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论文城市交通方向论文范文

所属栏目:交通运输论文 发布日期:2013-05-02 15:06 热度:

  摘要:慢行系统是反映城市文化和以人为本精神的重要窗口,在山地旅游型城市中,因其受地形条件限制,路网格局及居民的出行方式有别于平原城市,其发展的模式也较为特殊,因此本文通过对山地旅游型城市的交通及居民出行特点进行分析,旨在提出适合于山地旅游型城市慢行系统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慢行交通,山地城市,路网格局,发展模式

  1.前言

  随着城市交通机动化的发展,慢行系统作为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部分城市曾一度的淡出,在经历了交通拥堵、人车矛盾、环境污染、能源紧缺等一系列的问题之后,居民的出行逐渐开始向慢行回归,其背后同时也隐藏着新城市主义所提倡的回归绿色、自然、健康生活及“低碳出行”理念的思潮。在国内,“慢行交通”的概念的提出最早见于2007年《上海市城市交通白皮书》,在二〇一〇年五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施行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导则》中第3.6条及二〇一〇年二月二日颁布施行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办法》中第十一条都特别要求对自行车及步行系统进行规划。

  目前对“慢行交通”的定义,在可参考的文献资料中大多指步行或者自行车等以人力为空间移动动力的交通,包括自行车系统和步行系统。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电力交通工具的出现,新的各种交通工具也逐渐走上舞台,如轮滑、滑板车、电动滑板车、微型电动车、迷你型电动摩托等都已成为一种短途代步工具。

  因此笔者认为慢行交通的概念应当定义为:最高时速在一定的安全行驶范围内(一般不超过20km为宜),对行人不构成严重安全威胁的、以人力或助动力为空间移动动力的交通,包括步行系统及非机动车系统。

  慢行系统作为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具活力的空间之一,多样化的交通方式有利于生活情趣的营造,增进人际间的交往。

  当前不论国内还是国外,积极发展慢行交通已成为国际社会应对机动化的发展的一种有效措施之一。

  在国内,上海、北京、武汉等一线城市都先后已经针对慢行系统编制了相应的规划,并付诸于实施,杭州也已经在建设“城市慢行系统”工程,倡导绿色交通。

  目前我国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相关理论尚不完善,有待于更进一步的研究。本文通过对道路网络布局特点及居民出行特征进行分析得出山地旅游城市慢行系统的适宜发展模式。

  2山地旅游型城市慢行交通系统模式研究

  2.1道路网络布局特点

  山地旅游型城市大多依山傍水,自然环境较好,由于受到山体的冲击及水系分割的影响,路网一般呈自由式分布,部分平坦区域为方格网,城市总体路网以复合式见多。另外,山地城市地形坡度较大,同时存在较多桥梁,这与平原城市有着较大的区别。

  独特的道路形态决定了山地城市慢行出行的高效性,从路网形式来看,一般情况下,在适合慢行出行空间距离范围内,道路的非直线性系数越高,则慢行出行的效率也就相对较高。

  2.2居民出行特征

  山地旅游型城市步行出行方式所占比例较大,主要原因是非机动车出行受到地形限制,步行观光游客数量较多。自行车、轮滑、滑板车、微型电动车等的比例较低,主要以青少年群体户外运动健身、休闲娱乐为主。在中心区内部、中心区与外围组团、中心区与主要景区、景区与景区之间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客运走廊。部分城市主要出行方式比较见表1。

  表1部分城市主要出行方式比较(%)[2]

  城市步行公交出租车自行车统计年份

  重庆62.6727.14.38—2002

  广州45.7526.850.6310.912003

  南京26.5022.301.8037.912001

  2.3山地旅游型城市交通适宜发展模式及理念

  针对山地旅游型城市的自身特点,应当提倡以行人为导向(PedestrianOrientedDevelopment,POD)的城市发展模式。以“营造慢城生活”为理念,即突出“慢人、慢车、慢生活”的特点。在城市规划方面应该注意以人为本,创造最适合步行城市空间,以行人为导向进行城市设计。

  交通系统则宜采用以“常规公交+旅游公交+步行”方式为主,以自行车、轮滑、助动车等休闲、健身为补充的模式,有条件的地区也可采用“快速公交+旅游公交+步行”为主,自行车等为补充的发展模式。

  2.4山地旅游型城市慢性系统形态研究

  山地城市的慢行系统的发展形态应当结合城市具体的地形、地貌、用地布局的特点通盘考虑,步行系统应当实现区域全覆盖,重点强调慢行核内步行专用道的布局规划,非机动系统则重点强调廊道的规划。通过对山地城市几种常见的用地空间结构形态的研究,结合旅游型城市的特点,山地旅游型城市非机动车廊道可概括为以下几种常见形态,即:集中连片式形态、多组团式形态、带状形态、外围点状形态,几种形态的具体模式见图1[1]。

  图1慢行系统常见形态

  2.5道路断面设计

  由于山地城市的非机动车流量较少,可考虑将轮滑、自行车等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布置于同一平面见图2,节约用地,避免机动车对非机动车的干扰,同时用不同铺装材料进行区分,增强慢性系统的活力与趣味。

  图4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布置于同一平面

  3宁强县慢性系统规划案例

  3.1项目概况

  宁强县地处秦岭余脉向大巴山过渡的交汇地带,周以前为少数民族氐羌所据,境内聚集了大量的自然及历史文化遗迹,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旅游。

  县城所在地汉源镇,在总体规划中被定为山水园林型城镇,属典型的河谷带状山地城市,城区内主要路网沿河流、山体呈自由式布局,局部地块呈方格网状形态。作为整个县域的旅游服务基地,游客的数量随着旅游开发力度的加强而与日俱增。

  3.2规划理念与目标

  此次规划以“新城市主义”作为规划理念,以营造“慢车、慢人、慢生活”为出发点,依托自身优势,力图将宁强县城打造成为最具品质的“休闲旅居胜地”。

  3.3慢行系统规划

  3.3.1慢行休闲结构规划

  规划结合城区用地格局,依托城市道路及主要河流,形成以玉带河为纽带的“一带、二核、三山、五区”的慢行休闲结构系统见图3,联系城区主要公共领域圈及特质地区。

  图3慢行休闲结构规划图

  慢行分区内以突出慢行交通的主导地位,为居民及游客提供舒适、便捷、安全的的慢行出行环境;慢行区之间通过设置慢行廊道相连接,实现区域之间的衔接。

  3.3.2步行系统规划

  规划结合城市道路交通框架,根据道路的使用性质和功能将主要的步行道路分为步行廊道、林荫景观步行道、滨河休闲道、山体健身步道、生活性步行道、特色商业步行专用道六种类型。

  图4步行系统规划

  3.3.3非机动车系统规划

  规划遵循“分流、连区、穿核、取直、优先”等原则,将非机动车道分为廊道、集散道、滨水休闲道三种类型。

  图5非机动车系统规划图

  3.3.4亲水走廊规划

  规划结合城市整体用地布局,以人们的出行特征为出发点,以玉带河大水系为依托,围绕玉带河两侧配以相应的亲水景观休闲道,形成串联各景观节点的亲水休闲走廊,并纳入城市慢行交通体系中,既缓解城市慢行交通资源不断紧张的局面,又提升慢行交通环境与质量,充分体现宁强县大水系的独特风貌。

  4结语

  倡导慢行出行,是二十一世纪人们对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共同呼吁,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在城市交通体系中的作用始终是无法替代的,这也是我们对其进行研究的目的意义所在。当然,慢行系统在不同地域,不同地形所适合的发展模式是多样化的,但在规划中的基本原则与主旨是不变的,即将“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的原则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朱小康,吴寻.非机动车廊道布局规划—以杭州市非机动车交通发展战略规划为例[J].城市交通,2008,(04):

  [2]雷诚,赵万民.山地城市步行系统规划设计理论及实践—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08,(03):

  [3]卫明,张艳华.创造“以人为本”的城市步行商业系统[J].城市规划汇刊,2000(1)同济大学出版社.

  [4]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上海市中心城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研究[Z].上海:上海市政工程管理局2007.

  [5]《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导则》[S].

  [6]《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办法》[S].

  本文选自国家级期刊《黑龙江交通科技》 ,《黑龙江交通科技》自创刊以来,紧紧围绕国民经济发展对交通科技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指导;结合我省低温严寒特点和实际需要报导省内交通科技新成就、科技论文和科技成果;先进的设计理论和生产施工工艺;技术改造、企业管理的新经验、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设备、技术政策;交通工程论述,国内外交通科技动态论述等。为我省公路桥梁建设和交通运输生产服务,为加速实现我省交通运输的现代化作出贡献。本刊的指导的业务范围是:先进的公路修建和养护技术,汽车运输与修理技术,筑路养路和汽车装卸机械研究成果,公路桥梁结构现代化检测技术和建桥筑路材料试验新方法。

文章标题:交通运输论文城市交通方向论文范文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jiaotongyunshu/17120.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