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关于建筑设计新的理念

所属栏目:建筑设计论文 发布日期:2012-11-26 08:56 热度:

  摘要:新世纪是一个注重生态、环保、追求人与自然科学整体协调发展的社会。住宅建筑的主流是生态建筑和智能建筑,我国目前正在建造和将要建造的住宅建筑使用期限至少在70年以上,无论是在建筑艺术上,还是在设备上,都应有超前的意识。随着生态意识的普及和可持续发展的深入人心,以我国目前的经济实力,建筑技术,科学技术的实际水平,设计和建设有一定技术水平和艺术水平的住宅将带动建筑业的新一轮迅猛发展。本文笔者现作以下的探讨,以供参考。

  前言

  城市规划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是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是城市建设的“龙头”。建筑设计做为城市建设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以城市规划为依据,在规划的引导和控制下进行,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必须熟悉《城市规划法》和相关法律法规文件,以及已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各项专项规划。关于建筑与环境的融合,主要包含以下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我们在进行建筑设计、塑造人工环境的同时,对富有特色的自然因素要尽可能地尊重它、顺应它和利用它,只有把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给人们塑造人工与自然和谐的美,才能使城市增辉,显示特色。

  一、建筑设计风格与设计理念

  1.自然主义的开端与风格的摇摆

  美国广阔的国土、多变的自然地貌使其景观设计有着几乎天生的自然主义追求,奥姆斯特德及其追随者在一系列城市公园系统的规划设计中就倡导自然主义,反对追求庄严和清晰结构的古典主义。公园优美的自然式景观与当时大城市恶劣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满足

  了回归自然的社会需求。然而,之后的美国景观建筑经过浮华虚饰的后维多利亚折衷主义式(TheLateVictorianEclecticLandscape)、城市美化运动和古典主义复兴的新古典主义等潮流变换,在数十年的风格摇摆中并没有走出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自己的道路。

  2.现代主义

  二次大战前后,在现代艺术和现代建筑理论和作品的影响下,美国的现代主义景观建筑在所谓的“哈佛革命”之后逐渐形成。现代主义对景观建筑学最积极的贡献并不在于新材料的运用,而是认为功能应当是设计的起点这一理念,现代景观建筑从而摆脱了某种美丽的图案或风景画式的先验主义,得以与场地和时代的现实状况相适应,赋予了景观建筑适用的理性和更大的创作自由。正如“哈佛革命”三之的罗斯(JamesRose)所说的:“我们不能生活在画中,而作为一组画来设计的景观掠夺了我们活生生的生活区域的使用机会。”他最为关心的是空间的利用而不是规划中的图案或所谓的风景秩序。而加州学派的领导人物丘奇(ThomasChurch)的作品中真正鼓舞人心的也不是构成的秩序,而是自由的设计语言以及有设计本身、场地和雇主要求之间的精妙平衡。另一位现代景观设计大师埃克博(GarrettEckbo)则更为强调景观设计中的社会尺度,强调景观建筑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在他看来“如果设计只考虑美观,就是缺乏内在的社会合理性的奢侈品”。

  3.生态伦理

  20世纪70年代始,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宾夕法尼亚大学景观建筑学教授麦克哈格(LanMcHarg)提出了将景观作为一个包括地质、地形、水文、土地利用、植物、野生动物和气候等决定性要素相互联系的整体来看待的观点。强调了景观规划应该遵从自然固有的价值和自然过程,完善了以因子分层分析和地图叠加技术为核心的生态主义规划方法,麦克哈格称之为“千层饼模式”。其理论与方法赋予了景观建筑学以某种程度上的科学性质,景观规划成为可以经历种种客观分析和归纳的,有着清晰界定的学科。麦克哈格的研究范畴集中于大尺度的景观与环境规划上,但对于任何尺度的景观建筑实践而言,这都意味着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景观除了是一个美学系统以外还是一个生态系统,与那些只是艺术化的布置植物和地形的设计方法相比,更为周详的设计思想是环境伦理的观念。

  4.后现代主义与景观艺术探索

  当大尺度的景观规划转向理性的生态方法的同时,小尺度的景观建筑设计受到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环境艺术的影晌以及后现代主义的激励,对艺术与景观的联系问题做了大量新的探索。新一代景观建筑师彼得·沃克(PeterWalker)综合了极简主义、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创造了独特的极简主义景观。在其充满神秘感的景观设计作品中,沃克运用简单的形体、重复、几何化的结构将自然材料以一种脱离这些材料原初的自然结构的万式集合在一起,带来了一种新结构中产生新意味的视觉综合体验。

  二、做好城市规划,突出建筑设计特色

  城市规划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是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是城市建设的“龙头”。建筑设计做为城市建设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以城市规划为依据,在规划的引导和控制下进行,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必须熟悉《城市规划法》和相关法律法规文件,以及已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各项专项规划。要注意符合城市规划对建筑后退道路红线距离、出口位置、建筑高度、建筑突出物、日照间距、建筑覆盖率、容积率、绿地率等的有关规定,这是建筑设计方案合理性的前提条件。

  关于建筑与环境的融合,主要包含以下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我们在进行建筑设计、塑造人工环境的同时,对富有特色的自然因素要尽可能地尊重它、顺应它和利用它,只有把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给人们塑造人工与自然和谐的美,才能使城市增辉,显示特色。因此,建筑设计要树立整体观念,注重群体建筑风格的统一,克服就单体论单体的倾向,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周围环境气氛,处理好单体建筑与背景建筑群在建筑风格、造型、体量、色彩等方面的合谐统一。

  综合城市的实际和发展过程,应提倡建筑风格多元化,以现代建筑风格为主,保持和延续建筑空间舒展、布局规整有序的特色;注意建筑风格、色彩和体型的协调;通过采用收、放、开、敞、闭、曲、转、折、俯、仰的设计手法,调整建筑体型,活跃建筑空间轮廓,赋予建筑高品味的象征意义和丰富内涵,突出建筑的风格和特色。依据该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市区建筑应以多层为主,高层建筑应成片、成线集中布置,形成景观。重要街道十字交叉口要打破“四大金刚”式的布局,至少留出一处公共绿地,创造丰富的空间环境。沿街建筑不宜过长,要避免视线封闭,增加通透性,突出个性。

  我们在关注建筑的立面和造型设计的同时,还应特别注重建筑的总平面设计。因为注重建筑的总平面设计,就是注重建筑的功能性和合理性。我们应在符合城市规划确定的用地性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每寸土地,使建筑布局紧凑合理,功能分区明确,能妥善解决建筑的通风、采暖、朝向及交通联系等问题,使建筑与环境之间做到因地制宜、节约用地,减少工程管网和公用设施投资,降低建筑总的造价,为创造建筑群体优美的空间形象,美化和丰富城市景观奠定良好的基础。要在符合城市规划对建筑总平面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合理进行功能分区和交通组织,综合考虑竖向设计、绿化布置、小品设计等因素。

  三、结语

  总之,建筑师应敢于推陈出新,标新立异。建筑不论大小,在创作上都要有精品意识,都要投入自己全部的智慧和心血。作为建筑设计,应在设计中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这就要求我们在严格遵守有关规范的同时,提高设计水平,更好地贯彻“节能、节地、有利环保、抗震和消防”的原则。

  参考文献:

  [1]王开平.浅谈建筑的设计风格[J].发展,2009(7).

  [2]李效军,陈翔等.可持续的生态建筑设计[J].建筑学报,2000(5).

文章标题:探讨关于建筑设计新的理念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jianzhusheji/14260.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