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建筑设计的创新理念

所属栏目:建筑设计论文 发布日期:2012-12-20 09:25 热度:

  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现代建筑设计也提出了全新要求。本文对现代建筑设计理念进行论述,以探讨如何才能够使建筑设计能够符合现代人的需要。

  关键字:现代建筑,建筑设计,传统理念,创新理念

  建筑是人们利用各种材料建造的构筑物,当然建筑本身并不是目的,建筑的目的是为人们提供可以利用的空间。广义的建筑不仅包括供人们利用的封闭的空间构筑物还包括诸如园林这样开放的空间,所以建筑在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建筑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从穴地而居到高楼大厦,从茅草之屋到美轮美奂的建筑,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经历无数次的转变,每次转变都是应社会变化的而起,应人们的新的需要而起。尤其是到了现代以后,人们对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的形式也跳出了几种经典的范畴变得多姿多彩。当今,世界上各种各样的流派和思潮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现代建筑设计的历史,远没有建筑的历史那么悠久,它兴起于上个世纪的二十年代前后欧洲。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欧洲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建筑设计师,这批设计师发起了一场新建筑运动以对传统的建筑进行革新。正是在这场运动中,打破了设计只为贵族服务的立场和原则,从而使得建筑设计开始面向大众,面向每一个人的生活;也正是在这场运动中新型的建筑材料开始使用,改变以了以往建筑完全依赖木材、石料和砖瓦的传统,从而引起了建筑设计的革命。

  现代建筑设计与以往的建筑设计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传统的建筑设计相比,现代建筑设计具有如下特征:

  1.功能主义特征。强调功能为设计的中心和目的,而不再以形式为设计的出发点,讲究设计的科学性,重视设计实施时的科学性与方便性。

  2.形式上提倡非装饰的简单几何造型。受到艺术上的立体主义影响,推广六面建筑和幕墙架构,提倡标准化原则、中性色彩计划与反装饰主义立场。

  3.在具体设计上重视空间的考虑,特别强调整体设计,反对在图板上、预想图上设计,而主张以模型为中心的设计规划。

  4.重视设计对象的费用和开支,把经济问题放到设计中,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加以考虑规划,从而达到实用、经济的目的。[1]

  同时用于现代建筑设计是以工业文明委基础的,这就使得其审美的哲学基础也和以往发生了变化,现代建筑设计的哲学基础是功能与技术的理性主义,这就使得人们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审美观念发生了变化,“现代主义审美观,直觉被限定在一个必须严格遵循功能的、结构的、科学和逻辑原则的狭窄范围内”[2]。傅小娟、孙明还在其文章《浅析现代建筑设计》中将现代建筑设计的审美分为三个层次:功能的审美、形式的审美和意义的审美。三个层次依次递增,每增一个层次就增加了对建筑设计的要求和难度。

  建筑界的权威曾经说过,21世纪的高消费就是回归大自然,回归乡土。这就意味着,建筑设计在21新的趋势就是远离工业社会早期的喧嚣浮躁,远离欧洲中心下的一体西化趋势。大量的建筑实践也给予了证明,自然和乡土在现代建筑中设计比重也愈加明显。这就意味着,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我只有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够设计出更多的更好的符合时代需要的建筑。

  我国有着悠久的建筑历史和发达的建筑文化,但是近代以来,随着西方的入侵,传统的中国建筑开始被西方的高楼大厦所取代,在欧洲文明中心论的影响之下,中国的传统建筑乃至建筑文化受到忽略,甚至有着销声匿迹的倾向。但是几千年来形成的中国建筑文化,适合民族文化的需要,同时也在几千年的建筑文化积淀和发展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郑玉红在其文章《国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理念的传承》认为中国要想建立科学的中国现代环境艺术理论尤其是现代建筑理论的关键点“便是吸收中国传统建筑环境观的精髓,为现代设计所用,完成一种立足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具本土文化特征的传统向现代的转。”[3]向乡土特色回归也正好是现代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特征,那么如何才能更好的实现传统文化和现代建筑结合呢?

  要想更好的实现传统文化和现代建筑结合,就要了解中国建筑的传统文化是什么。比较中西哲学就可以发现中西建筑文化的差别。“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漫长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儒道互补的哲学体系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天人合一、师法自然、和谐共生、厚德载物”的价值观,其核心观念是“和谐”。中华传统建筑文化的和谐观念主要体现在对自然和社会的适应,并形成鲜明的形态特征。”[4]建筑风水思想只是追求天人和谐的建筑理念的外在的体现。随着新的建筑理念的出入,这种天人和谐的思想逐渐的让位与使用的西方建筑。“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面对国外建筑师“抢滩”中国市场,中国几乎成为外国建筑师的“实验场”,现在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进行认真思考,对个人的创作以及中国建筑的发展都有现实意义。”[5]这就要求我们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要把这种追求天人和谐的思想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当中。郑玉红在其文章中关于如何在现代建筑中更好的是实现传统理念的传承提出了很好的的建议:通过形式的现代借用,以达到“使现代建筑既含有传统建筑的某些特征,又要保持与其的距离,表现出创造性。”[6]从而完成形式上的“差异性转变”;“ 吸收传统建筑就地取材的优点,尽量运用采集运输便利的材料作为建筑和营造环境的原料和装饰元素”[7]从而更好的实现可持续发展。

  与郑玉红略有不同是李昱欧 宗莹两位则是通过自己的研究去把握传统理性和现代建筑设计的结合点,并对如何实现传统理性和现代建筑设计的结合提出自己总结出来的建议:整体统一的文化精神;建筑艺术内容的表达并不局限于各种具体构成部件,空间重于构成“,实”为虚“存”,“实”为手段,“虚”为目的;明显的轴线感。有单轴线与多轴线,按地形地貌及功能与空间构图确定,有导向与引人入胜的作用,序列、层次、变化沿轴线展现;独特的群体概念,以“间”成“栋”,以“栋”成“院”,以“院”成“群”,栋虽小而群体大。“间”作为不可分割的单元体,自由灵活,因地制宜,不受程式拘;重视平面布局中序列安排与活动线上感受的变化。[8]通过这些总结,两位得出结论只有实现“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三性”的和谐统一才能创造出经典作品。了解传统文化,就为我们更好的将将传统文化和现代建筑设计融合起来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是向乡土回归的重要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创造出符合时代需求的现代建筑设计。

  传统建筑设计理念和文化的了解为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基础,但是要想设计出好具有创新性的建筑设计作品还要具备其他的条件。

  建筑设计是一种高智力劳动,更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所以要想设计出好的建筑设计就要具备创造性的思维和心理。创造性思维和心理是做出现代设计的前提,同时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还要具备创新设计的灵感。设计的灵感是设计师思想火花的体现,它不是凭空产生的,设计师的生活经验、文化背景和潜意识思维模式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要求设计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素质,深刻的理解社会文化同时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只有将理论知识、现实生活和丰富的想象力结合起来,才能够创造出令人心仪的现代建筑设计。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新技术的运用和新理念的融入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新技术方面,信息技术的使用尤其重要。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建筑技术越来越趋向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并在逐步实现人们对生活、工作的各种梦想与蓝图,利用信息技术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完成各种事情。这就更加增加了现代建筑设计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就是必不可少的。计算机技术在绘图中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将数据录入计算机,就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数据进行多方面的处理,这些包括二、三维动态显示及模数化处理,直到产生各种施工图的定位数据。计算机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将计算机技术和系统理论完美的结合起来。通过计算机技术和对整个建筑设计乃至建筑工程进行动态分析,科学的分析各种变量变化过程之间的关系。通过数据处理并对图片进行分解、组合、缩放、移动或更换,最后作出修定,求出最佳方案。因此,以计算机技术为主导的信息技术的应用在现代建筑设计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李湘洲、杨军、才东明在其文章《现代建筑设计与计算机应用》中对计算机技术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发挥的作用给了很高的评价,“现代建筑设计方法与计算机的应用是以往任何时代所不及的,它代表了人类现代科学的高度发展水平。随着世纪科学技术的不断前进,定能把建筑创作与设计推向一个更高的境界。”[9]由此也可以看出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还有一些重要的因素是不容忽视的,比如环保、节能理念和人文理念。柴瑞琳,李华磊在其文章《谈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及节能发展趋》中就对于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节能理念就做了很阐述。关于现代建筑中的人文理念更是不容置疑,因为建筑就是为人服务的。

  建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设计也要跟上时代的发展,传统、现代、自然的完美结合才能实现设计和理念的创新。

  参考文献

  1傅小娟 孙明 浅析现代建筑设计[J]. 大众文艺 2010(24)

  2 郑玉红 中国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理念的传承[J]. 民营科技 2001(07)

  3李昱欧 宗 莹浅谈中国理性传统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J]. 黑龙江科技 2011(23)

  4李湘洲 杨军 才东明 现代建筑设计与计算机应用[J]. 吉林建筑设计 2001(01)

文章标题:浅谈现代建筑设计的创新理念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jianzhusheji/14939.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