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论文发表行业收入差距研究

所属栏目:审计论文 发布日期:2014-11-21 14:58 热度:

  摘要: 行业收入差距日益扩大已经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了解行业收入差距的悬殊程度对于更好地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往的研究多以统计年鉴中的行业大类或行业门类收入作为分析对象,得到的结论不能全面反映行业收入差距的实际程度。本文尝试从产业、垄断程度、行业特征、人力资本、行业对外开放度五个方面综合评价确定了16个典型行业,并用5个测度指标对三种分类下的行业收入差距情况进行分析比较。

  Abstract: The income gap between industry widening has been concerned widely in society. It is important to solve the unfair income distribution, so we can know the different degree of the income gap between industries. The conclusion of previous study can't reflect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income gap that using the industry data or industry categories data to analyze. The paper will determine 16 typical industries by comprehensively evaluating from five aspects including industry, monopoly degree,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human capital, and industry open degree.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income gap between industries will be doing by using five measuring indexes under different industry classification.

  关键词: 审计论文发表,行业收入差距,不同行业分类,比较分析

  Key words: income gap between industries;different industry classification;comparative analysis

  0 引言

  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我国的行业收入差距开始表现出逐步扩大的趋势,行业收入差距问题日趋严重。具体表现为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的收入差距逐渐增大,垄断性行业收入高于非垄断性行业收入[1];新兴行业与传统行业之间收入差距较大,新兴行业收入水平高、增长快[2];劳动密集型行业与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技术水平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职工工资要低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职工工资[3]。行业间收入差距过大已经造成了分配不公现象,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行业间收入差距的真实状况,以便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应对收入分配不公平现象。在以往研究中,由于行业的划分与界定不同,往往研究者是从某一个行业界定角度去考察行业收入差距情况,因此对于行业收入差距的研究结论存在不一致性。本文尝试从三种行业分类视角来分析我国行业收入差距现状,得到一个相对客观全面的行业收入差距结论。

  1 行业收入差距相关文献综述

  改革开放30 年来,各行业从业人员工资普遍快速提高,但不同行业受益的程度差别较大。在改革初期,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工资分配方式的影响,工资差异并不大,并且工资较高的行业一般集中在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的行业[4]。但近20年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行业间的收入差距明显增大。

  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收入差距问题进行了分析。李实、罗楚亮(2007)研究了15个行业大类的收入差距,结果表明,从2000年以来,垄断性行业与竞争性行业的收入差距呈现出强劲的扩大趋势,以2005年为例,最高收入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竟然达到了最低收入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5倍左右。[5]蔡等采用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计算出历年各细分行业的基尼系数,结果发现,1993年的基尼系数为0.166,1996年上升到0.185,1999年上升为0.200,到了 2002年则达到了0.218。[6]冯春丽,杜淑芳(2007)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细分行业数据进行分析发现,2000年工资最高的行业是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当中的航空运输业,平均年收入是21342元,最低的是采掘业当中的木材及竹材采运业,平均年收入为4535元,二者相差4.71倍。 2004年工资最高的是金融业当中的证券业,平均年收入为50529元,最低的是农、林、牧、渔业当中的林业,平均年收入为6718元,二者相差7.52 倍。[7]进入21世纪以来,行业间的收入差距呈现出明显扩大趋势。苏海南(2007)[8],杨宜勇、顾严(2007)[9]、李实、赵人伟(2006)[10]等研究者已经开始担心行业收入分配会形成两极分化的格局。这一推测得到了顾严、冯银虎(2008)[11]的证实。他们借助非参数估计中的Kernel方法,对1978-2006年中国十几个大行业人均实际工资概率分布形态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中国行业收入分配格局开始由单峰向双峰转变,行业收入已经出现了两极分化的趋势。一些学者还对典型行业收入差距进行了考察。陈彦玲,陈首丽(2002)[12]选择了对采掘、地质勘查、交运仓储邮电、金融保险、电力煤气等相对高收入部门以及社会服务、农林等相对低收入部门的1978-2000年收入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在1978年-1992年和 1993年-2000年这两个时间区间里,国有垄断经济均属于高工资水平集团;从1993年起至2000年,电力、电信、交通运输、金融保险等部门成为国有经济中工资水平最高的行业,其中,国有垄断程度最高的金融保险业是全部国有经济中职工工资水平增长最快的部门。   在分析行业收入差距时所使用的测度方法也在不断成熟。随着计量分析技术的日渐完善,对行业间收入差异的分析开始突破传统的定性描述方法,逐渐走向定量化分析。[13]国内外学者最常使用的行业收入差距测度指标有: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收入、行业工资变异系数、行业工资极值差和极值比、行业工资增长率、熵指数、阿特金森指数、基尼系数等。[14]顾严、冯银虎认为用来描述我国行业收入差距最常见的指标是最高-最低工资比,极值差、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变异系数也经常被使用。[11]也有学者运用基尼系数、变异系数、泰尔指数、泰尔二次测度、对数收入的变异系数五种收入分配差异的测度指标,来探讨各种情况下的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13]

  从已有的研究来看,行业收入差距分析常常是针对某一种行业分类进行的,如按照国家统计口径进行划分的行业门类或细分的行业大类进行行业间收入情况比较,但是对不同分类下行业收入差距情况的对比研究没有涉及。此外,也有少量针对典型行业间收入差距开展的研究,但是我们发现在确定典型行业时,往往依靠的是经验判断而缺乏客观的认定标准。因此,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典型行业进行界定,并从行业门类、行业大类、典型行业三个角度对行业间收入差距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了解和把握我国行业收入差距的实际状况。

  2 行业及典型行业界定

  2.1 行业的划分

  “行业”属于中文表述的一种习惯,极少作为术语来表示特定的概念,有时与词汇“产业”混淆使用。行业一般指根据职业性质或具体事物对社会各个领域的称呼。在已有关于行业收入问题的研究中,行业的界定常常是依据中国统计年鉴的分类进行划分的。如金玉国、王晓红(2001)的研究中所选行业是依据《中国统计年鉴・1999》所划分的国民经济所有16个行业,分别为农、林、牧、渔业;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其它行业。[4]2002年由国家统计局对我国全部社会经济活动进行重新划分,共分出 20个行业门类,95个大类,396个中类,913个小类,主要用于各种统计调查和行业管理。20个行业门类包括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2002年以后关于行业收入的研究均采用这一分类标准。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划分,每个行业门类又细分为若干个行业大类,每个行业大类的行业特点、垄断程度、市场地位、竞争态势都有所不同。

  2.2 典型行业界定

  研究表明,影响我国行业收入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垄断因素、市场因素、制度因素、对外开放因素、教育因素、产业与行业因素、性别和劳动力流动等因素。因此,在选取典型行业时,考虑从所属产业、行业垄断程度、行业人力资本、行业特征、行业对外开放程度等多个视角进行综合评价确定。

  2.2.1 产业视角

  2003年国家统计局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将三次产业划分范围如下: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从产业视角来看,典型行业的选择应该来自于三个不同产业。

  2.2.2 垄断程度视角

  行业垄断是造成我国行业间收入差距的最主要因素。一些学者依据市场地位、经营态势和竞争程度等,将电信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供应业、烟草制品业、铁路运输业、金融证券业、邮政业、航空运输业、管道运输业、电力、热力、水、燃气的生产和供应业等称之为垄断行业。在我国,市场化使得非国有企业开始进入生产领域,自80年代起,一些产业开始对私营企业、乡镇企业和三资企业开放,如制造业、商业、服务业和建筑业。但国家对一些重要产业保持了垄断控制,这些产业包括提供全国性公共产品的产业,如邮电业、铁路运输业和电力制造业;与经济的宏观调控密切相关的产业如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与政治和意识形态控制有关的产业如学校教育与大众传媒事业。[16-17]这些垄断行业在建立之初就是由国家投资并在国家行业主管部门(规制者)的规制下垄断运营,这种进入规制也是构成中国垄断性行业垄断经营以及维持高额利润的主要原因。因此,进入规制程度常常代表垄断程度,通常用国有资产占行业资产比重进行测度。国有资本占比=行业国有控股投资额/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8-19]我们利用《中国统计年鉴2009》和《中国经济普查年鉴2008》①的相关统计数据,对95个行业大类的进入规制程度进行计算,在95个行业大类中,国有资本占比高的前10个行业是:铁路运输业、中国共产党机关、烟草制品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人民政协和民主党派、国家机构、水利管理业、道路运输业、航空运输业、公共设施管理业。基于政府和国家机关的行业特殊性,在国有资本占比统计中,如果排除政府和国家机构,则国有资本占比排在前10位的行业还有体育、教育、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业。国有资本占比较低的10个行业分别是:家具制造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业、纺织服装服饰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纺织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皮革毛皮等制鞋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2.3 人力资本视角

  美国经济学家明瑟尔(Mincer)于1972年提出并首先使用了工资方程假定,认为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完全由劳动者人力资本和其他个体特征所决定,收入差距不仅依赖于人力资本水平的差异和人力资本回报的差异,而且还依赖于人力资本的均值及人力资本回报的均值。在给定人力资本水平及其差异的情况下,收入差距就由人力资本回报及其差异所决定,人力资本市场回报率越高,收入差异越大。 [20]根据上述理论,行业收入与人力资本密切相关,因此,在确定典型行业时,需要考虑行业间人力资本的差异。行业人力资本可以通过行业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比率以及具有专业职称的人员比例进行测度。我们利用《中国经济普查年鉴2008》的相关统计数据,对95个行业大类的人力资本进行统计,得到按照学历与职称综合排序的结果,行业人力资本高的前10个行业是:教育、研究与试验发展、资本市场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新闻与出版业、专业技术服务业、中国共产党机关、货币金融服务、人民政协民主党派、卫生。排在后10位的行业是:皮革、毛皮等制鞋业、群众团体、社会团体和其他成员组织、纺织服装服饰业、非金属矿采选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业、纺织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家具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2.4 行业特征视角

  行业本身的性质、特点、就业规模、劳动效率、劳动强度、复杂程度、所在地区不同、开放程度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行业间的收入差距。其中整体技术水平高的行业职工工资要高于技术水平低的行业的职工工资,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职工工资要低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职工工资。因此,我们在确定典型行业时需要对行业的技术能力、资本密集程度、开放程度、劳动效率等特征进行考察。行业资本密集程度用行业固定资产占行业总资产比重来表示。[21]行业开放度用外商资本及港澳台资本占比表示。外商资本及港澳台资本占比=行业外商投资及港澳台投资总额/行业投资总额。我们利用《中国经济普查年鉴2008》和《中国统计年鉴2009》的相关统计数据,对95个行业大类的行业特征进行考察,行业资本密集度高的前10个行业是:教育、人民政协、中国共产党机关、国家机构、卫生、铁路运输业、体育、水利管理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文化艺术业。行业资本密度低的10个行业分别是:社会工作、批发业、专业技术服务业、建筑装饰业、建筑安装业、房屋建筑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农业、烟草制品业。

  外商投资占比高的前10个行业是:计算机、通信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皮革、毛皮等制鞋业、造纸和纸制品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汽车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仪器仪表及办公用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占比较低的10个行业是:人民政协民主党派、中国共产党机关、新闻和出版业、其他金融业、国家机构、水利管理业、烟草制品业、群众团体、社会团体和其他成员组织、邮政业、铁路运输业(邮政业与铁路运输业并列)。因机关及政府部门具有行业特殊性,如果排除其中的政府机关单位,外商投资占比较低的行业还有租赁业、道路运输业、教育、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依据上述不同影响因素下行业排序情况,统计各类指标排在前10位和后10位的行业出现频次,选取频次较高的行业作为典型行业。根据甄选原则,遴选出了出现频次高的15 个行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皮革毛皮等制鞋业,纺织业,计算机、通信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烟草制品业,铁路运输业,航空运输业,水利管理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屋建筑业,货币金融服务业,新闻出版业,研究与实验发展,教育,国家机构。

  由于遴选出的15个行业均处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中的行业不在其中。为了使行业收入差距比较具有全面性,所遴选的行业要覆盖三个产业,所以除了15个行业外,将第一产业中就业规模最大的农业也列入典型行业中进行分析,最终确定了16个行业作为典型行业。

  3 不同分类下行业收入差距状况比较分析

  在对不同分类下行业收入差距进行分析时,采用了常用的5项测度行业收入差距的指标,即极值差、极值比、极差系数、变异系数、基尼系数。极值差指标能够说明测定值的最大离散范围,但它的缺点在于未能利用全部测量值的信息,不能细致地反映测量值彼此相符合的程度,它仅仅取决于两个极端值的水平,不能反映其间的变量分布情况。极差系数能够用来测度极差变化的相对离散程度,极差系数=极值差/均值。变异系数C.V=(标准偏差SD÷平均值MN)×100%,是表示收入变化离散程度的常用指标。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科拉多・基尼(Corrado・Gini)1912年在洛伦茨曲线(Lorrenz)的基础上提出的。[22]它是可以用来定量测量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是介于0和1之间的数。统计学界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收入高度平均;0.2-0.3之间表示收入相对平均;0.3-0.4之间表示收入较为合理;0.4-0.5之间表示收入差距偏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基尼系数的具体计算方法有很多种,较实用的计算方法是采用由三角形面积法推导出的公式。三角形面积法是把全部人口(或家庭)按收入由小到大顺序排列,并分为n 组,设第i组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Pi,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为Ii(i=1,2,…,n),又记Mi=P1+…+Pi,是第1组至第i组人口累积的比重,Qi=I1+…+Ii,Qi是第1组至第i组收入的累积比重。

  3.1 19个行业门类收入差距状况描述性分析

  2002年行业分类标准中明确将行业门类确定为20个,但由于“国际组织”这一行业门类的就业规模小,一些统计数据缺失不全,因此,我们认为“国际组织”这一行业的代表性不强,数据可得性差,所以本文采用了19个行业门类的数据进行分析。分析所用数据是从《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获得的2003-2011年的统计数据。统计分析显示,9年间19个行业门类的收入极值差在逐年增加,从2003年的25275元增加到2011年的61640元,极值差的增长幅度为 2.44倍。极值比变化范围在4.166-4.885之间,相对稳定,2005年最大,2011年最小。极差系数的变化范围在1.328-1.606之间,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从收入变异系数来看,变异系数变化范围在0.335-0.361之间,变异系数变化幅度不大,其中2003-2008年行业收入变异系数逐年增大,2008年达到峰值,随后逐年减小。从基尼系数来看,9年来19个行业门类的收入差距基尼系数在0.332-0.404之间,2008 年最大,2011年最小,基尼系数告诉我们行业之间的收入没有形成明显的悬殊差距,尚属合理。表1中列出了9年里19个行业门类中收入高的5个行业和收入低的5个行业。   3.2 95个行业大类收入差距状况描述性分析

  95个行业大类收入差距分析数据也来自于2004-2012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95个行业大类的收入极值差呈现逐年增加态势,极值差的增长幅度非常大,从2003年的10031元增加到2008年的156977 元,增加了15倍,2009年开始略有下降,但极值差依然在140026元,是2003年的9倍。行业收入极值比也明显增大,变化范围在 1.586-15.247之间,变化差距达到13.661。极差系数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变化范围在0.650-4.927之间,变化差距达到 4.277。2003-2011年行业收入变异系数的变化范围在0.491-0.749之间。从基尼系数来看,9年来95个行业门类的收入差距基尼系数在 0.466-0.550之间,数据显示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悬殊。

  从分析结果我们可知,2003-2011年间,95个行业大类的收入差距远远大于19个行业门类的收入差距,其中95个行业大类的收入极值差增加了15倍,而19个行业门类的极值差只增长了2.44倍;95个行业大类的变异系数变化差距为0.258,而19个行业门类的收入差距变异系数变化差距仅为0.027,相差近10倍;95个行业大类的基尼系数为0.466-0.550之间,收入差距悬殊,而19个行业门类的基尼系数在0.332-0.404之间,收入差距较为合理。表2中列出了9年里95个行业大类中收入高的前5个行业和收入低的5个行业。

  3.3 16个典型行业收入差距状况描述性分析

  2003-2011年间,16个典型行业的收入极值差在逐年增加,从2003年的36865元增加到2011年的83157元。增长的幅度为2.256。极值比变化范围在5.742-7.498之间,呈现先升后降态势,自2006年达到峰值后逐年下降。从极差系数来看,变化范围在1.537-1.922之间,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从行业收入变异系数来看,变异系数变化范围在0.478-0.553之间,变异系数变化幅度在0.075,且从2009年开始变异系数逐年减小。从基尼系数来看,9年来16个典型行业的基尼系数在0.409-0.629之间,明显高于95个行业大类和19个行业门类的收入差距,16个典型行业间收入差距非常悬殊。

  4 结论与分析

  在对2003-2011年9年间19个行业门类、95个行业大类、16个典型行业的收入差距进行分析比较后,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总体来看,垄断性行业、资本密集型行业和知识密集型行业的收入高,而劳动密集型行业、竞争性行业的收入低。16个典型行业的收入差距非常悬殊,虽然行业收入的极值差和极值比小于95个行业大类,但是基尼系数却高于95个行业大类,更远远高于19个行业门类的基尼系数,典型行业的收入差距更加不合理。

  分析原因,19个行业门类中每个门类包括多个行业大类,每个行业门类的收入是多个行业大类收入的均值,也就是说行业收入之间的不均衡性被平均化了,因此,分析数据显示19个行业门类的收入差距较为合理。由此可见,用行业门类数据计算出来的收入差距不合理程度不能准确反映行业间收入差距的真实情况,行业间收入差距实际上是偏大甚至差距悬殊,这一点通过对95个行业大类的收入差距分析和16个典型行业的收入差距分析得到了证实。分析结果表明95个行业大类的收入差距远远超过19个行业门类的收入差距,表现为收入差距比较悬殊,而16个典型行业的收入差距表现得更加悬殊。究其原因在于,16个典型行业是在95个细分行业中经过筛选后选出来的高收入和低收入行业代表,行业收入更具有极端性,因此得到的分析结果显示收入差距更加悬殊。

  基于三种分类下的行业收入差距分析结果告诉我们,目前我国行业间收入差距悬殊,收入不平衡现象比较严重,需要引起高度关注,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行业间收入差距的继续扩大化。在考察行业收入差距时,行业的分类越细化得到的情况越真实,尤其是要特别关注典型行业的收入差距问题,它们所反映出来的情况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到问题的严重程度,能够及时对收入分配问题进行预警。

  注释:

  ①采用《中国统计年鉴2009》和《中国经济普查年鉴2008》是基于数据的可得性和一致性,《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的数据是截止到2008年年底的数据。

  参考文献:

  [1]刘鹏.我国收入分配领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J].商场现化,2006(11):262-263.

  [2]胡爱华,曾宪初,张洁燕,尹康.我国行业收入差距的演进及其分解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8(18):90-92.

  [3]鲁晓东.我国对外开放与收入差距:基于地区和行业的考察[J].世界经济研究,2007(8):3-86.

  [4]金玉国,王晓红.我国行业工资差异之演进及其原因[J].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01(10):96-99.

  [5]李实,罗楚亮.收入差距与社会公平.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网站http://ie. cass. cn,2007.

  [6]蔡,万广华.中国转轨时期收入差距与贫困[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39-251.

  [7]冯春丽,杜淑芳.我国垄断性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问题研究,2007(3):84-86.

  [8]苏海南.四问垄断行业高收入[J].人民论坛,2007(06A):16-18.

文章标题:审计论文发表行业收入差距研究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ngji/shenji/23871.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