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民生新闻的八种不良倾向

所属栏目:新闻论文 发布日期:2010-08-20 09:59 热度:

  从2002年南京电视台标志性栏目“南京零距离”创始以来,广播电视民生新闻如雨后春笋迅猛发展,构成了中国媒体大观园的一面旗帜、一道风景一种潮流,被誉为中国新闻传播史上的“第三次革命”。
  民生新闻是从普罗大众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的、以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为内容,充分利用先进的传播手段,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和互动性,拉近媒体与受众距离的一种新闻节目形态。简言之,民生新闻是“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
  民生新闻,从本质上说,它是以区域为语境和视角,以民生为题材,以民众为中心。可以说,在当今大众传播模式的转变中,它是最容易符合受众口味的。然而,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民生新闻却呈现出种种不良倾向,这些倾向不仅是对传统意义上的新闻的颠覆,也是对民生新闻“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特性的背离。笔者把它们概括为“八化”:
  1、同质化、市民化
  在同一地区、统一受众市场上,存在着大量内容雷同、形式相仿、风格接近的民生节目。这些节目拥挤在一个相对狭小的时段和区域内争相开发大同小异的民生新闻资源,必然会使竞争恶化、导致传媒市场的混乱。具体表现为:一是地方台各频道之间同题材竞争激烈,一方面造成新闻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导致电视新闻传播市场的结构性失调(大量定位、风格、内容雷同的民生新闻节目在同一时段内争夺受众、分摊广告);二是同一民生新闻节目报道题材狭窄且重复较多,容易使受众产生模式化影响,使受众产生了疲劳甚至厌烦。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栏目已经从质量竞争沦落到金钱的竞争,各种各样的竞猜、抽奖环节占据了宝贵的时段,这种新闻抽奖正在被各地方电子传媒效仿、克隆,大有成为潮流的趋势。
  唐代书法家李邕说得好:“学我者死,似我者俗,叛我者生。”此话用在书法上和民生新闻上都是相通的。如何跳出同质化竞争的泥沼,如何获得新的生机,是民生新闻在更高层次上健康发展,是新闻从业者应该深入探讨、不断实践、锐意创新的迫切命题。
  “民生新闻”中的“民”,应该是民众、公民,应该包括市民和农民。不少的电媒在报道民生新闻时,偏偏自觉不自觉地把它理解为“市民”,导致了民生新闻报道的市井化、市民化,使得为数更众的农民群众的“失语”。农民常常被置于传媒注意力的边缘,他们很少有机会成为民生新闻的叙事主体。这种媒体隔离,造成了目前民生新闻农民缺位的尴尬,农民日益成为弱势和边缘化群体,成为一群真正沉默的大多数。我们的民生新闻常常报道市区暴雨街道水淹的常事,但很少关注乡村水涝庄稼被毁的大事;常常报道水管爆裂市民缺水的小事,很少关注老天久旱人畜争水的窘事;常常报道肉价下降给市民带来的欢欣,却很少倾听农民群众在“谷贱伤农”中的呐喊……总之,在我们的“民生新闻”中,偶尔出现农民形象,大多是以被看、被关怀、被同情、被帮助、被教育的角色,或者完全是主流意识形态控制下的木偶,农民用自己的话语主动表达自己、表现自己的机会都没有,更遑论表达他们对社会的情感、意见和诉求了!笔者认为,农民是中国社会的大多数,无论出于什么原因被所忽视,都断然是“民生新闻”的责任。
  2、低俗化、娱乐化
  目前,部分民生新闻节目不从民生新闻的内容深化、角度挖掘方面着手,而更多的是滥用娱乐元素,在花样翻新方面煞费苦心。从新闻采集到制作、播报方面嬉笑怒骂,信口开河,竞相“戏说”。内容的肤浅苍白,包装上的故弄玄虚,播报方式的彻底颠覆,使得民生新采制的正常轨道上背道而驰,在形式化和庸俗化的倾向日益严重。这种娱乐化报道,不利于民生新闻的发展:首先,削弱了主流媒体的文化批判意味,导致了信息传播中理性的缺失。其次,由于受众对私人化事件缺少必需的距离,公众舆论被不确定的情绪化倾向所取代,受众批判的力量也因而缺失,削弱并限制了公民对于公共事务的思考和批判能力。第三,经过娱乐化修饰的新闻,使得信息的情绪化传播得以助长,使得新闻记录社会真实的诚意性和客观性得以消解。长此以往,信息传播中真实与效果之间的主次关系从事实上被颠倒了。第四,信息资讯本身的娱乐功能被夸大,实质上造成了电视受众对信息获取的路径依赖。
  3、浅表化、琐碎化
  民生新闻聚焦百姓身边事,白描市井百态,反映五彩缤纷的市民生活,在非批评即表扬的媒体桎梏中找到了“第三种选择”,在新闻的贴近性方面,民生新闻可谓做足了文章,几臻极致。在市民、媒体和政府之间搭起了沟通的桥梁,即得到了政府的认可,也获得了群众的欢迎。在“民生新闻混战”中,我们的民生新闻栏目,声屏所闻所见,不外乎水管爆裂、沙井盖被盗、路面坎坷、交通事故、物业管理纠纷等等鸡毛蒜皮、家长里短之类,大同小异,充斥视听,日日如是,仿佛今日民生已无大事可言。但在不厌其烦地报道着种种表象、现象、具象之后,最多配上几句不痛不痒、千篇一律的主持人“评语”,就草草了事,极少把视角拓展到类似情况的综合分析、当事各方的解释和态度,解决问题的途径探求等普遍性、纵深性的问题,不会从如何预防和应对个人危机和公共危机方面去引导受众。至于普遍困扰民众的就医难、看病贵、读书难、物价高涨、奸商蒙骗、就业脱贫、环境污染、种植业困境、假农资等与百姓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大民生”问题、深层次问题;党委政府为解决民生问题所出台的方针、政策、举措及其解读等高层次的、新闻价值含量更高的民生问题,则往往很少涉及,或者浅尝辄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将车祸、垃圾、污水、火灾等零碎、琐屑、浅薄的没有多少新闻价值的内容反复强加给受众,只能形成新的听觉和视觉污染,终将危及民生新闻的生存和发展。
  4、唯民众化、非政治化
  作为媒体的基本目标,广播电视越来越离不开收听收视率。因为收听收视率就是实实在在的商业利益。有高的收听收视率就有丰厚的广告利润和商业支柱。因此,各电台电视台挖空心思,竭力追求奇特、轰动、耸人听闻的效果,刻意追求非政治化、中立化。依照社会新闻的模式来处理和表现各种信息,以最能提升收听收视率的社会新闻取代电视的文化品味和政治功能,千方百计把公众的注意力吸引到一些没有政治后果的事件上。这样一来,在客观上排斥了公众行使民主权利所应该掌握的重要信息,其直接后果是——受众的政治知识越来越匮乏。
  唯民众化趋向是在非政治化的基础上产生的。其突出表现就是对民众生活内容“过敏”——只要是群众报料提供的线索,都有求必应;只要“关乎民众”,哪家水表漏水、哪家小鸡三条腿,无论是三姑六婆还是家长里短,事无巨细,都详加报道,甚至不惜掺水炒作,硬生生把民生新闻做成了家常琐事的堆砌。比如笔者所在媒体的《百姓关注》曾报道过这样一件事:一个农民抓到一条“怪鱼”,为此采访了附近村民,采访了动物保护组织、渔政部门、农科所,折腾了4、5分钟,最后的结论是:这是近几年在鱼塘和各大小餐馆屡见不鲜、并无多大价值的“鲟龙鱼”。某省级电视台以头条报道了某老者家里电灯离奇自动点亮熄灭的事件,来来去去采访了当事人、左邻右舍、各种权威部门,最后请来一个普通店共进行检查,断定为开馆故障。媒体对这些“民生”事件连篇累牍的报道当中,哪里顾得上对更多数百姓、更重要民生的关注?哪顾得上对重要新闻事件背后深层原因的分析?不错,新闻工作者确实应该强化服务意识,但这并说明媒体就该有闻必录、面面俱到。上述两则报道,除了表明记者、编辑炒作包装、哗众取宠,放大舆论之外,还能有多大的“民生意义”?这样的事情多了,不仅不利于媒体工资能力的树立和巩固,反而会给观众造成一种“找媒体比找职能部门更有效”的错觉。这样的报道还会误导受众,使之以为只要是自己身边的事,都理应得到报道,理应得到领导和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和解决,于是,对同类事件的报道就层出不穷。这样的“平民化”理念和做法,背离了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普遍性、典型性原则,决不是健康的民生新闻所推崇的“贴近性”、“亲民性”。
  新闻报道的内容尽管都是贴近百姓的,但是,民众未必都是理智的思考者,况且记者所面对的民众又极其有限,记者必须学会区分部分人的意志与民意,既要做到情为民所系,倾听民众呼声,又要能够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取舍,辨别哪些该报道哪些不该报道,决不应该“有闻必录”。
  以上是地方民生新闻或共有或或有的几种不良倾向。笔者认为,这几种情形,正是民生新闻发展道路越走越窄的主要原因。而要避免或改进,需要节目策划者、制作者、参与者共同不懈的努力。民生新闻要走出困局,在选题把握上,就不能走极端,不能把视角全部放在百姓日常生活琐事和事件的表面上,不能舍本求末,置社会发展的各种重大问题于不顾。在新闻视角上,就不能把“小众”当大众,以偏概全,有闻必录;在制作包装上,就不能以庸俗、夸张、暴力等取悦观众;要打造有影响的民生新闻节目,应该从长远着眼,强化“大民生”意识和主流新闻意识,充分考虑新闻事件的重要性和时效性,从市政新闻、从国家民生政策、从社会发展的主流问题找到与百姓生活的切入点,让党和政府的“政治话语”首先民生化、通俗化、实用化。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既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又能拿得出、叫得响、留得住、传得开的民生新闻节目。

文章标题:警惕民生新闻的八种不良倾向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wenyi/xinwen/1312.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