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内部审计新发展建设

所属栏目:审计论文 发布日期:2018-04-11 16:25 热度:

   当前审计应用管理建设的发展是各个经济应用中都会做的事项,对于央行内部审计的管理和价值运用,是央行工作人员要掌握的方面。

审计与经济研究杂志征收审计类论文

  摘要:按照内部审计工作转型发展要求,中心支行内部审计项目以突出咨询服务特点、量化指标分析评估、绩效指标评价等模式尝试了在价值增值领域中的实践,如2009年以“参与式”模式开展了财务资产、依法行政审计调查。2011年,在内部控制审计中以量化指标为依托,运用“穿行测试”法指导所辖县支行及同级业务部门完善内部控制管理。

  关键词:内部审计,审计制度,审计应用,审计论文

  2012年引入“3E”绩效理论开展了事后监督中心绩效审计,审计模式不断创新。

  劣势(Weaknesses)

  1.审计理念还不能完全适应内部审计增值发展需要。思维方式仍停留在以查错纠弊为目标的合规性审计阶段,以增值为导向的内部审计理念尚未形成。表现在:一是对新时期内部审计是“绩效+增值”的重新定位和向咨询服务转变的理念学习不系统,领会不深。二是对内审部门角色从“经济警察”向“经济顾问”的转变认识不够。

  推荐期刊:《审计与经济研究》核心审计期刊征稿,刊登有关审计、会计、财务管理、宏观经济、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理论性文章,为广大审计、经济理论和实务工作者提供丰富及时的学术研究动态和信息。

  2.内审工作信息化水平较为滞后。近年来,基层央行业务信息化发展迅猛,ABS、人民币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统、TIPS、TCBS系统陆续上线,但内审工作信息化却相对滞后。一是缺乏ACL等计算机辅助审计手段的应用。二是非现场审计仍以事后人工翻阅凭证、账表为主,未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前移监督关口,导致部分审计项目工作效率不高。

  3.内部审计后续监督效果还不够理想。受资源、时间限制,内审部门每年仅能选择1~2个审计项目进行后续审计,覆盖面较低,对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及效果掌握不全面,内审在组织价值链中的支撑、监督作用没能最大限度发挥。同时,内审部门虽有对查处问题建议权,却无更为有效的手段来迅速纠正问题,审计监督效果与价值被削弱。

  4.审计成果转化程度相对较低。审计成果的关联分析不强,应用视角不够开阔,成果利用往往局限于某类特定业务,不能充分培育、移植、扩大成果利用影响面。

  机遇(Opportunities)

  1.基层央行对外履职范围和监管职能在不断扩大。随着经济金融形势的不断变化发展,基层央行管理层需要更全面、更高质的监督评价信息来保证组织内外各层级履职的高效性。根据战略适配度原理,基层央行通过对外履职服务进一步提升社会地位价值的需求反哺促使内部审计必须尽快摆脱传统模式,向以增值为导向的内部审计方式转变,提供综合的、全面的、有深度的内部审计信息,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内外一体共促组织价值增值。

  2.内审工作转型与发展契机。2011年人民银行总行制定了《人民银行内审工作转型2011~2013年规划》,提出了转型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具体任务和步骤,明确了价值增值是内审转型发展的目标之一。同年,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对总行三年规划进行具体细化,进一步明晰了辖区内审工作转型任务、方向路径和相关工作要求,为基层央行探索内部审计增值指明了长期坚持与实践的发展方向。

  3.与地方审计职能部门交流沟通进一步强化。近年来,中支内部审计除了专注于内部沟通与信息反馈之外,将交流触角进一步延伸,逐步强化与市审计局、地方内部审计协会等地方审计职能部门的沟通和交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搭建信息互通、经验学习平台,参与地方审计人才专家库建设,打破内部审计内部交流的窄圈,借助地方审计信息平台加快内部审计价值增值路径建设。

  威胁(Threat)

  1.内审机构设置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职能的发挥。目前,人民银行内审机构实行横向分层管理,各级内审机构在本行行长直接管理下负责对本行同级内设部门和所辖分支机构开展审计监督。这种机构设置问题在于:一是地市中支内审人员较少,个别骨干又需要经常出差参加交叉检查,审计力量显得较为分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内审工作服务于央行整体治理目标的实现和作用发挥。二是同级监督效果不佳,内审人员易产生畏难情绪,对某些敏感性问题容易瞒上不报,削弱审计实效。

  2.审计对象的误解和消极配合间接加剧了内审价值增值成本。某些审计对象出自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偏见,不能充分明确内部审计对其提高履职效能、强化内部控制的积极意义。认为内审对造成的损失既不能挽回又不能弥补,是“事后诸葛亮”,易出现如延迟资料调阅、模糊回答、问题整改落实不到位等消极配合情况。

  3.业务政策变化加快对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存在挑战。近几年,基层央行业务逐渐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交错化的发展趋势,针对性、专业性、延伸性更强。如2012年开展的支农再贷款专项审计就涉及对大部分金融机构的延伸调查。业务政策的更新速度加快对内审人员的综合质素要求更高,更易导致内审人员在某些业务领域的知识真空,直接影响内审人员作为监督评价、咨询服务主体履行内审职责的效能,制约内审价值增值。

  组合及路径选择根据SWOT分析因素来看,基层央行内部审计拥有一定的增值环境保障和审计功能创新发展优势,蕴藏着促进内部审计价值增值的机遇支撑,但同时必须警惕当前阻碍内部审计价值增值发展的劣势和暗藏的威胁。结合遂宁中支实际,提出基层央行内部审计增值路径选择建议。持续开展内控环境建设,提升内审价值增值软实力进一步宣传内部控制和审计服务理念,增强全员内控意识,从自我控制、自我评估、自我修复、自我完善的角度充分理解、认同内审“经济顾问”作用,明确内审不只是“独立的问题发现者”,更是“推动发展的使者”,及时消除消极应对情绪,为内审价值增值营造良好、和谐的人文氛围。

  加快审计理念更新,拓展以增值为导向的内审功能

  一是转变传统审计固有思维模式。准确理解以增值为导向的内审内涵,培养从微观入手、宏观着眼的思想方法,时刻关注组织战略目标和长远利益。

  二是积极构建多型匹配工作方式。采取定量与定性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方法融合、跟进审计与超前研究组合模式,合理优化配置审计资源,找准审计项目重点、质量和效率的最佳结合点,推动内审价值效益的持续增加。

  建立科学的组织体系,奠定内审独立性、客观性基础引入统一垂直的纵向组织模式,在人民银行系统试行内审派驻制。建立由总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的内审监督管理体制。派出机构实行逐级派驻,上级对下级管理,下级对上级负责,以削减横向内审组织体系中部分消极因素对内审结果真实性、客观性、准确性的影响,避免因内审与各职能部门同属一利益团体导致审计结论易受人情左右的情况发生,减轻内审人员的畏难情绪,对组织价值增值起到体制保障作用。加快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内审信息化系统一是加大计算机系统辅助软件的培训、普及力度,广泛运用于审计项目中,不断提升审计质量和效率。

  二是加快部门业务操作管理系统的内审接口端、内审信息化子系统的开发进度,引入业务信息系统建设初期内审介入模式,实现内审工作与业务部门数据信息共享。

  三是利用内联网加快建立内审监控系统,对全行各项业务实行非现场适时监督,增强内审监督时效性。

  落实内审后续跟踪质量控制,全面提高内审质量水平一是合理确定优先级。将涉及资金风险较大、业务流程控制难度大、屡查屡犯频率较高的项目首先列为后续审计对象,力求审计资源效用和后续监督实效最大化。二是建立审计结果整改督办制度。由纪检监察、事后监督、人事、内审组成后续跟踪小组,定期对被审计部门整改意见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将整改实效纳入年度考核。三是建立审计成果、信息分析制度,以制度约束力和强制力促使审计成果合理转化,避免审计成果流失和转化时效滞后。

  建立审计成果综合利用数据库,强化关联分析,积极构建共享信息平台,扩大审计成果在组织内部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切实发挥1+1>2的增值效应。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价值增值提供人才保障基础积极引导审计人员提高综合素质。重视现有审计人员的动态培训和教育工作,全面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增强人力资源利用灵活性。在不影响工作情况下临时借调拥有专业技术职称的非审计人员参与内审检查组,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协调聚合的群体价值,弥补现有内审专业人才不足。

文章标题:央行内部审计新发展建设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ngji/shenji/38322.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