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城市规划的若干问题思考

所属栏目:建筑设计论文 发布日期:2010-08-17 15:51 热度:

  提要:作者对当前城市规划中存在的一些现象的粗浅想法与思考,旨在抛砖引玉,以求更多规划师对城市规划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
  关键词:城市规划问题思考
  一、理论与实践
  城市规划对于指导城市建设,规划理论对于指导规划实践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理论与实践相互脱节的现象仍然十分普遍。从理论上讲,我们更多地采用“拿来主义”,拿着外国的理论来套中国的现实,先是苏联模式,继而又是西欧模式、美国模式。如在城镇体系规划中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总体规划中芝加哥学派的城市结构理论、城市设计。我们并不排斥这些理论,问题在于,往往从理论上可行的东西,到实践中却实施不了。那么,规划理论有无能力指导规划本身的实践,城市规划又有无能力指导规划建设?就实践而言,它更多的是“摸着石头过河”,实践是否服从于理论的指导?如此一来造成的后果是:理论的深奥使其固步自封,得不到实践的有效检验;缺乏理论指导的实践带有更多的经验主义色彩,成为一门单纯的“技能”或“手艺”而难以有系统的提高。
  二、规划的弹性
  规划的弹性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赋予了规划以活力,使之根据不同的条件加以选择和调节;另一方面也存在对弹性的曲解,由于排它的本位主义,为了维护各自的行业利益,扩张行业自身权力,而使“‘弹性规划’或‘规划的弹性’迈出毫无科学依据的‘朝令夕改’的规划的代名词”。规划缺少弹性使背景条件发生变化时规划无所适从,更谈不匕按其操作。任意夸大其弹性,则使设计文件达不到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直接控制的依据。弹性并不意味着模棱两可,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在规划中,对各项指标施以具备弹性的限制规定,并将有关指标统一考虑,以保证规划能够有所遵循地加以合理变更,而且各项指标的变更是相互依存和制约的,既顺应背景条件作恰当的选择,又不影响规划全局的实施效果,同时也禁止了不合理的需求对规划的影响。既给予选择的机会,也加以强制性的规定。
  三、失效现象与规划权威
  在我们感叹“规划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时候,也应该反躬自省:究竟是谁赋予了规划的权威性,规划的权威性又体现在哪呢?影响规划的权威性有多方面因素,但规划的失效性则更严重地削弱其地位与权威。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例,在现阶段的体制下,城市规划本身对人口规模没有约束力,所制订的措施也起不到什么制约作用,但对人口规模的争论却无休无止。宏观的规划无力把握,微观的规划受制于人,规划的效力大打折扣,必然难以被人们所认同。试想,一个可有可无,缺少法制约束、缺乏实施效力的规划怎么会有权威性呢?而不认识自身的“局限性”,无限夸大其权威,希望以规划来统领社会各要素的发展,也只能勉为其难。只有从法律和体制上保障规划实施的力度,才能使规划透明公正且易于操作,发挥其最大的效力,确立其真正的权威。
  四、规划与管理
  在目前的体制下,规划更侧重于目标,而管理更强调过程。实际上是把规划作为“知”、把管理作为“行”分离开来加以考虑的。那么“知难行易”或“知易行难”的争论将永远不会有结果。把管理作为目的,规划则注重考察其实用性与方便性;把规划作为目的,管理则注重考察其贯彻规划意图的彻底性及有效性。由于缺乏“综合”权力,使规划与管理“分工如分家”。分离的弊端还在于:如果城市发展失控,规划与管理则互相推卸责任。事实上,规划与管理是密不可分的,他是一个交叉循环的过程。如果规划与管理不能统一起来的话,那么作为普遍意义上的规划则更显得力不从心。在其他行业尚有动摇、分割规划的倾向之时,规划本身更应寻求高度统一,使二者得以及时反馈。也就是说,规划与管理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不应过多地强调谁因谁果、谁是目的、谁是手段,更要强调沟通、交流、对话、协调,把规划和管理作为一个统一体来考虑城市的开发建设。
  五、政策指导与技术手法
  城市规划既非纯人文也非纯技术的科学,它似乎是一系列学科的相互叠加和交叉。这种特性决定了政策指导与技术手法同样重要,既要正确区分,又要有效衔接。目前的不足在于从技术指标上应该一视同仁的,过多的政策概念混淆了其发展的规律;应该用政策手段加以调控的,却缺乏足够的力度。在城市规划中,采用数学模型可以更有效地说明问题,但有时看起来论证似乎十分严密的研究却脱离实际,落入时人讥评的境地,究其原因,以个体无差别的状态来考虑城市社会是不现实的,城市规划中的各因素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却未必有函数关系。而且城市是一个开放的网络结构,不是一个封闭的单元体系。有些需要用政策手段加以协调的因素,若单纯用技术手段解决无异于“隔靴搔痒”。问题的关键则在于选择与协调,在不同的背景下选择适当的政策去协调技术指标,使政策指导与技术手法有效地衔接。
  六、规划的模式化
  当前城市规划中存在着一种攀比现象,更高、更远、更强的目标使某些城市不能立足于自身的现实,盲目追求高大全,似乎不如此就不能显示规划的气魄和水平。城市布局“环环相扣”,城市性质定位向第三产业看齐,流动人口大比例增加。一方面束缚城市性质特色的发展,另一方面不切实际的拔高也带来了城市建设极大的浪费,如流动人口的增加是符合市场发育要求的,但并不是每个城市都能够承受住过于强烈的人口冲击。在城市风貌特色的规划中,这种倾向更加严重,也更不应该,本来城市风貌特色规划应该是“挖掘”本地方的特色,以区别与其他城市。模式化的倾向则使其成为“模仿”。特色是自然、历史、文化等积累沉淀而形成的,需要加以保护和发扬。如果古城古塔古迹、红瓦红砖红墙成为所有城市的特色,那么特色也就不能称其为“特色”了。模式化使得“一哄而上”成为潮流,“削足适履”成为习惯。习惯使一切可以预见,预见带来安逸。于是当某种模式被肯定的时候,便亦步亦趋的追随,而不是寻求新的发展方式。这种由于眼前压力和根源于惰性的产物,扼杀了城市的生机与活力,也使城市规划停滞不前、缺少创新。城市规划应该立足于城市自身现实的发展能力,走适合于自己的发展道路,对自身处境更负责任地进行思考,从而作出更具远见的选择,也才能使规划“永葆青春”。
  七、规划体制
  中国是个精英意识浓厚的国家,从古代士大夫起便有“坐而论其道”的传统。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前的城市规划仍然是一种象牙塔内的学问。如某县城聘请某院校搞规划,规划之精美令人叹为观止,规划之构想令人拍案叫绝,但此规划完全脱离实际,一点儿实施的可能性都没有。一方面基层的规划水平尚待提高,另一方面象牙塔内的学问缺乏调查研究,满足不了实际的需求。就公众参与而言,它也更多地指专家式的公众参与,一般意义上的公众参与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展,而且公众参与也仅仅停留在宣传教育阶段。现今回迁小区的规划招标,多是专家评议、开发商评议,而单单缺少市民的评议,其实回迁居民是最有发言权的。我们常常抱怨市民不关心规划,但我们是否给予了市民关心规划的机会呢?如果回迁居民对他所处的居住环境尚没有参与的机会,又怎么可能期望他能关心更大范围内的规划呢?如此一来规划又怎能不脱离大众呢?如果我们在具体的项目上开展民意调查,听取公众的意见,增加公众参与的机会,给予公众评议的权力,尽管这会有很大的难度,那么我们工作中的很多问题,尤其是管理层面上的问题也都将迎刃而解了。
  八、传统与未来
  现今城市的发展“既应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这无疑是个巨大的进步。但是,我们在高瞻远瞩美好未来的时候,却往往忽略了传统给予我们更深刻的影响,也给了我们更多的两难选择。中国是个资源、资金都相对短缺的国家,又是个传统底蕴丰富、正在发展的国家。城市是个连续的发展过程,城市规划中传统与未来的衔接同样重要。在旧城改造中设想在一张白纸上构筑新图、对漂亮图面的过分追求,新区规划中不考虑与旧城的协调与配套,总规或详规中划定规划期限、“毕其功于一役”的做法,在某种程度上都可以说是割裂传统与未来的行为。相对于未来而言,传统具有多方面的含义,它尽管不尽人意,但实际上我们目前的规划与发展仍然在沿袭传统,只是在沿袭传统的时候忽略了未来,在畅想未来的时候又期望脱离传统的羁绊。传统是我们的根,规划应该包括对传统中某些因素的保留、发扬及对某些因素的克服、摒弃.对传统的一味回避将使我们舍本逐末。规划是传统通往未来的桥梁,封闭在固定期限中一厢情愿的规划将不具备“可持续”能力,也缺少“发展”的根基。规划作为一个探索与渐进的过程,面对中国的规划,只有把传统与未来统一起来考虑才能真正踏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结语:
  时代的飞速发展只有找出自身不足,才能真正地总结提高;只有具备承受批评的能力,才能超越自己,寻求今后更好的发展。城市规划的未来,取决于我们现在的认识与行动。只要为未来做好准备,明天会更加美好。
  
  

文章标题:当前城市规划的若干问题思考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jianzhusheji/820.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