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论文发表环境类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探索

所属栏目:人力资源论文 发布日期:2014-09-28 16:38 热度:

  [摘 要]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桂林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通过制定“卓越”人才培养标准、构建校企联合培养新模式和制订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等措施,探索学生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等问题。确立环境类专业“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建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新模式。建立“卓越班”学生的遴选入学、退出机制和成长路径选择机制。制订完整的企业培养方案。

  [关键词]人力资源论文发表,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企业培养方案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其主要目标是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1]截止2010年,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1003所,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0%;高等工程教育的本科在校生达到371万人,研究生47万人。[2]探索工程教育新模式和培养“卓越工程师”,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课题之一。

  桂林理工大学2011年正式被教育部批准为第二批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列入了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试点专业。针对当前环境类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过程中仍存在着创新型教学机制缺失、工程创新型师资缺乏、课程教学体系创新性不足、工程实践环节欠缺等问题,我们通过制定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标准、构建校企联合培养新模式和制订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等措施加以改进和完善,以期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

  一、确立环境类专业“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

  (一)转变人才培养理念

  桂林理工大学作为一所具有有色金属行业背景的地方高校,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一线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地方性、行业性(产业性)、实用性、实践性是其人才培养的基本特性,“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应该具备好学、好思、好动、好用的基本特征。[3]

  (二)制定环境工程“卓越”人才培养标准

  环境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标准如下:具备广博的技术知识、科学知识、人文社科知识以及经验知识等丰富的知识结构,具备工程设计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知识学习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等多元的能力结构,具备创新人格、战略视野、市场意识、创造性思维等创新素质,具备科学求实、团队协作、敬业奉献的精神。

  二、建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新模式

  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施行前,高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缺乏互动,企业仅仅在学生的毕业实习阶段参与到人才培养中,此时人才培养已基本成型,可塑性较小。为此,我们将高校独立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依托现有的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和校企共建联合实验室,与企业共同制订培养计划、联合搭建平台、联合课程建设、联合工程实践指导、共同评价培养质量,形成稳定持久的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卓越班”实行“3+1”模式组织教学,即学校培养阶段累计约3年,企业培养阶段累计约1年,学生可以分不同阶段到不同企业进行1周至3个月的中短期课程学习或工程实践,也可以在企业进行3个月至1年的专业实习或工程实践。“卓越实验班”实行双导师制,聘请一批企业高管和技术骨干为学生上课、做讲座,指导学生进行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每一位学生都有两名导师指导,一名为本校教师,另一名为企业工程师,双导师的指导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和工程项目,这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程技术开发能力提供了直接的指导和项目平台。

  三、建立“卓越班”学生的遴选入学、退出机制和成长路径选择机制

  学校制订了《桂林理工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验班学生遴选办法》,以把好“卓越班”的入口关。学校采取自愿报名、课程考试、面试三者结合的办法开展实验班学生的遴选工作。新生入学后,学校组织自愿报名的学生进行英语和数学考试,综合计算每名学生的高考录取成绩、英语与数学考试成绩、面试成绩,最后根据学生的综合成绩择优确定进入“卓越班”的学生。进入“卓越班”的学生并不能一劳永逸,我们还实行动态调整机制,每年对学生的学业成绩、科研能力、思想品德表现等进行考核,综合排名靠后的10%的学生淘汰进入普通班级学习,同时在普通班级中择优选择同等人数补充进入实验班学习。

  学校为“卓越班”学生提供了多种成才路径,如根据学校的考核办法在三年级结束后综合考核排名在前50%的优秀学生可优先获得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到各大型企业实施工程能力培养,优先推荐就业;在海外游学、国内外校际交换上享受优先待遇等。

  四、制订完整的企业培养方案

  (一)认知教学

  认知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建立环境工程系统的整体概念,了解构成子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各子系统的作用和特点,了解本行业对学习的要求,以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兴趣。以现场参观、集中讲解和简单实际操作的形式完成教学任务,在大型工业企业进行认知教学,使环境工程专业轮廓在学生脑海中逐步清晰。

  (二)专项技术教学

  专项技术教学是结合专业课程的理论学习的内容(知识点),以现场参观、考察、讲解和操作等教学形式,建立抽象的专业理论内容与具体的实际工程的联系,以工程项目为载体,注重理论课程与专项技术教学企业的有机结合,如依托桂林市排水公司下属的上窑污水处理厂、北冲污水处理厂、七里店污水处理厂,桂林市环卫处下属的冲口垃圾填埋场和山口垃圾填埋场等基地,结合“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固体废物处理工程”和“环境影响评价”等校内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专项技术能力,并完成理论课程的课程设计。   (三)工程实践教学

  工程实践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通识课程、工程基础课程和工程专业课程之后进行,在企业认知教学和专项技术教学的基础上,以强化学生的工程综合能力为目标,培养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企业的环境工程系统的能力,由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企业以授课、参与实际维护管理工作、参与实际施工过程等形式完成企业工程实践教学。通过参与环境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的全过程,培养学生整体工程思维的能力。为此特提出如下要求:1.实践期间,每一个学生必须全面参观和了解工程实践单位,通过轮岗了解各种工作岗位的工作特点。2.掌握环境工程的设计、施工与运行管理全过程,并收集生产过程中的具体技术数据。主要包括:(1)全面了解某一特定城市环保企业的运行、生产、管理现状和规律。(2)掌握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施工、设备安装各环节的流程、关键技术,并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践中的问题。(3)掌握废气治理工程设计、施工及设备安装各环节的流程、关键技术,并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践中的问题。(4)掌握垃圾处理与处置工程设计、施工及设备安装各环节的流程、关键技术,并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践中的问题。(5)掌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清洁生产审核的流程、关键技术,并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四)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结合校外指导教师所承担的具体工程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毕业设计题目由校外指导人员提供,依托项目,按照教学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题目设计,校内与校外指导人员共同拟定培养方案并提交到学院学位委员会进行开题评议。评议通过后的培养方案由校内与校外指导人员共同实施。校内指导教师主要负责毕业设计过程管理、教学质量控制、资料整理、理论指导,并将毕业设计过程中的共性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作为不断改进的依据,不断更新校内教学内容;校外指导人员主要负责具体技术的指导,按照工程项目实际要求对学生的工程能力进行综合训练。毕业设计完成后,学生需就设计内容进行答辩,培养自身的表达、沟通能力。

  目前,“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建宁水务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已入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学校将进一步推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各项改革措施,努力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实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目标。

  [ 注 释 ]

  [1] 陈希.着力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N].人民日报,2010.

  [2] 张建勋,陈国铁.“卓越计划”背景下的工程类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建设教育,2010.

  [3] 张学洪.创建实践教学平台提升学生创新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2.

文章标题:人力资源论文发表环境类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探索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ngji/renli/22986.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