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投稿孔子的“仁”、“礼”思想探析

所属栏目:社会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4-10-27 16:29 热度:

  摘 要:“仁”与“礼”是孔子所提出的重要思想,“仁”是内在的品质,“仁”是外在的规范,“仁”与“礼”相辅相成,互为表里。本文以《论语》为主要文本,分析孔子的“仁”、“礼”思想。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仁”,“礼”

  一、孔子的仁学思想

  “仁”的涵盖范围很广,孔子也并没有给其下过一个具体的定义,但是孔子的仁学思想并不是没有原则的,在孔子眼中,什么样的行为是“仁”,什么样的行为是“不仁”,他有着一定的标准,其仁学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仁”的基础:孝弟

  儒家的最高人格是圣人,在孔子看来,圣人的人格与天同高,圣人是不常有的,唯有尧、舜、禹等品德趋于完美的人方能称为圣人。次于圣人的便是君子。圣人虽不常有,普通人也难及,但君子是一般人通过努力可以做到的。《论语》中第一次提到“君子”时,也恰好是第一次提到“仁”,且与“孝悌”相联系:“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君子的“本”便是“仁”,而“仁”的“本”便是“孝弟”。“仁”是人内心发出的一种德性,儒家所讲的“仁者爱人”,就是仁者在待人处世上秉持真挚、敦厚的慈爱之心,而血缘亲情又是一种最本原、最真切的情感,所以,“孝弟”是“仁者爱人”的基础。“孝”指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弟”指兄弟之间和睦相处,兄友弟恭,长幼有序。只有对自己最亲近的父母兄弟做到了诚意、恭敬、礼仪相待,才能对父母兄弟以外的人以同样的心待之。因为人一生下来,就处在家庭的亲情之中,最先感受到的是亲人对自己的爱,最先学会的也是如何去爱自己的亲人。如果连自己亲近的人都不爱,更谈不上爱其他人。人类最早形成的是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氏族社会,可以说,血缘亲情是人类一直最为重视的感情。中国古代是家族伦理型社会,所以,在社会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也是家族中的亲戚关系,其中,最亲近的父母兄弟是核心。所以,以“孝弟”为核心的爱人之情,一直为历代儒家所重视。

  儒家所说的 “仁者爱人”,以“孝弟”为核心,但儒家的爱人思想也不局限于父母兄弟等亲人之间。孔子说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也就是说,在做到了“孝弟”的基础上,要学会博爱大众。孟子也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就是要把对自己亲人的关爱之情,推及到大众身上。一个人若是能够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友爱弟妹,他便懂得最基本的礼义廉耻,知道最基本的礼仪规范,这样的人,在对待别人的时候,也能够一直保持真挚敦厚之情和诚敬之心,在社会上便不会肆意妄为。“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一个人若是为人孝顺,却喜欢触犯上级和长辈,这样的情况是很少见的,不会犯上,却喜欢作乱,这种情况是没有的。可见,能做到“孝弟”的人,是不会犯上作乱的。如果普通百姓不作乱,诸侯不犯上,那么社会就不会那么混乱了,这也是孔子所提倡“孝弟”的根本目的所在。

  (二)仁者的态度:不忧不惧

  “仁者乐山”,山是一直安稳不动的,就像有仁德的人,心里澄澈明净,有主心骨,不为利欲所惑,一直如山一样岿然不动。如果人能够完全遵守这样的道德,那他的心里就有主心骨,就不会被外界事物所诱惑、所动摇。而那些失去“仁”的人,是因为私欲掩蔽了内心的道德,所以容易被外界事物所动摇。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这样的人如果忽然遭遇贫贱穷困的生活,便会怨人怨己,感受不到快乐,会为了摆脱贫穷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而他如果过上富贵安逸的生活,又会志得意满,欲壑难填,为了满足自己更大的私欲而做出更加骄奢淫逸的事情。孔子评价颜回时说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是真正的仁者,所以他无论是处在多么恶劣的环境,依然能够做好自己,所以他一直是快乐的。

  真正的仁者,心中有正确的道德标准,如山一样岿然不动,无论是穷困还是富贵,心性和行为都不会受到影响,所以说仁者能安人。正如,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真正的君子,心里没有失去“仁”,按照心里的“仁”的标准为人处世,所以不会有愧疚,坦坦荡荡,无忧无惧,正所谓“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仁者的内心纯善,刚正不阿,因此行为不会受外在环境影响,正如孔子曾评价自己能 “从心所欲不逾矩”。

  (三)仁者的言行:讷言敏行

  子曰:“仁者,其言也。”仁者的心是很质朴的,不会花言巧语。孔子不喜欢油嘴滑舌的人,认为“巧言令色,鲜矣仁”。很会耍嘴皮子功夫外加察言观色的人,往往喜欢钻营取巧,不肯脚踏实地做人做事,这样的人,品德自然不会好。孔子曾经教导子贡“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仁者是言行合一的,而很多人往往口上说得很容易,实际行动起来却难以做到,仁者应该是先付诸行动,做到了之后再来说。可见,孔子是希望人们不要先夸夸其谈,而应“敏于事而慎于言”,在言语上谨慎,也可以减少自己犯错的机会。

  (四)仁者的原则:忠恕

  夫子之道,一以贯之,忠恕而已。孔子的忠恕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对别人有容宽之心,二是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别人和对自己是两种不同的态度。对别人,首先应该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会转换立场,将心比心,用宽容对待一切。以忠恕为原则,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上,会避免很多冲突,将这种方式推及到国与国之间,则会少很多干戈。对自己,则要严于律己。孟子曰“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有仁德的人,如同射者一般,射者在射箭之前,首先要摆正的是自己的身体。人们在做事时,要严格要求自己,若是行有不得,首先要做的不是抱怨别人,而是要检讨自身,做到“吾日三省吾身”,看是否有过失,“过则勿惮改”。孔子说过“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杨伯峻先生对这句话解释为:“仁是什么?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使别人也站得住;自己要事事通达,同时使别人事事通达”,自己做到了,再推及到别人,这才是“仁之方也”。   二、孔子的礼学思想

  (一)个人修养层面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修身从学《诗》开始,而立于礼,至学“乐”后完善。可见,学“礼”对于修身十分重要。孔子说过“不学礼,无以立”,“仁”是内心德性,而“礼”作为外在的规范,是实践“仁”的方式,是“仁”的外在体现,如果不学习“礼”,就没有立身之本。古时人际交往、祭祀、军旅、婚丧、会盟、上朝等事,均有一套规范,不学习“礼”,不知道如何应对这些事务,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

  对于“礼”,孔子不但认真学习,而且严格遵循,每入太庙,对每件事情都会详细询问,这些祭祀的事情,孔子十分清楚,但他仍然要问别人,因为这是他所看重的“礼”。在子贡想去除讫羊时,他说“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孔子认为,若羊不在,此礼会彻底被忘记,有羊在,尚能唤起人们对“礼”的感情。此外,他还要求学生也要严格地遵循“礼”的规范,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叛矣夫”,在广泛地学习诗书礼乐的同时,也落实到实处,这样文礼兼修,自然不会违背“仁”之道。

  (二)社会政治层面

  孔子所在的社会,是礼乐崩坏的,礼乐崩坏的一个最显著的表现就是君不君、臣不臣,诸侯臣子时常发生僭越行为,家族势力掌权,诸侯混战,导致百姓苦不堪言。为了使社会安定,天下太平,就要先从恢复礼制开始。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作为一国之君,必须要以礼让为先,不能只凭法律条文来治理天下。 以礼让治国,并不是仅仅做到上尊下卑就可以了,而是每个等级都有约束和规范,“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臣子要效忠于君王,君王也要懂得爱惜臣子,以礼相待。“上好礼,则民易使也”,在上位的人做到了“礼”,有一个积极效应,在下位的人也会遵守“礼”,国家也就容易治理了。

  孔子的礼学思想是在周礼的基础上继续发扬而来。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如果能真正做到全国上下都知礼、懂礼、守礼,那么“礼”就会一直流传发展下去。

  三、仁、礼思想的相互影响

  (一)“仁”之情为“礼”之本

  “礼”是人为制定出来的。如祭祀之礼,当初制定的目的是为了缅怀先人,所以,“礼”其实是为了“情”而制定的,让人的感情有一个合理恰当的表达方式。如果没有了“情”,那么“礼”也就成了一套虚假的形式。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 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这段话表示,“礼”是在“仁”之后,有“仁”之心,才会有以“礼”来约束自己的自觉。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可见,“仁”是“礼”的根本,如果失去了“仁”,那么“礼”、“乐”也就只剩一个形式,没有实质可言。

  孔子十分看重祭祀之礼,祭祖的时候,就好像祖先真的在那里一样,祭神的时候,就好像神真的在那里一样,孔子对祭祀之礼是饱含深情的,并且表示,如果不能亲自去参加祭祀,那么不如不去。因为祭祀之礼是表达对祖先、神明的敬畏之情,如果不能亲自去参加,则不能真正表达这种感情。孔子生活在一个礼乐崩坏的社会,臣子随意僭越君王的礼仪,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行礼也不认真严肃,参加丧礼的时候没有悲哀之情,“礼”只剩下了形式,所以孔子发出了“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的感叹。《论语》里提到林放向问孔子请教“礼”之本时,孔子回答:“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可见,孔子在意的是 “礼”的实质,也就是内心的德性和感情,只要有真心实意,那么“礼”即使俭朴,也是完全没关系的。

  孟子说过,“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礼”是用来表达相互尊敬、理解之情的,恭敬谦逊的心情是从内心自然流露出来的。如上朝时,君上臣下,尊卑有序,这就是君臣之间的“礼”。在家中,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这就是亲人之间的“礼”。可见,谦让、恭敬的情感才是礼的实质,而谦让、恭敬之心又是属于“仁”的范畴,所以“仁”之情是“礼”之本。

  (二)“礼”为“仁”之规范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恭”、“慎”、“勇”、“直”都是属于“仁”的范畴,是人内心的美好德性。然而,如果只有这些美德,却没有“礼”来规范它们,那么也是不好的。过于恭敬而不懂礼,就会不知道什么时候该恭敬,什么时候不该恭敬,会导致烦劳;过于谨慎而不懂礼,该出手时不出手,就会显得懦弱,胆小怕事;过于勇敢而不懂礼,就容易鲁莽而犯错;过于直率而不懂礼,言语容易流于刻薄而伤害别人的感情。所以,有美好的品质,也要认真学习和遵循礼制的规范。“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以“仁义”作为根本,再以“礼”来规范行为,这样才能称得上是君子。

  子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在上位的人有情有义,再以礼规范之,那么就能为天下百姓做一个良好的典范,引导他们学习,让他们的行为也合乎礼制的规范。

  (三)“仁”与“礼”相辅相成

  “仁”是人内心的美德,提倡“仁”,是为了让人能够有道德自觉性,知廉耻,从而达到人人都不会犯上作乱,社会安定有序的局面。“礼”是对人外在行为的要求,提倡“礼”,是为了让整个社会有序化,最终达到“天下归仁”的目的。所以,提倡“仁”和“礼”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

  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可见,“仁”不论是对天子、诸侯、卿大夫,还是普通百姓,都十分重要。丧失了“仁”,也就是丧失了内在的道德,没有礼义廉耻,没有是非观,无论是哪一个阶层丧失了“仁”,都是十分严重的。

文章标题:中小学教育投稿孔子的“仁”、“礼”思想探析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wenyi/shehui/23404.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