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沂蒙山区传统乡村聚落街道空间的影响因素

所属栏目:农业环境科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2-12-14 08:39 热度:

  摘要:传统乡村聚落是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它经历了漫长复杂的发展过程,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和聚落景观,已不是单纯的人类居住的场所,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藏。街道空间是传统乡村聚落外部空间主要的组成部分,是人们生活的主要场所。本文通过对沂蒙山区传统乡村聚落街道空间的分析以反映山区传统乡村聚落街道空间的鲜明特色,找出传统乡村聚落中现代城镇建设所缺失和值得借鉴的部分,以便更好地在新农村建设中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传统乡村聚落,街道空间,影响因素,沂蒙山区

  1 前言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国土面积的2/3以上为山地,总人口的半数以上分布在山地。山地对中华民族的发祥、繁衍、生息和发展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是创造中华民族光辉灿烂历史的重要的舞台。[[1]]高延军在《中国山地聚落宜居性地域分异规律评价》中,把全国28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山区聚落的宜居性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山区聚落宜居性地带分异规律显著。[[2]]从分异规律中可以看出山东山区聚落的宜居性较好,只是环境因素是其主要的制约因素。沂蒙山区位于山东的南部地区,地形地貌复杂多样,环境较好,因此弥补了山东山区聚落宜居性的不足,具有较好的研究价值。

  本文主要从街道空间的角度来分析沂蒙山区在乡村聚落外部空间上的影响因素。沂蒙山区是个人文概念,只是一个特定的称谓,山区只分布在几县市内,并不是说该区域内全部是山,整个沂蒙老区山地、丘陵、平原差不多各占三分之一。

 

1.jpg

  平邑县位于沂蒙山区的北部,东边是费县,西边是泗水县,北与蒙阴县、新泰市交界,南部与枣庄市接壤。平邑县地质构造复杂,地貌类型多样,具有明显的山区特征。山区面积占85%,平原占15%。全境地势南北高,中间低,略向东南倾斜。

  2 沂蒙山区传统乡村聚落街道空间的影响因素

  2.1 自然因素

  2.1.1 地形地貌

  传统乡村聚落是在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之后才形成的一种稳定的聚落形态,在形成的过程中,由于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比较高,改造自然的能力比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只能被动的适应自然条件。

  在本文所选取的研究区域中,地形地貌对街道布局的影响比较明显。在平原地区,聚落的空间组织所受到的限制较小,表现在街道空间组织上为街道比较规整,基本上成棋格状,比较单调。在山地地区街道的组织就不像平原地区那样具有比较大的自由度,它受到山地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这种街道的组织多结合具体的山地地貌形态,形成弯曲或者曲折不定的几何形态,使得街道空间富于变化,避免了单调。山地街道的组织一般有三种形式:一种是街道的走向基本上与等高线平行;二是街道的走形与等高线相互垂直,形成高低错落有致的聚落形态;三是上面两种情况的综合。

  图3和图4分别为余粮店村的卫星图和道路分布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余粮店村背山靠水,北部为四海山,南部为水库,村落基本上位于山地的缓坡上。村落的南部和北部分别有一条平行于等高线的主街道,中间为一条垂直于等高线连接两条横向主街道的纵向的主街道,三条主街道成“工”字形分布。本村的街道组织比较自由,顺应地势而富有变化。村落北部的房屋由于所在的地势较高、坡度较大,所以不像平原地区的房屋那样呈棋格状分布,而是适应地形状况,分布比较分散。当地势达到一定的高度之后便不会再有房屋的分布,这与南方的房屋分布是不同的,南方地区的房屋即使是在半山腰上也会坐落着一栋孤零零的房子。在两条东西向主街道的中间的房屋则分布比较整齐,基本上呈现出平原地区房屋分布的棋格状,东西走向的街道与等高线平行,由垂直于等高线的街道串联在一起。另外,聚落的形态基本上也是由地形地貌决定的。图中村落的北部边界主要受山体的影响呈沿等高线的环状分布,南部受到水库的影响,村落的边界与水库的边界相似。

2.jpg

  从上面的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地形地貌对聚落的形态和街道的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是当地人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良好体现,同时也形成了传统乡村聚落街道空间的多种形态。

  2.1.2 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对乡村聚落的组织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在街道上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为了使聚落具有适宜的生活环境,聚落在形成的过程中必然会考虑到气候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气候条件对聚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太阳辐射、风象、温度、降水等方面。

  太阳辐射对人类的生存具有重要的价值,传统的乡村聚落在建筑物的分布上都会考虑太阳辐射这一重要的因素,建筑物的分布状况也会影响到街道的组织状况。太阳辐射对建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日照标准、间距、建筑的遮阳设施等。本文所选取的研究区域主要位于北纬35°左右,冬季最小的正午太阳高度约为31.5°,为了满足日照的要求建筑物之间的最小距离应该为至少七米左右,但是传统乡村中一般都有自家的院落,因此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一般会远小于这个距离。一般主街道的宽度会控制在五米左右,再加上街道两旁的排水设施等就会有七米左右,这样一来每户的院墙都会在太阳照射的范围内了。本研究区域主要位于建筑气候区划中的Ⅱ区,建筑的朝阳一般会考虑日照防寒和保温防风,因此建筑物一般会朝向西南方向,街道的走向一般都是东南-西北走向。这样,冬季既有利于接受良好的太阳光照,又能有效防止西北风的干扰,起到保温的作用;夏季有利于东南风顺街道吹入,起到良好的散热作用。

  2.2 文化观念

  经过封建制度几千年来的发展宗法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并且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聚落的空间组织都采用一种比较内敛的方式,而四合院正迎合了这种价值取向。传统聚落的外部空间的界面多是由住宅的外墙所组成,由于四合院外墙形式较为封闭,很少向外开窗,所以形成的外部空间也十分封闭,尤其是一些狭窄的街道。另外,四合院比较方正,多为规则的矩形,因此四合院所限定的街道空间也是中规中矩,大都呈棋格状。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风水文化一直独树一帜,具有其特有的魅力,在相宅择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到都城小到村落都能找到它的影子。《风水辩》中对风水有一段解释:“所谓风者,取其山势之藏纳……,不冲冒四面之风;所谓水者,取其地势之高燥,无使水近夫亲肤而已,若水势屈曲而又环向之,又其第二义也。”实际上注重的是如何有效地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使城市、聚落和住宅与自然相配合、相协调。[[3]]

  3 小结

  本文通过对沂蒙山区传统乡村聚落外部空间中的街道空间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发现沂蒙山区传统乡村聚落街道空间具有以下鲜明的特色。第一,街道空间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第二,沂蒙山区传统乡村聚落街道空间形态多样,有利于聚落空间的组织。第三,不同的因素对沂蒙山区传统乡村聚落街道空间的塑造起着不同的作用,共同铸造了今天沂蒙山区传统乡村聚落街道空间的鲜明特色。

  参考文献:

  [[1]] 沈茂英.山区聚落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6.42.

  [[2]] 高延军.中国山区聚落宜居性地域分异规律评价[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0(4):71-78.

文章标题:浅谈沂蒙山区传统乡村聚落街道空间的影响因素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nongye/huanjing/14745.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