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余西古镇保护模式初探

所属栏目:历史论文 发布日期:2011-01-24 17:05 热度:

  摘要:余西,一个拥有千余年历史的古镇,由于经济的落后,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正逐渐被人们淡忘。为了能让后代记住余西文化,当地政府通过综合我国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几种古镇更新保护模式,对余西采取一定的保护规划措施,对当地的物质和文化资源进行保护。
  关键词:余西古镇,历史文化古镇,保护规划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我们居住的城市正在迅猛的向其周边扩展。在现代文明的猛烈冲击下,一些具有一定的自然,景观,人文,历史及经济的小镇正在逐渐流失着它们自身的价值。如何在高速经济发展的今天去保护,规划,利用,建设这些资源,是我们应该共同关心的问题。由于我国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发展过程,在历史文化保护的理论和手段上存在诸多的问题和不足,特别是在一些旧区更新和保护主体之间的取舍,有待进一步的发掘与探索。
  
  1、传统历史文化古镇保护方法和模式解析
  1.1历史文化古镇保护的基本方法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许多历史文化名镇是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或者是近代革命运动和发生重大历史事件的重要城市。
  历史文化古镇的更新与保护主要体现在历史风貌片段的风貌特色保护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要保护和延续其原有的空间结构,体现在传统的道路格局上。基本维持老街原有的肌理、走势、空间尺度等;其次,要保护原有的空间尺度感觉,包括建筑的体量高度、街道的宽度等,这些显示了建筑物与外部空间的关系,体现了城市肌理;第三,要保护空间的接口特征,包括立面符号、装饰主题、窗洞布局大小、色彩、材料等;第四,保护的同时也要更新,包括房屋的结构、构造、基础设施和市民生活设施等,另一方面是为了更好的保护传统风貌所做出的更新。
  对于历史文化古镇的规划整治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宏观方面的内容,包括保护范围即核心保护区和环境协调区的具体界线的划定、历史街区用地性质的调整、道路交通和社会生活的规划等;第二层是中观方面的内容,包括建筑高度控制、空间环境整治、小品设施布置等,一般以修建性内容为主;第三层次是微观方面的内容,针对历史街区的核心保护区的重点地段整治规划,进行空间、环境和建筑的整治。
  1.2历史文化古镇的更新和保护的实践模式
  当前,我国有7种历史文化古镇的保护与更新的实践模式,包括:安徽池州“肃孝街”模式、云南“束河古镇”模式及早期的经由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等人分类的五种实践模式:上海的“新天地”模式;桐乡的“乌镇”模式;北京的“南池子”模式;苏州的“桐芳巷”模式和福州的“三坊七街”模式。
  1)“乌镇”模式
  周庄、乌镇、同里、南浔等传统村镇都采用了“修旧如旧”的更新保护模式。
  虽然传统城镇的整体风貌得到传承,但建筑的时代意义得不到体现,居民对现代生活的渴望被定格在传统建筑形式的外壳里,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城镇居民精神上的空心化,城镇作为生活庇护所的作用在这里被演绎成一种传统生活的表演。
  2)福州的“三坊七巷”模式
  是对历史建筑大拆大建模式的一种变体,历史建筑被发展成为现代居住环境中一种展品。
  这种模式的着眼点完全在于大规模商业性开发所带来的经济利益,而置历史文化于不顾,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措施。
  3)苏州的“桐芳巷”模式
  房地产开发中对城市格局的因素和传统元素的仿制模式。以“桐芳巷”为代表的“新建街区,风貌延续”已成为苏州古城更新的主要模式。
  桐芳巷所处的优越的区位条件,是传统的底层高密度住宅能够得以实现的根本保证,房地产开发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使得对传统风貌得延续成为可能。对传统的城镇街巷空间结构和界域的沿袭,延续了城市的肌理,这是桐芳巷小区物质更新获得成功的基础。通过人口结构的置换使之成为一种高尚社区。
  4)池州的“肃孝街”模式
  一种因循于城镇的界域性、采用新旧拼贴与并置的保护与更新模式。“统一”中的“对比”与“协调”是该更新模式的最大特色。
  在传统城镇空间肌理的丧失、结构不完整的状态下,城镇的界域性便取而代之、发挥出它巨大的“统一”与“协调”的功能。更新设计能够尊重研究对象的界域特征,并以“新”与“旧”的“包容”和“协调”为出发点,采取相应的更新措施,最后获得成功。
  5)上海的“新天地”模式
  其主要特点为“存表去里”,是历史街区更新的一个典范。保护历史建筑原有风貌和空间格局,周围建筑的改造必须在尊重历史建筑文脉的基础上进行。采用了功能置换的方法,把原来的居住功能变成经营功能。
  “新天地”的改造模式把我们的视角从局部城市街区的保护、再利用的技术层面拉回到城市经济社会的大背景下,从城市结构性调整的角度思考历史建筑与环境的保护、重塑、再创造的意义和方式。
  6)北京的“南池子”模式
  政府主导下的公众参与,仿古与再创造相结合的模式。该模式的更新特点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生活适应性改造;更新自主性的培育;单元式更新——院落的扩大;风貌延续;道路系统的完善。
  “南池子”更新是“有机更新”理论的应用和在社会结构方面的理论不足的补充,在延续传统风貌、保护道路结构的前提下,以院落为保护与更新单元,部分保持了原有社会结构的稳定,实现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小规模、渐进式更新。
  7)云南的“束河”模式
  一种“双簧”式的更新表演,古镇以保护为重,新区发展旅游。其更新模式的特点有:“束河模式”的更新原则是以发展促保护,适度发展,全面保护。
  通过民营企业的投资在保护的基础上作适度的旅游开发。避开历史街区建设的做法,为维护传统城镇的形态完整提供了可能。
  1.3更新和保护的实践模式解析
  在传统的城镇环境对工业时代不适应的背景下,各种形式的城镇更新努力也就应运而生了。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 城镇的界域性在更新中对延续传统风貌起着基础作用。
  在成功的更新与保护实践事例中,无论是针对传统的城镇整体风貌的保护(如乌镇模式),或延续历史街区的历史文化意象的努力(如新天地模式),更新设计中普遍以沿袭城镇的空间肌理作为延续传统风貌的主要手段,成功的背后隐藏着对“城镇界域性”的有意与无意的运用。
  2、 以院落为单位的更新模式是实现小规模、渐进式更新的有效途径,有利于维持城镇人口结构的稳定
  “南池子”模式中,政府采取了鼓励“以院落为单位的自我更新”的政策,这种小规模自我更新方式让百姓自己解决问题,既经济,又不会对原有风貌造成太大破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保持了城镇人口结构。
  3、 区位条件是城镇居住功能的延续。
  重新理解历史街区在城市系统中所处的地位、承担的功能很有必要,恰当的功能定位决定历史街区的更新取向。同样是地处发达城市中心区域,“新天地”与“桐芳巷”却面临着不同的命运。前者“存表去里”,功能置换,被打造成高档商业区;后者“聚落再造”,功能延续,但人口结构置换,成为一种高尚社区,两者在风貌得到保护的同时实现了经济上的突破。
  4、 经济振兴对城镇的更新有持续性。
  历史街区的旅游资源化,是传统的城镇经济的振兴的有效方法之一,但不只是对传统风貌和生活的“缺陷修复”,更应该是生活的进步。
  
  2、余西古镇的保护模式探索
  2.1余西古镇概况
  1.jpg
  图—1
  2.1.1古镇原有的基本框架
  余西古镇位于长江下游,基本保持明清时期余西城“中轴对称,城河相拥”的基本格局。古镇的街巷肌理基本保存完整,主要交通呈“工”字形布局,最突出的是南北长街“龙街”,长422米,街巷两侧当年的商铺旧宅多是仍在(图-1);古护城河沿岸自然风貌仍在;另有古桥、古井多处——这些都保持着古镇原有的基本框架。
  2.1.2古城原有的功能格局
  原有格局得到反映:龙街两旁原为商铺,现仍零星存有商店;原有的主要宗教场所遗址尚在;原有的私塾精进书院建筑尚存;原有的衙署功能场所的遗址基本保留;核心区内以居住为主,仍存几处大门堂,民居虽为各个时期所建,但89%以上为一层建筑——这些都比较完整地体现了古城的原有功能格局。
  2.1.3因盐成邑的城镇体系
  因盐成邑的城镇体系仍能体现:现存古运盐河和盐码头,原有盐仓、盐店、盐栈等在清末民国张謇建设南通时期随功能转化为棉花行、染坊等,但遗址尚在——这些都较好地体现了余西因盐成邑的城镇体系。
  2.2保护建议
  2.2.1更新与保护目标
  余西古镇更新设计的目标主要是在城镇结构调整的基础上,优化本镇的功能布局,促进本镇的经济振兴和更新的持久性;在做到满足居民改善居住条件要求的同时,延续历史发展脉络,传承地方盐文化。延续地方肌理、稳定社会网络结构,增加居民的归属感,使其与现代文明有良好的衔接。
  2.2.2更新动力
  余西居民对当地的历史文化有着较强的荣誉感。对于自身生存居住环境的改善,提高社区品质,满足居民现代生活方式的需求是余西古镇更新的基本动力。其次,对于该区域的经济振兴和形象改善也是政府部门肩负的责任,将更新改造的目标定位于历史街区风貌得延续和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以上两点是余西古镇自力更新的基本动力因素。
  2.2.3更新与保护措施
  古镇保护不仅要保护文物古迹本身,而且还要保护其传统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体现保护的原真性原则。在更新模式的运用上,采取多种现行模式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是要尽量保全传统的城镇格局。恢复历史上的河流格局,规划中进一步疏浚河道,整治河岸两侧的临时建筑,改善环境。恢复环绕古镇四周的水道循环和其与周围运河之间的联系,增加其自净能力。
  规划后,古镇实行“人车分流”,古镇的东部是朝向外部的主要人流方向,设置交通转换枢纽,截阻外来车辆,完成车行与步行之间的转换。古镇内部采用步行交通为主,非机动车为辅的交通模式,保留原先的“工”字形老街,并加以修缮维护,包括其走向、街坊的大小、及对道路、河流的适应性特点,进一步巩固和完善聚落结构的中心支配地位,重建古镇道路恢复其古镇风貌。由于余西经济的衰退,原“工”字型老街的商业功能逐渐丧失,根据“新天地”模式“存表去里”的方法,恢复其原有的商业功能,恢复当地的经济。注意街区内的道路结构组织、空间形态组织、单体的结构关系和建筑的系统关系等,从结构上消除街区内各种元素间的隔裂。古镇用地结构应随产业发展和城镇功能的变化进行调整,同时还应满足古城整体保护和分区保护要求。原则上,规划对位于古城内部的工业仓库和与古城功能不相协调的用地(朱理志小学)进行外迁。(图—2)
  2.jpg
  图—2
  在古镇文化的保护上,以“龙城”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生态理念为素材,遵循城镇规划的原则,形成以“龙城”为骨架的城镇格局。保护两口“龙眼”古井,重建龙头——县衙。给县衙赋予新的功能,即变成余西文化展示馆。根据城内各文化建筑的聚集,划分出六大文化展示区——礼教文化展示区、人文博览展示区、名人故居展示区、休闲娱乐展示区、传统文化展示区、盐文化展示区,进行保护和展示。形成以余西文化展示馆为首,六大展示区为辅的文化保护展示体系。挽救正在衰亡的余西文化。
  3.jpg
  图—3
  由于余西古镇的民居大多以院落为单位,结构清晰,且产权明晰,此处的更新保护可以学习北京“南池子”模式,以最小的经济代价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院落单位的尺度基本能够满足现代生活所需居住模式的卫生、安全等等设计方面的要求,同时居民对自有住宅进行更新改造的要求也很强烈,这些都为以院落为基本单元的自力型更新改造提供了有利条件。余西古镇的传统住宅的风貌保存较好,但在立面和屋面的选材上较为繁杂。我们可以在土地权限范围内,保持传统院落结构特点,维持院落单元的界域特点和空间肌理特征,在满足居民对生活进行改善的要求的前提下,尊重地方生活方式与习俗,使用部分旧有材料,借助于现代工程技术及材料进行更新。具体措施有:
  1)保持住宅入口、厨房、正房三者之间的关系不变。延展南侧外廊,解决户内交通淋雨的问题。满足现代生活方式的需求,增加卫生设施空间和储藏空间,改善居住环境;扩大居住面积,提高了居住标准。
  2)延续地方文脉,使用或部分使用旧的建筑材料,促进余西发展的可持续性。设计中部分沿用传统的一些建筑构件或装饰的做法,加以简化和抽象,重点是在一些马头墙、屋脊、戗檐花砖等部位。
  3)设计中沿用传统院落空间结构和布局,保持厢房与正房之间的方位、主次和联结关系,各组成部分的平面尺寸不发生大的变化。因此,院落的构成与尺度不变。设计中结合住户的使用方面的要求,对建筑的空间的平面布局进行适应性调整,相应的会丰富聚落的空间肌理。
  历史古镇的美往往突出地表现为历史时期残余的奇妙“拼贴”组合。余西古镇经历了盐运行业的兴盛和衰落,再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发展契机,余西展现给人们的是其丰富的历史面貌。尊重古镇的历史性特点,让具有不同时代特征的建筑形态在古镇结构完整的基础上并存,自然演绎古镇更新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
  
  3、总结
  小城镇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有效的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道路。与此同时,传统文化正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一些城镇的地域风貌和历史遗产正在失落,部分尚存的古镇、老街在新建筑的挤压覆盖下,正淹没于现代文明之中。国家在一些规模较大,历史悠久,影响范围广的古城镇给予了很大的物质与政策上的帮助,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像余西这样有着一定文化底蕴的小城镇。
  面对像余西这样的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规划,面临着历史与未来的双重意义,单一的维持其历史风貌,可能只是推迟了其退出历史舞台的时间,治标不治本。我们要做到的是保护优先,而发展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合理的发展区域经济,发扬当地特色文化是我们必须考虑的。因此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规划通常要注意下列基本内容。
  首先,认识历史遗存,解读城镇空间,分析传统风貌价值。
  第二,正确地认识传统的价值,实行有效的保护与更新措施,是历史文化城镇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
  第三,如果将历史遗产变为发展的优势和动力,促进城镇全面发展,需要在保护的基础上制订相应的发展规划。
  当然,我国的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任重而道远。在观念上,操之过急,大拆大建,保护的理想高,保护的实践不理想;在保护制度上,只有政府的“自上型”单向保护,来自市民的“自下型”保护行为尚未完全展开;在保护的具体技术和做法上,偏离了古镇的原真性精神。所以我们同时也应该做好对群众的宣传工作,让他们一起参与到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工作中去。
  参考文献
  [1]张所根.传统聚落保护与更新的自力型模式探析[D],南昌大学,2007年
  [2]何依.《中国当代小城镇规划精品集——历史文化城镇篇》[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3]潘谷西.《古代建筑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
  [4]杨科.南通余西镇建筑特色与保护[M],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9年4期

文章标题:南通余西古镇保护模式初探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wenyi/lishi/6648.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