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摆客及其生存空间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所属栏目:伦理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2-07-09 08:56 热度:

  摘要:“摆客”一词近年来的兴起和都市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及都市人精神生活及交往的匮乏有着直接的联系。然而,更有大批的人为了谋生而成为流商,我们把这类人群也列入摆客范畴。本文利用观察、实测、访谈、问卷等方法对都市摆客的生存空间特质进行研究,揭示其商业活动的空间特质。
  关键词:摆客,生存空间,空间特质
  一、 研究概论
  1、 研究背景
  摆客的概念自2009年5月底提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凡响,其概念创始人房炜清还制定了《中国摆客公约》,致力于提高摆客服务质量,推进中国流动摊贩合法化进程。然而在我们周围,有更多的人群迫于生计成为流商,我们把他们也定位为摆客。
  2、 研究对象
  主体对象:流动摆客、消费群体、城管、周边居民及固定店铺主
  客体对象:都市公共空间
  3、 研究区域
  光谷商业中心及鲁磨路片区、群光广场至亚贸商业中心及司门口内环商业中心。
  4、 研究方及技术路线
  访谈、观察、实测、问卷调查等。
  二、都市摆客及其生存空间研究
  1、都市摆客特征研究
  (1)女性摆客居多,且普遍受教育程度偏低
  从问卷采集的信息显示,男性摆客42人,女性77人,女性摆客占摆客群体的主要部分。两性摆客受教育情况变化水平差异较大:有经过高等教育体验式经营的摆客,更多的是只经历初等、中等教育,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
  (2)中青年摆客为主,呈现年轻化趋势
  摆客中年龄最大者为60岁,最小为22岁,年龄在22—40岁的中青年摆客占绝大多数,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
  (3)外来人口居多,且以农村人口为主
  问卷分析数据显示,非武汉本地摆客占到样本容量的69%,其中农村摆客占89%。
  (4)收入居中,部分具有高收入水平
  根据《武汉统计年鉴2010》,武汉市2010年人均月收入为1219元,而本次调研的摆客平均月收入为1550元,最低700元,最高5000元,月收入超过3000元的摆客占到样本容量的28%。
  (5)兼职摆客占到一定比重
  全职摆客103人,兼职摆客16人,大多数摆客均以此为生计。通过访谈,兼职摆客以业余爱好、打发闲暇时间和赚外快为主要目的,多为学生和中低收入工薪族。
  2、摆客行为特征研究
  (1)空间流动性较强且方式多样
  本次研究的119位摆客中,68人选择在固定地点摆摊,占57%;另有43%的摆客在不同的空间中选择摆摊地点,空间流动性较强。不同业态的摆客存在在同一场地内部、同一地段内部及不同地段之间流动摆摊的现象,其空间流动性呈现出不同的强度和方式。
  (2)时间流动呈现差异性
  不同业态摆客的时间流动呈现差异性,其中下午五点至九点摆客时间分布的密度较大。
  (3)业态具有流动性并受外界条件影响
  在经营种类上,30%的摆客经营过多种项目。通过访谈发现,部分摆客会根据季节、天气和当前经营项目的流行趋势转变其经营种类,一般都在同类业态中变化经营项目。
  3、摆客生存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1)在城市整体空间层面相对分散
  由于城市主要商业中心、广场、公交枢纽站等公共设施在分布上需要考虑区域平衡及服务半径等因素,故而其在于城市中的分布呈现出相对均质的特点。大型商业对人流的导向作用使得摆客在城市整体空间层面的分布呈现相对分散的状态。
  (2)局部地区相对集中,造成局部空间更为拥堵
  由于城市各片区的发展往往伴随着商业的发展,并且商业的发展需要各种物质要素的时空聚集,故而城市商业中心、广场及公交枢纽彼此之间在空间中相对聚合,使人流分布在局部地区相对集中,摆客的分布也呈现出相同趋势。
  在这些局部点,原本的人流聚集加上摆客的集中经营,大量人群在周边逗留,造成这些点的拥挤,在某些时段甚至出现堵塞。
  (3)其生存空间物理特征具有显著差异
  摆客群体分布的具体城市空间,其宏观区位与周边环境条件,及其本身物理属性都存在较大差异。如武昌司门口地区位于城市内环商业中心核心地段,而光谷地段则位于东湖国家创新自主实验区商业中心的城市副中心,并且主要受周边高校带动;群光——亚贸商业中心在空间分布上主要呈线性,而光谷和司门口地区都是面状商业空间。
  4、不同区域内摆客及其生存空间特征研究
  (1)摆客构成特征
  司门口地区:该地段的摆客总体以时间流动为主,也有部分空间流动,其主要经营项目为服装和饰品,随季节和流行趋势变化。多数摆客兼职经营,一般在本地居住,有相当一部分具有常规摆客特征,或以摆摊体验生活,并且经营时间自由灵活;或作为从马路市场向大棚市场、独立店铺甚至大商场贸易的过度。
  群光——亚贸地区:该地段摆客包括时间流动、空间流动、业态流动或时空流动多种类型,并且数量均衡。其经营项目多样,涵盖了调研涉及的所有类型。该区摆客部分是周边无业居民,其余主要是进城农民工。
  光谷—鲁磨路地区:该地段摆客主要包括按时间流动、空间流动,部分业态流动。其主体服务对象为周边学生和中低收入工薪阶层,业态以熟食、水果为主。该区摆客有部分周边居民、受过高等教育者、周边城中村居民及进城农民工。
  (2)摆客生存空间分布形式
  经研究发现,在摆客主要存在的城市道路、广场及人行立交等公共空间中。
  5、同一区域内摆客及其生存空间特征研究
  以光谷——鲁磨路地区作为单独的研究对象,并在其中选取了鲁磨路公交总站,光谷名人雕塑广场,鲁磨路小吃夜市三个节点进行对比研究。
  (1)摆客空间流动性强,对空间的影响量大面广
  研究中,多数摆客存在空间流动的特征。这种流动一方面受周边地区人流时间性变化影响,另一方面主要受到城管的影响。摆客在不同的空间流动,对空间的正常使用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干扰。
  (2)摆客时间流动性
  三个节点空间的平时日和周末、晴天及雨天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其摆客时间的流动分布会随时间变化。
  (3)摆客业态流动性
  摆客的经营项目存在着一定的流动性;而对于城市空间,分布于其上的项目业态也存在着流动性,如前文分析。
  (4)摆客生存空间分布面状特征——主导使用空间公共性强
  光谷—鲁磨路地区的土地利用性质以商业、商务办公、科研教育、市政(公交总站)及居住用地为主,其周边主导使用空间的服务人群主要为集中的高校学生、商务办公人士及周边居民。
  (5)摆客生存空间分布线状特征——摆客集中于人行流线密集区段
  研究发现在线性空间中,摆客群体密集分布的空间和该地段的人群流线及流量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
  (6)摆客生存空间分布点状特征——空间自身及摆客分布呈现多样性
  三个节点空间的自身特质及摆客在其中的分布特征如下表所示:
  节点
  名称 空间特征 摆客属性特征 摆客空间分布特征
  光谷名人雕塑广场 面状广场有线性路径,位于转盘区三面临路,另一面是围墙 主要为藏民和民间手工艺人,主要按时间流动,受天气节假日影响较大 沿线性路径线性双边分布
  鲁磨路公交总站 城市支路与干路的丁字路口,紧邻街巷空间,建筑与道路之间存在空场地 流动属性多样,主要为进城农民工,业态随天气变化 混合空间中沿街巷及场地周边分布
  鲁磨路小吃夜市 依托国光写字楼入口广场,主要包括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等道路空间 多为已拆学生街店面经营主,时空较固定,经营熟食小吃,不受天气、季节影响 带状空间中双向布局操作棚,餐饮棚沿公建台阶、非机动车道布局
  
  三、结论和建议
  摆客的普遍存在有其必然性,这和当前贫困群体缺乏就业能力,部分城市人群不具备足够的购买力直接相关。因而在城市规划层面需要针对摆客存在的现象规范摆客的各种流动行为。
  宏观层面上讲,应该从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的层面规范摆客自由流动的空间。应该结具体的空间区位,城市环境卫生规划以及高校、工厂等中低收入群体的分布来规划。
  从微观层面上讲,对于摆客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分布,需要综合考虑公共空间具体的使用属性及物理性质。在城市局部地段,应该综合考虑本地区的主要公共建筑分布及人流聚集情况,对原有摆客分布地点,结合空间实际,主要采取增设、减设、移位三种方式。在进行城市空间规划设计时,应结合道路、广场等公共空间,改造现有空间物理形态,增加摆客可以分布的场所空间

文章标题:都市摆客及其生存空间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wenyi/lunli/12552.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