支离破碎的山河,他通过电影音乐,这种易于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能理解和接受的艺术形式,宣泄心头之愤,表达了感伤国事、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他的电影音乐创作题材多从社会底层,如受压迫的农民、船家女、城市贫民、歌女、工人等的悲惨命运出发,是对历史现实、人民的生活的真实反映,唱出了人民的心声,表现出了强烈的时代性。由他创作的进步电影歌曲《四季歌》、《天涯歌女》等,由剧中人物唱出,真实而自然,与影片朴实的风格融为一体。在深沉、婉转而清丽的歌声中,出现的是惊天动地的炮弹声、扶老携幼逃亡的画面,对于电影本身的艺术处理上具有丰富影片内容的作用,为表达人们哀怨、悲痛的心理具有烘托作用,同时从另一角度激励了一批文人志士投入到救国抗战的洪流之中。他为电影《乡愁》所作的歌曲《乡愁曲》基调悲愤、忧伤,进一步的深化了电影的主题: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我国东北三省,人民群众面临妻离子散、背井离乡的悲惨境遇,饱含了对日本侵略者所犯的滔天罪行的强烈控诉。
  2.具有时代特征的中西结合的创作手法
  20世纪初叶,在关于如何建设我国新音乐文化的认识上,音乐界产生了几种不同的观点:其一,反对学习西方音乐,提倡纯粹的“国乐”。其二,鼓吹“全盘西化”的音乐思想。其三,肯定西方音乐文化,借鉴西方创作手法,“以西为师”。当时,我国音乐界多偏重于“以西为师”来建设我国新音乐文化的主张。贺绿汀先生对上述几种观点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他看到“有些人完全鄙视中国音乐,一味洋化;有些人又在那里肆意攻击洋乐,说是洋乐粗野,不协和;”指出“这两种人都是没有彻底理解现代中国所处的时代地位”,这体现了他对音乐创作的观念:扎根于民族音乐之上的,借鉴性地采用西洋创作技巧,把握现代中国时代精神的脉搏,创造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音乐。
  3.富于时代性创作理念的思想根源
  不论是贺绿汀电影音乐所反映的内容,还是他所采用的创作手法,都体现了他具有时代性的创作理念。创作理念形成的根源与他丰富的生活阅历、深刻的人生体验以及深厚的艺术积累是分不开的。1903年,贺绿汀出生于湖南邵阳县农村,他从小受到民间音乐的熏陶,“父为一勤苦农民,业余常与亲族组织祁剧清唱团体,以锣鼓胡琴伴奏,俗称‘板凳戏’”。这对于他日后电影音乐在创作内容上所具有的时代性以及题材选择上多为底层人民有极大的影响。1921年,从旧制中学毕业,开始自学五线谱,弹进行曲。1923年入长沙岳云艺术学校学习理论作曲、钢琴、小提琴为他接触音乐创作奠定了基础。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参加了广州、海丰起义,表现出作曲家对国家形势有着深邃的思考,为塑造出生动的音乐形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931年进入“国立音专”学习作曲理论,为其吸收西方作曲技巧、理论、中西融合创作理念的形成提供了艺术积累。
  二、鲜明的艺术个性——贺绿汀电影音乐创作的艺术特色之二
  1.浓郁的民族风格
  在《民族音乐问题》一文中贺绿汀先生非常详尽地阐述了自己对于民族音乐的若干看法以及当时中国音乐界的现状。“我们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全国各地民间所蕴藏的民间音乐之丰富,是世界上没有任何别的国家可以与之相比的……不但音阶、调式各种各样,而且整个中国实际上是民间音乐的海洋。”不论是他的钢琴作品、艺术歌曲还是电影音乐,都充分体现了民族特点,发扬民族风格。他充分利用民间音乐素材来进行创作。电影音乐作品根植于民间音乐的沃土中,借鉴民间音乐的调式、体裁或模仿其旋法来发展旋律。例如:《十字街头》的插曲《春天里》运用了民歌中的衬词以及“夹垛”的手法。这首歌是从老赵嘴里唱出,“啷哩格啷,啷哩格啷”这富有个性色彩的衬词的运用,不仅平衡了歌曲的结构,使得旋律流畅,同时表现出主人公乐观、幽默的性格,增加了诙谐、活泼的气氛,深化了影片积极向上的主题。电影《胜利进行曲》中的插曲《垦春泥》是一首合唱曲,采用了劳动号子的音调,贯穿于歌曲始终。并且运用了湖南花鼓戏中典型的增二度的羽调式,具有了民间的乡土气息。
  2.灵活多样的节奏
  贺绿汀认为“节奏是音乐中最重要的因素,它是歌曲生命力的源泉,在音乐的情感变化、风格变化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最成熟的作曲家必定能善于掌握统一与变化的原则来组织全曲的节奏变化。”他的电影音乐采用了富有特色的节奏型来发展全曲。
  3.真挚自然的感情
  贺绿汀先生指出作曲家“要有真实生活的情感,深入对象中,理解感情发生的核心,才能使歌曲真正成为有伟大的感染力的艺术品。”他的电影音乐不仅刻画了电影人物的心理特点、个性,同时也包含了他对电影人物的主观感情。他丰富的生活经历,对于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劳动人民真挚的感情在音乐创作中真实的流露出来,因此打动了人民大众的心,成为经久不衰的经典。
  
  
  
  参考文献:
  [1]戴鹏海,朱践耳,常受宗等编.贺绿汀全集•第四卷•文论一[C].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3.
  [2]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华乐出版社.2008.3.
  [3]孙继南,周柱铨.中国音乐通史简编[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7.
  [4]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史中兴.贺绿汀传[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0.
  [6]王文和.中国电影音乐寻踪[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
  [7]刘靖之.中国新音乐史论[M].台湾:台湾音乐时代杂志社出版,1998.
  [8]求索.贺绿汀早期的电影音乐创作[J].音乐艺术,1981.
  [9]李世军.试论贺绿汀中西融合音乐思想[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
  [10]焦敏,张伟.论贺绿汀对中国电影音乐的贡献[J].电影文学,2002

文章标题:浅论贺绿汀电影音乐的创作特色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wenyi/yinyue/11814.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