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期刊投稿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的分析

所属栏目:社会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4-12-20 14:43 热度:

  【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迅速发展的阶段,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使农村逐渐形成了庞大的农村留守妇女群体。本文试图通过社会工作这一新视角尝试分析农村留守妇女的问题,结合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理念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帮助农村留守妇女改善生存现状,并引起社会及各社工机构的关注,给予她们更多的人性关怀。

  【关键词】社会学期刊投稿,社会工作,农村留守芙蓉,介入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的农村劳动力数量众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迅速发展的阶段,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然而外出务工的主体是男性,老人、妇女和孩子则留守在家乡,于是出现了一个被学者称之为“386199”部队的特殊群体,即农村留守群体。(这里的“38”指的是农村留守妇女,“61”指的是农村留守儿童,“99”指的是农村留守老人。)随着这一农村留守群体的不断壮大,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如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和心理问题,及农村留守老人的赡养问题等。这些问题引起了社会的不同关注,然而,在这一特殊群体中承担责任最大,扮演社会角色最多的农村留守妇女给予的关注和研究还不够。留守妇女是指由于丈夫长期在外务工而留守家庭中的农村妇女,她们肩负着本应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的生产劳动、生活劳动、家庭抚养、赡养责任,同时扮演着多种社会角色。调查显示,中国农村留守人口8700万,其中农村留守妇女的人口达4700万,占农村留守人口一半多。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流,使农村留守妇女承担起了农村生产、劳动、创造的主力军的角色。

  农村留守妇女角色的转变为她们带来了很多问题,该群体最引人注目的特点是她们所承担的“三座山”,精神负担重和安全感低是其中的两座(另一座是劳动强度高)。通过社会工作这一新视角尝试分析农村留守妇女的问题,结合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理念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帮助农村留守妇女改善生存现状,并引起社会及各社工机构的关注,给予她们更多的人性关怀。

  二、农村留守妇女出现的原因

  在当今社会,城市的劳动力已不能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村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劳动力由农村流向城市成为了历史的必然。现在用工荒更是很多企业共同面对的难题,但是面对众多的城市就业机会,为什么大多数的农村妇女会选择让丈夫外出打工而自己留守在家中呢?探究这一问题的深层原因,总的来说,农村留守妇女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城乡二元体制制度限制农村家庭整体迁入城市

  城乡二元体制制度是形成农村留守妇女的根源。城乡二元体制制度在我国的某段特定时期是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但是在现如今,这种制度没有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它使在城市工作生活的农民工享受不了城市的各种资源和利益,比如说就业方面,农民工在城市里没有稳定工作,又没有失业等相应的社会保障,所以没工作时在城市生活的费用就会很难承受得起。教育方面,公立教育资源的短缺使农民工子女很难享受到城市优越的教育资源,而私立学校的收费又高,城乡二元制度下的教育制度加大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成本。因此有了城乡二元体制制度这层阻隔农民工很难融入城市生活,而城市生活的低福利、高生活成本和高教育成本使举家搬入城市生活更是困难重重。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家庭的只能选择一个人在家留守,一个人外出打工。

  (二)传统性别分工模式的影响

  深受农村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性别分工模式和“男强女弱”的性别观念的影响。随着长久以来这种传统文化对人们的思想、精神潜移默化的渗透,“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模式和“男强女弱”的性别观念已经被农村妇女和男性所内化,所以在面临外出赚钱养家这一任务时,农村家庭自然而然的选择是男性。对于农村家庭来讲孩子是绝对的核心。早期社会所形成的男女劳动分工,女性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范围内度过的,职责是喂养和照料孩子。孩子年纪比较小的时候对母亲的依赖更多一些,再者女性比男性细心,照顾孩子会更加的周到,所以选择男性外出打工也是农村家庭最好的选择。

  (三)农村留守妇女的自身因素

  除上述原因外,有学者认为妇女自身文化素质低是其留守农村的原因之一。农村重男轻女的观念比较严重,家庭中的男性会受到更多的教育,女性受到的教育程度偏低。所以在没有一技之长的情况下,女性很难在城市立足。其次城市提供给农民工的工作往往是重、脏、难、险的活,从男女两性生理的差别上来看,进入城市之后从事的超负荷体力劳动的工作是女性很难应对和承受的。而男性在肌肉、骨骼等各方面的发育要优于女性,比女性更加的强壮,更能承受体力劳动。

  三、农村留守妇女遭遇的主要问题

  男性的外出务工,提高了农村家庭的收入,从而有助于缓解家庭压力和经济负担。但是长期的分居生活也为农村留守妇女带来了不少问题。

  (一)劳动强度大,闲暇时间少

  丈夫外出的打工.无形中增加了农村留守妇女的劳动强度。她们既要承担强大的劳动强度,还要料理家庭事务,照顾年迈的老人,抚养孩子。劳动强度的剧增,使劳动时间明显变长,几乎没有闲暇的时间,留守妇女体力的大幅度透支,严重损害了她们的身体健康。

  (二)婚姻存在隐患,缺乏安全感

  留守妇女和丈夫长期过着异地分居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却反安全感。空间距离的扩大使夫妻间的情感交流变少,感情也会变的疏远,特别是对于那些感情基础原本就很薄弱的夫妻来说,空间的分割一旦形成,很容易导致原有婚姻的破裂。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其收入对于大部分农村留守妇女来说是未知数,而农村留守妇女大多法律意识淡薄,所以一旦婚姻出现了问题,妇女的财产权益往往无法保障。   (三)对子女教育力不从心

  农村留守妇女在家庭中同时承担着父亲和母亲的角色,家庭角色的缺失对孩子的教育成长产生了很多不利的影响。再加上农村留守妇女的劳动强度大,闲暇时间少,直接导致她们在子女教育上的时间也减少。另外自身的文化素质低,对子女教育的方式上也存在着问题,大部分的农村留守妇女认为孩子不缺吃不缺穿,在学校里不捣乱就行。而孩子一旦出现问题也找不到一个可以商量对策的人。因此,很多留守妇女对子女的教育感到力不从心,难以承担教育子女成才的重担。

  (四)饱受性压抑与性骚扰之苦

  农村已婚男性外出打工,由于受经济条件和工作性质的影响,一般半年、一年甚至是几年才能回家团聚一次。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农村留守妇女长年独守空房,再加上农村缺乏必要的文化娱乐与交流,因而她们的性需求只能长期抑制。特别是对于年轻女性,这种压抑会对其生理和心理健康产生消极的影响,有的甚至发生生理病变或性冷淡,进而影响夫妻性生活,为家庭变故埋下祸根。与此同时,留守妇女在农村特有的熟人社会条件下,还时不时地遭受骚扰之苦,甚至容忍有些男性把自己作为性侵犯的对象。在极度困难和空虚的条件下,有的留守妇女甚至经不住男性的诱惑和骚扰而屈从。

  四、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的方法

  针对上述农村留守妇女遭遇的主要问题,社会工作介入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一)个案工作方法

  个案工作是一种从个人或家庭入手与其一对一,面对面的社会工作助人方法,为感受到困难的个人及家庭提供物质与心理方面的支持,以帮助其减轻压力,解决问题,挖掘潜能,不断提高其社会生活质量,增进其幸福。

  在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妇女的最初阶段,社会工作者可针对特别案例提供个案服务。在遵循专业伦理的前提下,采用专业的社会工作技巧协助农村留守妇女解决她们面临的困难,帮助她们重拾往日的自信,挖掘她们的潜能,并学会如何应对家庭结构的变迁以及自身角色的演变,从而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二)小组工作方法

  小组工作是一种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组成的小组为工作对象,通过有目的的小组活动和组员之间的互动,帮助小组成员共同参与集体活动,从中获得小组经验,处理个人,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问题,行为改变,恢复与发展社会功能,开发个人潜能,从而获得个人成长。

  把农村留守妇女出现的问题进行分类,然后社工把有共同问题的农村留守妇女集中起来进行小组辅导。在小组中,面对拥有同样问题的同伴,她们不会再感到孤单。通过小组的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助,发掘她们的潜力,并最终解决困扰她们的问题。实践证明,在解决一些共性问题方面小组工作方法有着比其他方法更为有效的专业效率。

  (三)社区工作方法

  社区工作是以社区及其成员整体为对象的社会工作介入对象,通过组织成员有计划地参与集体行动,解决社区问题,满足社区需要。主要是培养自助、互助和自决的精神,加强其社区参与及影响决策的能力与意识,发挥成员的潜能。

  农村留守妇女生活在一定的社区中,要充分利用村委会中妇女组织的作用。村委会作为群众自治的组织要充分发挥其行政特长,积极的为农村留守妇女排忧解难。比如可以领导组织村里的农村留守妇女参加各种实用性技能培训,提高她们的劳动技能和就业能力。或者定期开展心理辅导服务,及时疏导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问题。

  农村留守妇女逐渐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她们问题的妥善解决,不仅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重大,而且还能对农民工问题的解决起到积极作用。

文章标题:社会学期刊投稿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的分析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wenyi/shehui/24443.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