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抓好农村公路养护工作

所属栏目:农业环境科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1-08-25 17:00 热度:

  摘要:所谓“创业难,守业更难。”相对农村公路的建设来说,农村公路的养护更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打的是持久战。本文从农村公路养护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农村公路养护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抓好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农村公路、公路养护、问题、对策
  一、农村公路养护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公路事业蓬勃发展,农村公路在国家和地方双重积极建设的条件下,里程逐年增加,标准也越来越高。特别是近几年,各级政府加大了“村村通”建设的力度,投入了大量的建设资金,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现状仍然不容人乐观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养护管理体制不顺。目前我国普通公路的养护管理大多仍采用事业型的管理体制,养护经费依靠上级拨付,资金支付采用拨款方式,不利于社会市场形成,不利于社会融资,这些方面已严重影响了养护技术水平的提高与管理机制的创新。
  (二)、养护运行机制落后,“重建轻养”思想严重。“三分建,七分管”,建而不养,等于不建。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公路养护工作在公路管理中的重要位置。对养护管理强制性要求,缺乏足够的认识及有效的法律约束,主要表现为对养护责任事故追究不力,监管不严,处罚过轻;对养护资金投入不足,对科技进步重视不够,尚未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三)、缺少统一的养护定额与科学的评判标准。养护经费支出缺乏科学的控制标准、随意性大;养护质量考核仍然沿用过去的“好路率”指标,没有充分考虑其他社会服务因素。
  (四)、养护机械配套率不足,养护科技含量低。一些地方虽然配备了从国外引进的大功率综合性养护机械,但对机械适应能力差,对机械性能的开发严重不足,使用频率低,设备闲置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大多养护作业仍采用传统的手工作坊式生产组织,对国外已有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只处在试验阶段,还没有大规模推广使用。
  (五)、部分群众爱路护路的意识较差。目前,有很大一部分人根本无公路养护的意识,认为路坏了有国家修,甚至有人认为现水泥混凝土路面,根本就不需要养护,要是养护也是白白的浪费财力、物力、人力。
  二、农村公路养护中存在的问题
  从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现状,分析出农村公路养护工作中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农村公路养护主体不明确。管养不分、政企不分、事企不分,效率低下,缺乏活力和竞争机制是管理体制的主要弊端。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公路养护机制,从市县管理部门到道班或管养站,既是公路养护的行政管理者,又是养护生产的组织者,还是养护的监督者,这种集计划、实施、监督于一体的管理机制很难保证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实施的严格性和彻底性,监督的严肃性和有效性;多头管理的体制形成了机构的重叠,人员臃肿,超编严重。
  (二)、对农村公路的养护认识不到位。长期以来,中国农村公路一直是重“建”轻“养”。各乡镇普遍认为只要完成了公路建设,把路铺到百姓家门前,就以为完成了整个工程,须不知公路的养护,更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重建轻养、以建代养的粗放式发展模式,使得农村公路陷入建设损坏一再建设的恶性循环境地,服务性能下降,投入产出效能低下。
  (三)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短缺。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短缺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严重不足;二是水毁经费无着落。
  (四)、公路养护技术理论研究不足,养护技术人员及高效的机械养护设施缺乏。养护技术水平低下在公路养护理论及其软课题研究方面投入不足,从而使公路养护管理与技术的发展决策缺乏充分的科学理论依据和必要的统计数据,国家没有公路技术与管理方面的专业和培训机构,公路养护行业中具有较高养护工艺知识水平和技能的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较小,基层养护部门没有相应的高素质的养护技术人员,这种情况与现有农村公路养护的需求极不相称。近年来,农村公路的路面等级在逐步提高,油路、水泥路越来越多,急需与之相匹配的养护技术人才及设施。
  三、搞好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对策
  要解决农村公路的养护问题,必须改革现行的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把农村公路养护纳入各级政府的职责,纳入各级交通主管部门的行业管理,合理划分农村公路的管理层次和管理权限,建立适宜的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建立多渠道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来源,逐步建立和完善符合农村公路特点的养护新机制,提高养护水平。
  (一)农村公路养护应走向市场化道路。必须加快培育和发展公路养护工程市场,建立适应市场规律的运行机制,撤消现有的公路养护道班,允许和鼓励组建不同所有制形式的养护工程专业队或公司,参与公路养护工程项目竞争。逐步转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养护企业推向市场。改变目前公路养护生产单位过于分散、效率低下的状况。要逐步推向市场实行招投标。以促进养护工程市场的发育,降低工程造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创新农村公路养护体制。建立以省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为领导主体,县级人民政府为养护管理责任主体,县级交通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公路管理机构为实施主体的管理体制。县政府以交通局为主体实施宏观管理,在搞规划、定标准、建机构设置上,县局成立农村公路养护专门机构,对列养的农村公路进行调查,负责监督并调控全县的农村公路的养护工作。按照“宏观管住、微观放开”的原则,由农村公路养护专门机构进行统筹规划,提出养护项目,面向市场进行招标;制定政策、提供服务、对养护工作、质量进行检查监督。同时各乡镇成立交管站,必须做到“三落实”和“三个到位”。在管理上实行县局和乡镇政府双重领导。
  (三)组建专业化的农村公路养护队伍,并进行技术人员培训。要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管理,还必须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农村公路养护队伍。公路养护是一项长期性、连续性的工作,所以它要求养护队伍要保持相对稳定,在选择养护队伍时要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能独挡一面的养护能手。在学校设置相关的专业,培养具有系统学习、掌握现代管理知识和扎实业务功底的专业技术人员;通过举办长期的培训班、脱产半脱产进修班、业余培训等多种形式,对职工队伍进行相关业务培训,使职工队伍素质跟上现代化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四)、拓宽渠道筹集养护资金,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充分发挥政府和职能部门以及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努力解决资金短缺的矛盾。一是国家政策倾斜和增加投入一块:在中央转移支付地方财政中应向农村公路养护给予倾斜和增加投入;二是制定政策一块:县(市)在乡统筹中提出一定比例的乡村道路养护资金,用于道路日常养护和人员经费;三是争取财政补一块: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根据农村公路养护的实际需要,统筹本级财政预算,安排必要的财政资金,保证农村公路正常养护。
  四、结束语
  随着农村公路规模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农村公路的养护工作也成为摆放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更应重视农村公路的养护,加大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力度,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是持续发展的思想,创新工作思路,建立高效、科学、法制化、信息化、现代化的农村公路养护体制。在养护方面要尊重科学,从使用效果和延长使用周期考虑,真正把养护工作落到实处,创造洁、美、质高的行车环境,为行车舒适、安全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1.GI)50-2006)[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养护与管理发展纲要[z]、2001.
  [3]李纯.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模式的研究[J].公路,2007,(6):22-25.
  [4]刘耀辉.农村公路养护问题研究[J].交通标准化,2009,(2):34-36.

文章标题:谈谈如何抓好农村公路养护工作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nongye/huanjing/10009.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