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论文发表刘德海琵琶创新技法的实用性

所属栏目:文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5-03-04 11:39 热度:

  〔摘要〕刘德海是当代琵琶艺术发展的领军人物,他为当代的琵琶艺术的发展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本文以刘德海所发展、创新的琵琶演奏技法为研究对象。对他多年来发展、创新的琵琶演奏技法,进行系统的整理和介绍;并根据他的新技法在他自己创作的琵琶乐曲和当代其他作曲家所新创的乐曲中得到广泛应用这一事实,论证了他的新技法的实用性和艺术价值;

  〔关键词〕文学论文发表,刘德海,琵琶新技法,运用,必然性,启示

  一、前言

  刘德海是中国著名的琵琶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理论家,他对推动当代琵琶艺术的发展功不可没,是当代琵琶艺术发展的的领军人物。刘德海创作了大量优秀琵琶作品,这些琵琶作品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深受大家喜爱。从这些作品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刘德海深谙琵琶传统艺术,更看到了他对琵琶艺术的创新。在刘德海对琵琶艺术的诸多创新中,琵琶演奏技巧创新这一点是不容忽视的。奏技巧的突破,可使声音色彩更加丰富,从而为音乐内容增添新意。刘德海通过演奏技法的创新丰富了琵琶的音乐表现力,为琵琶艺术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二、刘德海琵琶创新技法

  刘德海对传统的技法发展创新,从大量的传统技法中发展出许多新的技法,如:右手类技法:反正弹弹挑系列、反正弹轮指系列、快速挑弹、直角双弹、快速摭分、肉扫、双划音、弱奏、对位轮指、三指分轮、挑外弦轮里弦、摭外弦轮里弦、下出三指轮、下出轮做节奏性变化、品上满轮、名指摇指、双摇、大指指肉勾弦等。左手类新技法:双带、双抓、上弦音、按品绞和离品绞、高低音绞弦、左手按音不变的人工泛音、假泛音、相把位强泛音、复合泛音、左手自弹泛音、大指按音、双滑音等。特殊音响技法:右手握拳砸面板、弹轮面板、指尖指腹交错拍面板、左手食指指甲碰弦发声、砍弦、刺弦、木鱼声、敲复手、铁蹄声、木鸭声、铃铛声、放松一弦、大指指面刮品、山口外拨弦、相角揉弦等。

  三、刘德海琵琶新技法在他作品中的运用

  新技法的出现不代表一定要求增加其技术难度,它是因乐曲的需要而产生的,它通过与乐曲的高度结合巧妙表现出乐曲的意境,实现作者的精神追求。刘德海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而在他的琵琶作品中创造性的运用了许多新的技法。

  新编《霸王卸甲》是刘德海旧曲新弹系列之一。他从袁世海(著名京剧演员,霸王的扮演者)表演的《霸王别姬》中受到启发,他认为传统乐曲《霸王卸甲》多是对战争场面的描写而少了一份对人性的刻画,所以他力求用音乐突出西楚霸王那悲壮的内心世界,试图从曲中挖掘“人性”的价值,弹出“人”的情感。此曲第一段在琵琶品上做大量的下出轮,下出轮的使用,是刘德海对传统技巧的钩沉,他创造性地将此技法用在琵琶品位上弹奏,通过指甲与弦和品撞击发出的松散噪音来模仿霸王卸甲时甲片撞击的“沙沙”声。此声一响立刻便营造出一种严肃而又沉重的氛围,楚霸王这一落魄英雄的形象随之展现于听众眼前。此曲在最后一段采用了放松一弦的特殊音响技法,用来突出体现霸王那早已崩溃的内心世界。通过一声极不谐和的重扫泛音模仿宝剑落地之声同时也宣布此曲结束。音乐虽然结束但却激起了人们心中的阵阵波澜。

  《天鹅》是《人生篇》中旋律最抒情优美、风格最别致新颖的一首乐曲。这首曲目通过刻画天鹅纯洁多姿的高贵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艺术的追求和崇高的心怀。在此乐曲中也孕育出一批新的技法,如反正弹、拍弦、对位轮等。在继承传统方面,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是酣畅抒怀的“紧打慢唱”的。乐曲第一段通过运用左手的打、带、颤音等琵琶常用技法做装饰和右手的分音、琶音和新技巧“反正弹”,表现了天鹅的灵动之美与湖面的波光晶莹之美,仿佛让人们看见了“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的优美景致。曲中采用了特殊音响技法中的拍弦,表现了天鹅高飞浅翔的优美姿态和天鹅羽毛抖动的动感姿态。乐曲尾声采用了宽广的旋律,具有讴歌式赞颂的特点。技法上运用创新技法双勾搭、反正弹等,在天鹅一飞冲天后淡雅的勾勒出天鹅远去的倩影,又回到以往的宁静与圣洁,并在剔透的泛音中结束,结尾处与乐曲首段相互呼应。使人回味无穷。

  刘德海创作的琵琶曲《一指禅》是《田园篇》的其中一首。与《人生篇>的作品相比,《田园篇》从《人生篇》中对人生品格的追求转变为追求童真的诗意。《田园篇》的乐曲格调清新,如果说《人生篇》是对人生的探索,而《田园篇》则流露对自在逍遥的童趣的向往。《一指禅》演奏技巧是《田园篇》系列作品中安排得比较特殊的一首。它是五首大指正反弹练习曲的融合,通过将左手的上下滑音打音、带音、等传统技巧与右手的反正弹相结合而形成了一首彰显琵琶“点”之艺术表现魅力的琵琶新作。在此曲中,大指反正弹的运用有着十分丰富的音色变化。乐曲第一段慢速,全用挑来演奏。大指指甲面大面积触琴弦,使得音色舒展醇厚;乐曲第二段中速,加入了大指反弹技巧,开始产生出明、暗的对比音色,显得十分俏皮;乐曲第三段转回慢速,大指醇厚的音色与泛音脆亮的音色烘托映衬;乐曲第四段、第五段,第一遍为小快板,后为快板,左手大幅度跳把与右手快速反正弹技法组合让音乐跳跃活泼,妙趣横生。

  刘德海的琵琶新技巧贯穿于他所创作的每部作品中,由于新技法的恰到好处的运用,他的作品便更具有表现力和艺术魅力。由此也充分证实了他所创的新技法的使用价值。

  四、刘德海琵琶新技法在当代琵琶作品中的运用

  由于琵琶这件古老的乐器所焕发的独特魅力,一些专业作曲家开始纷纷投入到琵琶作品的创作中来,甚至一些国外专业作曲家也开始对琵琶投入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琵琶音乐作品的创作群体正悄然发生着转变,他们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作曲技巧相融,创作出一大批具有现代气息的琵琶音乐作品,给琵琶音乐创作带来全新的风貌。如唐建平的琵琶协奏曲《春秋》、朱践耳的琵琶弦乐四重奏《玉》、陈怡的琵琶独奏曲《点》谭盾的《琵琶协奏曲》、等等。虽然这些作曲家没有从事过琵琶演奏,但通过向琵琶演奏者谦虚请教和认真学习后,指法、技法的编排与作品本身的内容表达显得格外的贴切,尤其是一些创新技巧的使用,成为了作品的亮点。刘德海所创的琵琶新技法,也在许多作品中得到广泛的运用。   “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既是珍贵的美石又是高尚的人格象征,朱践耳创作的琵琶独奏曲《玉》托物抒情,借用玉的自然本色来彰显人类的美德、智慧、纯洁、真诚。因为玉的坚实和耐高温的本质特征,作者将整个作品的音调建立在增四度4个音上。在音色方面,作者力求突出一个“冷”字。大多数琵琶作品,容易在大量扫弦奏法上发挥,追求那种“大弦嘈嘈如急雨”或“四弦一声如裂帛”的强劲雄伟的气氛。而朱践耳创作的《玉》却另辟蹊径,在“冷”的音色上做足了文章。这一点在乐曲的第三段变现得十分突出:音乐进入开始慢板,作者配合旋律的要求大量运用上弦音,用于创造一种神清音宛、超尘拔俗的意境,接下来在第三段散板、任意这一部分作者别开生面,采用了一连串本音与高15度的泛音同时发出的复合泛音,有一种了无杂念、臻于化境的感觉。上弦音和复合泛音技法都是刘德海在传统琵琶技法的基础上创作出的新技法,它们被朱践耳偶尔发现并巧妙的运用。此外,作者还运用了刘德海创新的反弹、肉扫等技法用来表现音乐的意境。朱践耳还谦虚地称:“是从刘德海先生那里‘偷学’而来的。”①

  姚盛昌创作的琵琶协奏曲《唐韵》展现出盛唐中华民族泱泱大国之气度与少数民族瑰丽奇妙的异域风韵。中国著名琵琶演奏家杨靖女士首演此曲。杨靖女士师从刘德海,她在指法的编订过程中,巧妙地将刘德海创新的“反正弹”、“弱奏”技巧融入乐曲中,技巧完美地衬托出旋律,乐曲第三部分,手鼓的拍击与笛子苍凉旷达的音色,将独奏琵琶引入。琵琶独奏通过弱奏并与乐队进行互奏。手鼓是新疆的特色乐器,笛子用来模仿少数民族乐器--鹰笛,而琵琶的“弱奏”则巧妙地模仿出热瓦甫―新疆少数名族乐器。“弱奏”这一技法实现了作者对一乐段的音色要求。接下来分别采用右手的反正双弹(平行四度复调旋律)、弱奏与大指反正弹技巧,并配合打带音、吟音、滑音等左手演奏技巧来演奏音乐主题,使琵琶音色变化的张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不仅是以上这两首作品合理运用了刘德海所创的新技法,除此之外,还有唐建平的《春秋》中反正弹、重泛音的使用,姚晨琵琶二胡二重奏《思凡》中山口外拨弦的使用,也都成功的运用了刘德海所创的新技法。现在刘德海所创的琵琶演奏新技法已经被广泛运用,这充分说明了刘德海所创的这些新技法具有极高的适用性,它们已被当今的琵琶音乐创作者们所看重。也充分证实刘德海所创的琵琶新技法,是对当今琵琶艺术做出的突出贡献。

  (责任编辑文键)

  注释:

  ①《关于玉的创作构想》朱践耳音乐创作1998年04期

  参考文献:

  [1]《中国琵琶史稿》,韩素德张之年著,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版

  [2]《琵琶手册》,庄永平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版

  [3]《中国琵琶演奏艺术》,李景侠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版

  [4]《刘德海琵琶艺术国际研讨会文集》,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11月第一版

  [5]《刘德海琵琶作品集》,刘德海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版

  [6]《刘德海中外琵琶曲集》,刘德海著,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6版

文章标题:文学论文发表刘德海琵琶创新技法的实用性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wenyi/wenxue/25532.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