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论文范文打赢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民战争

所属栏目:历史论文 发布日期:2016-01-09 15:42 热度:

  十八大报告提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必须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党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本文针对打赢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民战争做了一些论述,文章是一篇历史论文范文

   摘 要:新形势下要打赢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民战争,首先必须明确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要求下进行。人民战争依旧是保证我们取得战争胜利的不变战略选择。互联网+条件下信息化战争的军民兼容性为人民战争的创新发展创造了新的战略空间,这就要求必须准确把握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战略性特征,不断创新人民战争的形式内容,不断解决好军民融合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从更高层次上指导和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并最终实现能打仗、打胜仗的目标。

  关键词:军民融合,互联网+,人民战争

  党的军队建设指导思想是一以贯之的科学理论体系,而人民战争思想则是其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新形势下要加强和改进军队现代化建设,真正实现能打仗、打胜仗的目标,就必须按照中央“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要求,不断创新发展人民战争思想,与时俱进地加强军事战略指导,不断提高打赢互联网+条件下信息化战争的能力。

  一、互联网+条件下,人民战争仍然是我们不变的战略选择

  无论信息技术对当代军事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无论互联网+条件下的信息化战争呈现什么样的作战样式和形态,人民战争思想仍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发展潜力。在互联网+条件下坚持人民战争的战略选择,是在面临战争威胁时不战而屈人之兵,当卷入战争时确保最终战胜敌人的根本保证。

  (一)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没有变

  历史唯物主义对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作了充分的肯定,认为人民群众是物质资料生产的直接承担者,是推动社会发展变革的决定力量,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本质上就是从事物质财富的劳动群众推动生产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历史。即使信息化时展到互联网+阶段,历史唯物主义仍然坚持认为武器是战争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当今社会,军事实力的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综合国力的对比,也是人力资源和人心向背的对比,而且实力要靠人去掌握和体现,因而战争的关键依然是人而不是武器,人民战争依然是我们抵御侵略、维护国家利益的根本法宝。

  (二)国家性质和对外政策没有变

  十八大报告指出:“历史昭示我们,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无法带来美好世界。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坚守自卫立场,不搞侵略扩张。这就决定了我国的国防是防御型,而不是进攻型。互联网+条件下坚持人民战争思想有助于藏富于民、藏军于民、藏兵于民,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使国防力量在平时保持精简适度的规模,在战时必要的情况下又能迅速扩展充实,实现信息化与人民战争有机结合,有助于将人民战争这个“传家宝”发展创新为互联网+战争中的“撒手锏”。

  (三)复杂多变的安全环境没有变

  我国有着漫长的陆地边界线和宽阔的蓝色国土,由于历史和现实多重因素相互作用,我国成为世界上罕见的为诸多强邻环视的国家,而且目前仍与不少国家有着领土、领海争端;周围被美、俄等诸多有核国家包围,武器装备与实际作战能力与周边强国仍有不小的差距;周围热点地区众多,不确定因素不断滋长。由于面临着日益复杂的潜在和现实的安全威胁,特别是在美日明确将我国定为遏制对象以后,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有着逐步恶化的可能。在此情况下,我国在不断加大军事投入、改善军事装备和发展军事科技的基础上,必须坚持发展创新人民战争的理论与内容,始终保持全面动员后国家军事实力迅速提升的潜力,积极营造对周边国家的适度威慑,确保在复杂多变的安全态势国家权益得以有效维护。

  (四)以弱胜强的战争前提没有变

  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因此,尽管我国从GDP上来讲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基本实现小康,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依旧是搞好经济建设,不可能不计后果地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上无限投入。另一方面,由于存在发展代差和历史欠账,我军的武器装备和编制体制的信息化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将长期存在较大差距,并且这种现状在短时间内还难以有较大的改变。因此,在综合国力依旧落后的基础上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仍然是我们准备战争和实施战争的立足点。因此,要想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就必须在加紧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双重历史任务的基础上,坚持利用我国丰富的人口资源、国土资源,发挥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优势,以人民战争威慑强敌,这才能有效保护我国改革开放的成果,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信息化战争的军民兼容性为人民战争的创新发展创造了新的战略空间

  打赢信息化战争绝不仅仅是一个军事问题,也就是说光靠军队自身的努力是不可能打赢一场现代战争的。在互联网+时代,战争更加强调整体性,有着明显军民兼容的特点。战争一旦爆发就会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化战争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军队与军队、武器与武器的较量,而是体系之间的对抗。

  (一)藏富于民,互联网+为有力提升军事实力打下坚实基础

  军事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国力则是军事实力的坚强后盾和人民战争强大威慑力的坚实基础。人民战争战略威慑作用的发挥,有赖于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力量的加强。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暴力的胜利是以武器的生产为基础的,而武器的生产是以整个生产为基础的,因而是以‘经济力量’,以‘经济情况’,以暴力所拥有的物质资料为基础的。”可见,没有雄厚的综合国力,战争便会失去最基本的物质基础,而综合国力越雄厚,则人民战争威慑的可信度就越高,威慑的效果也就会更好。在一段不短的时期,“军队要忍耐”的口号深刻显现发展经济与巩固国防之间存在不小的矛盾。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就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家实力的增加和国家利益的拓展迫切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军事实力的不断增长。互联网+时代,以信息化为中心的经济建设是提升综合国力和战争潜力的关键。在不断提高国家经济建设的信息化水平的过程中,国民经济的技术含量必将得到同步提升,而经济水平和技术水平上去了,势必能带动综合国力其他要素的发展,从而促进军事实力的全面跃升,从而更好地实现军民融合式发展,而这必将提升打赢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民战争的能力。   (二)藏军于民,互联网+为广泛开展人民战争拓展了新空间

  互联网+条件下,由于作战目的与规模的有限性和信息化武器装备的广泛使用,使战争呈现出高速度、快节奏、高精确以及高立体的特点,战争专业水平的要求使正规军作战的主体地位将更为突出。与此同时,过分悬殊的技术差和作战力量的有限使用,将会给人民群众直接参战带来极大的困难,这对参战力量的质量构成提出了新的要求,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传统人民战争的效能。因此,在互联网+条件下,人民群众参加战争的方式必将随之发生改变,即由过去的直接参战更多地体现为间接参战,由普通网络条件下的“群众战”转变为互联网+条件下的“精兵战”,人民群众支援战争的方式将主要由人力物力支援为主转向技术支援为主。信息化战争主要打的是高技术,战争中不仅物资消耗巨大,而且技术消耗更是惊人。大量的信息化武器装备的损坏,不仅给维修带来很大的需求量,而且还对信息化武器装备的适应性改造、战场修复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因而单靠军队是无法胜任信息化战争要求的。积极利用人民群众中的精兵强将,在战略后方或战区后方遂行战地勤务,使人民群众支援战争的方式将主要由人力物力支援为主转向技术支援为主,一方面可以将直面敌人的危险缩减至最小,有助于更多的地方精英人才投入不见面的战场;另一方面又有助于将人民群众中优秀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发挥至最大化,将民用运输、通信、医疗等方面的现代设施和人员及时地转用于军事,大大减小完成任务的难度,有力推动战争的进程。

  (三)藏兵于民,互联网+为人民群众参与战争开辟了新途径

  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民战争,不一定要全民皆兵,但一定需要全民参与。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军事领域的技术性越来越强。没有经过正规训练的人,难以掌握和操作专业化的武器装备。因而,现在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像以往某些时候那样要求全体民众“拿起枪杆子”。除非是在极特殊的情况下,已不需要绝对意义上的“全民皆兵”。

  互联网+条件下战争方式和手段的改变,反而进一步增强了民众参与战争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例如,从技术上来说,任何个人只要有一台计算机和一条入网的电话线,就可以参与“信息战”。遍及全球的互联网,使每一个拥有计算机的人都可以享受信息化带来的便利。但与此同时,每一个拥有计算机的人都有条件去攻击遥远的国家的另一台计算机,既包括民用计算机,也包括与军用有关的计算机。某种意义上说,所有的计算机“黑客”“玩家”均可军民两用。当前,社会上有很多民用专业技术的人才,只要加以必要的训练,就可以将他们转变成为很好的军事技术专家。从广义上说,每台计算机都可能成为一个有效的作战单元,每个芯片都可能成为一种潜在的攻防武器。因而在互联网+条件下民众的广泛参与可以凝聚更大的战争合力和积累更为雄厚的战争力量基础。

  三、加倍关注军民融合发展,创新人民战争的形式内容

  当前,我军正肩负着加紧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战争样式正在发生着根本性变化,传统意义上的线式作战、接触式作战正逐渐被非线式作战、非接触式作战所替代,传统机械化条件下人民战争的理论和战法正面临着严峻挑战。十八大报告据此提出:“力争到二○二○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这意味着我们必须与时俱进,正视互联网+条件下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新特点,推动人民战争形态的创新发展,。

  (一)军民融合是建设互联网+条件下人民军队的必由之路

  为适应互联网+条件下人民战争的需要,必须依靠军民融合来加强人民解放军的信息化建设。从技术层面看,信息化战争中,支撑和主宰武器系统乃至整个军队的信息技术几乎都具有军用和民用双重性质。例如,计算机、卫星通信设备和遥控遥感设备既可用于气象预报、地质勘探,也可用于军事系统控制;民用通信网络是战时传送重要信息的重要渠道;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为军队实现自动化指挥提供了技术保障。从装备层面看,在工业时代,坦克、军舰、飞机、火炮是完全独立于民用品之外的战争工具。在信息时代,这些战争机器依然存在,但更多、更重要的武器装备却是智能化、精巧化的电子信息设备。由于这些军用设备大多与民用产品具有部分或全部的兼容性,因此许多民用产品都可以作为军事装备为军事服务。例如,市场上销售的个人计算机、光学仪器、电子产品等都可用作信息化战争的武器装备,并且这些器材多数更新换代比军用产品快,性能优良、采购方便。在信息技术军民通用的大环境下,仅仅依靠军队科研院所和军工厂家研制提供作战所需装备和器材既不可能,也不必要。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绝大多数信息化装备的研发、生产、装备、保障,跟踪服务都可以依托地方科技人员的支持和协助来进行,这将在增加竞争、提升装备质量的基础上,极大地节约了经费,使有限的资金得到最大化的利用,使有限的军事人员得以专注于军事技能,使人民军队能够聚焦使命,打赢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民战争。

  (二)军民融合是培育有战争潜力的科技型民众的必举之措

历史论文范文

  无数有着战争潜力的科技型民众是人民战争的重要力量。互联网+条件下,掌握先进知识和技术的科技型民众在人民战争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互联网+条件下,武器装备的信息化和智能化使其在战斗力构成中的地位作用更加突出,反过来信息化武器要求人的素质必须与之相适应。为了在激烈的军事斗争领域立于不败之地,各国都积极加快军事科技的发展和民用科技向军事应用的转换,从而使战争在一定程度上也出现了平民化现象。信息化战争是参战各方在知识上的较量,而全民的知识能量主要集中在掌握先进知识的一部分人中,军用技术人员与地方科技人员的通用性,使科学家和工程师将成为重要的军事力量,这就为科学家和工程师迅速参战打下了基础。信息化战争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可以为军队提供工程、机械、光学等方面的技术保障,可以为军队的信息系统提供维护和防护支持,特别是计算机病毒防治与对抗、与网络“黑客”的斗争中充分发挥优势;可以直接利用军用或民用的通信网络、计算机网络、电视网络和输电网络以及各种能产生电磁频谱的器材,施放电磁脉冲、植入计算机病毒、编造各种虚假图像和虚假信号,干扰破坏敌人的电磁频谱输入输出系统,单独或整体地、直接或间接地实施信息战。可以预见,随着我国国民受教育程度的逐步提高,国内必将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科技型民众。在和平时期,他们能够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做出巨大的贡献。在战争时期,他们能迅速转化成一支令敌生畏的信息化的生力军,为信息化的军队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配合,在不同的战线上向敌人发动猛烈的网络战、心理战和情报战攻势,在人民战争的史书上写下更加壮丽的篇章。

  (三)军民融合是充分利用信息网络的必行之策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网络已经成为现代军队的神经中枢,其性能优劣和运行状况直接影响着军队战斗力的发挥。信息网络一旦遭到攻击或摧毁,就如同人的大脑受到损伤一样,整个军队的战斗力就会降低甚至丧失。这种极端重要性决定了信息网络必将成为信息化战争的重点攻击对象,由此使信息网络领域成为重要的作战新天地。随着时展,信息网络的军事运用对硬件的要求越来越低,只要拥有一台电脑和一台调制解调器,一个能熟练使用电脑的人就可以利用下载或自创的黑客程序或病毒程序对敌方的网络发动攻击。这个“低起点”的要求使得人民战争在信息网络中得以广泛开展成为可能。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民战争中,如果将来其他国家向我国发动战争,经过充分动员和培训后,拥有世界最多网民的中国将能够迅速组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庞大的信息网络攻击部队,这必将给敌方的军用和民用信息网络造成全方位、持续性的致命打击,使其军队指挥体系瘫痪,战斗力锐减,金融混乱、市场动荡,国家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四)军民融合是施行全方位破袭战的必备之法

  互联网+条件下人民战争中,对敌挥、通信、控制、供给系统等进行破袭,是瘫痪敌整体结构,打乱其作战程序,减小其技术优势,削弱其作战能力的重要方法手段。但因当前我军面对的潜在对手实力异常强大,武器装备异常先进,作战指挥异常灵敏,反应手段异常迅捷,因此破袭战的组织和实施方法必然要有所变化。为适应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民战争的要求,充分发挥人民军队和人民群众的双重威力,必须将传统破袭战必须在军民融合的基础上升级为全方位破袭战,以此来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参战积极性和创造力,主动寻找有利地形和时机,以信息不对称的优势弥补本身武器装备的劣势,不拘一格地开展破袭战,形成对敌的心理压制,达到迫使敌人放弃预定目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宋国才,石利民.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理论探问[M].北京:蓝天出版社,2010.

  [2]查金路.战略指挥论纲[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0.

  [3]袁德金.毛泽东军事思想教程[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2.

  [4]刘继贤.邓小平军事思想教程[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3.

  历史论文发表期刊推荐《看历史》杂志的前身是《国家历史》杂志,2007年9月9日创刊,成都传媒集团出品。全国各大城市报亭、书店有售。经新闻总署批准,2010年4月更名为《看历史》。

文章标题:历史论文范文打赢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民战争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wenyi/lishi/29571.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