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金融危机下的战略选择

所属栏目:金融论文 发布日期:2010-12-14 08:41 热度:

  【摘要】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至今尚未见底,仍在蔓延扩散。在痛苦而漫长的“去杠杆化”的进程中,危机对全球金融领域和实体经济的影响仍将进一步加深,对我国的影响也将进一步加重。在深刻反思之余,我们更应从这场危机中得到有价值的启示,以此为鉴,指导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的经济金融战略抉择。
  【关键词】金融危机,金融安全,实体经济,金融体系
  美国金融危机在08年9月开始发爆发以来,引起了世界的金融动荡不安,也让世界经济走向极度的低迷之中。美国华尔街带来的这场金融风波引发世界上的许多国家的金融走向破产边缘。还有相当多的国家也在忙于自救当中,美国自身已经是因金融问题而焦头烂额,穷于应付,采取多种措施还是解决不了这个巨大金融危机影响。美国向世界各大国请求共同行动来应对这次前所未有的美国金融动荡不安带给世界的影响和经济危机。为此,美国及西方国家,中国及亚太各国,欧洲经济共同体等国,中东各国,南美各国,非洲各国,俄罗斯等国家都在尽全力组织应对。联合国也没有闲着,帮着为美国擦屁股,以共度这场全球经济危机。中国在这场危机中也不能幸免,损失也不小。各种经济现象表明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仍在蔓延并持续恶化。那么我国应该从以下六个方面加以应对才能更好地发展经济。
  一、把握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平衡
  格林斯潘曾经在2002年称赞复杂衍生工具能够使风险得以分散。但这场危机证明,当金融衍生品成为逐利的手段时,它非但难以分散局部风险,反而会产生庞大而复杂的系统风险。高收益率、高杠杆率从来都是和高风险相伴而生。但不能就此因噎废食,不能把金融创新作为导致危机爆发的“替罪羊”。要看到,和美国发达的金融体系相比,目前我国金融创新尚处于较低层次,金融产品单一,金融体系运作效率较低,运营体制和监管模式落后,还不能满足实体经济快速发展对金融巨大而多样化的需求。要根据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阶段,以国际化、市场化、系统化为方向,积极稳妥地推进金融产品、金融工具和金融技术创新,在创新中加快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完善。同时,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特别是对表外资产的监管,加强金融衍生品的信息披露和风险警示,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金融必须根植和服务于实体经济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其根本功能是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融通服务,降低经济运行成本,推动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因此,金融必须根植于实体经济并服务于实体经济这一根本,其价值创造必须源于实体经济的真实价值。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这次危机已经证明,金融一旦脱离实体经济这个元神,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虚拟的金融资产就会迅速膨胀,最终在肥皂泡破灭的同时,也会对实体经济造成巨大的伤害。要着眼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推动重点产业振兴,加强货币政策、信贷政策、财税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特别是当前形势下,要着力把金融资源配置到真正能够创造财富的行业,配置到真正具有成长价值的企业,配置到资源能够发挥最大效用的领域,立足于做大做强实体经济,不断夯实经济发展的“实体基础”。
  三、必须维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和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
  长期以来,美国奉行低储蓄、高消费的发展模式,实行巨额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政策,2008财年美国财政赤字达到4860亿美元,贸易赤字连续三年超过7000亿美元。新兴市场国家则通过购买美国国债等方式,进行资金回流,来弥补美国巨大的“双赤字”。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也可以看作是对美国巨额双赤字、新兴市场国家巨额双顺差所导致的全球收支失衡的一次硬性调整。随着我国资本与金融账户的逐渐开放,维持国际收支平衡更加重要,也更加复杂。当前,要抓住国际能源原材料价格大幅回调契机,加快进口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建立我国的战略要素储备体系;抓住国际金融危机导致技术、人才从发达国家大量溢出的机遇,加快引进我国亟须的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高端人才,进一步提高引进外资的质量。要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增强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四、宏观调控必须加强国际协调,重建国际金融体系
  经济金融全球化在带给人类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使得在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扩散迅速超越国界,影响到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面对危机的肆虐,任何一个国家的力量都是有限的,各国必须联起手来,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扩大经济金融信息交流,深化国际金融监管合作,稳定国际金融市场。这次危机充分暴露了现行世界金融体系和治理结构的缺陷,目前世界金融体系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改变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形成的由不受约束的美元所主导的金融体系,建立一个新的世界金融体系,把美元发行置于国际监管之下,促进国际经济金融秩序向多极化发展。提高金融市场运作的透明度,努力推动全球金融新秩序的形成。
  五、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当前主要发达国家已经集体陷入衰退,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我国经济下行的压力也明显加大。为此,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发挥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扩大政府投资规模,促进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加大对低收入家庭补贴和救助力度。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反周期调节和保障流动性供给的重要作用,保持银行体系充裕流动性,促进货币信贷稳定增长;鼓励商业银行发放中央投资项目配套贷款,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产业发展,增强贷款利率下浮弹性;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支持开展汽车消费信贷业务,积极扩大农村消费信贷市场。
  六、加快中国经济转型,转变发展方式
  全球化也使金融经济体系中积累的问题在中国经济体系中得到反映,中国经济内部失衡和外部失衡日趋严重,储蓄率和投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导致的内部失衡与国际收支盈余过大、人民币升值压力剧增导致的外部失衡是中国经济宏观失衡的基本特征,这种失衡和美国经济的内外失衡方向相反、互为补充,共同构成当代世界经济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要素边际收益的下降和资源环境约束的日益强化,传统的粗放式的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要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方面限制淘汰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推动产业结构高度化,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三二一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结构,不断增强经济的抗波动性。
  从长远来说,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需要创新,但是从眼前来说,从真正走出危机来讲,启动内需比创新更立竿见影,创新很难的,但是启动内需相对容易。所以在我自己看来,中国经济走出危机,包括中国各位企业家的日子越来越好过,经济好起来了,恐怕至少对这次来讲不能认为是创新带来的,恐怕是启动内需的结果,是我们业务模式从外需转向内需的一个结果,因为中国还有非常大的潜在市场,这些潜在市场对现有的产业结构,现有的产品还有巨大的需求。如果企业能抓住这个机会就能活的不错,当然你说你要做百年老店,真正的成为世界大企业,那当然是离不开创新了。这一点辩证关系,希望大家能够有所体会和把握。
  
  参考文献:
  【1】李成,马凌霄.金融危机理论研究及其给我国金融安全的启示[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6(04).
  【2】胡援成.对外开放中的金融稳定与金融安全[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8(03)3.
  【3】胡星.从次贷危机到全球金融危机[J].社科纵横,2009(01).

文章标题:探析金融危机下的战略选择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ngji/jinrong/5860.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