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职称发表论文中国与中亚五国区域金融合作研究

所属栏目:经济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6-04-27 13:58 热度:

   中亚五国曾是丝绸古道沿线的商路要冲,其地处亚欧大陆的中心地带,东临中国,西濒里海,而今更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支点与关键链条。本文是一篇评职称论文发表范文,主要论述了中国与中亚五国区域金融合作研究。

  【摘要】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离不开金融的介入与支持,所以推动区域金融合作是构建经济带的关键环节。文章采用中国与中亚五国1995~2013年的数据,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实证表明,通过改善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增加储蓄规模与潜在资本转化能力,加强吸引外资能力补给经济发展所需资金可以提高金融发展水平,逐步实现金融合作。最后提出加强区贸合作、推进本币结算、以区域和全球性合作组织为平台深化金融合作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中亚五国,区域金融合作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以双边或多边框架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合作呈现竞争加剧化态势。积极开展金融合作不仅是经贸合作的基础,而且也是顺应金融市场全球化和金融监管国际化的内在要求。研究表明,金融合作和经济发展存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关系,因此探讨加强中国与中亚国家金融合作对于降低贸易和投资成本、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和共同打击金融犯罪,打造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从而提升经贸合作水平、地区经济发展、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中国与中亚五国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深,中国同五国贸易投资活动幅度不断加大,但金融合作仍处于初级阶段。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之间开展的金融合作项目来看:双边合作多于多边合作、签订协议多于建立的合作实体、政策性开发的项目多于商业性项目、非约束性的平台多于紧密型的合作平台。关于中国与中亚五国金融合作的理论研究更为薄弱,而且关于金融合作大多讨论的是金融合作的可行性,无论从胡颖(2014)、赵先立(2015)、马光奇(2015)等研究者提出的建立金融中心观点,或者是李泽华(2014)、郭新明(2014)等研究者提出的以金融创新为基础的观点,亦或是陈文新(2010)、李翠华(2013)等研究者提出的以发展金融市场为前提的观点,都没有得出能够促进金融合作的一致结论。如何才能促进中国与中亚五国金融合作?从理论上讲,促进金融发展能够降低区域之间的贸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率、拓宽投融资渠道。这对提高区域之间经济增长、合理配置与优化资源、促进产业升级及专业化分工、支持实体企业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因此,提高金融发展水平应该是深化金融合作的一项重要途径。

  本文基于目前金融合作状况,以金融发展为支点,采用向量自回归方法,试图发现促进金融合作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国内生产总值、储蓄总额、外商投资额与金融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金融发展作为促进金融合作的重要途径,以其实证结果为基础提出深化金融合作的相关建议则具有参考性意义。

  二、研究设计

  中亚五国在地理区位、资源禀赋、经济开放度、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市场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相似的基础,基于数据可获得性的考虑,文章将选取哈萨克斯坦作为中亚五国的代表进行实证分析。同时,由于金融发展在促进中国与中亚五国金融合作中处于核心地位,只有深入分析中国与中亚五国金融发展因素,才能真正意义上寻找出推动中国与中亚五国金融发展的动力,进而推动区域金融合作。所以文章将以金融发展作为分析切入点,来探寻并分析影响金融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文章选取中国和代表中亚五国的哈萨克斯坦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利用两国1995年至2013年的数据,采用向量自回归方法进行实证,试图验证选取的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从而提出相关建议。

  数据来源:中国、哈萨克斯坦的GDP和储蓄总额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数据库;信贷规模数据来源于亚洲开发银行官网;中国外商投资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哈萨克斯坦外商投资数据来源于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参赞处。

  (二)变量选取及待检验模型

  因为信贷规模/GDP可以很好地衡量一国金融发展水平和金融资产规模的变化,因此文章将其作为被解释变量金融发展指标(FIR)是合适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一国国内生产能力与生产规模,也反映一国经济宏观发展环境,国内生产能力越强,宏观状况越稳定,则金融发展越快。储蓄总额(TSD)反映一国储蓄规模与潜在资本转化能力,储蓄规模较大,则潜在资本转化能力越强,为金融发展提供经济基础。外商投资额(FDI)衡量一国吸引外来资本的能力及外来资本对国内经济发展所需资金的补给规模,外商投资不仅可以带动一国产业发展升级、促进经济增长、金融创新,而且可以发展金融市场,加速金融发展。钱方明(2008)、蒋水冰(2010)等关于金融发展的文章也很好的说明了文章选取指标的可行性。

  由于通胀因素的影响,使用原始数据衡量变量的相互作用往往存在偏差,文章使用GDP平减指数(1995=100)对国内生产总值(GDP)、储蓄总额(TSD)、外商投资额(FDI)进行平减,以排除物价变动对各个变量的影响。此外,数据的自然对数能够有效消除变量数量级的差异和异方差的影响,并且对变量之间原有存在的协整关系不造成影响。因此,文章对金融发展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储蓄总额、外商投资额数据取自然对数,取过对数的变量分别用LFIR、LGDP、LTSD、LFDI表示。综合前文分析,文章设定待验证模型为:

  LFIR=a+b*LGDP+c*LTSD+d*LFDI+μ

  三、协整分析

  协整关系是指虽然某些变量自身不是平稳时间序列,但是多个变量的线性组合却有可能是平稳序列,即变量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在协整关系确立之前,首先要对变量及其差分后的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以确定变量的单整阶数。若变量为同阶单整序列,表明存在协整关系,可以构建协整方程。

  (一)平稳性检验

  对所选取的变量LFIR、LGDP、LTSD、LFDI数据进行ADF平稳性检验以确定各个变量是否满足协整关系前提条件即是否存在同阶平稳。采用Eviews6对时间序列数据LFIR、LGDP、LTSD、LFDI进行检验,结果如表1:   表1 两国各个变量数据ADF检验

  ■

  (二)协整检验

  文章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变量数据滞后阶数为3的VAR方程拟合优度最好,残差序列具有稳定性。哈萨克斯坦数据变量滞后阶数为3的VAR方程拟合优度最好,残差序列具有稳定性。由于协整检验模型实际上是对无约束VAR模型进行协整约束以后得到VAR模型,其滞后期是无约束VAR模型一阶差分的滞后期。因此中国协整检验VAR模型的滞后期为2,哈萨克斯坦协整检验VAR模型滞后期为2。

  通过迹统计量和最大特征值统计量检验,中国与哈萨克斯坦都存在两个协整关系。从中国数据分析来看,5%的显著性水平上,变量LFIR、LGDP、LTSD、LFDI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协整方程为:

  LFIRt=1.15+2.39 LGDPt+0.78 LTSDt+0.51 LFDIt+eit(1)

  (0.41) (0.31) (0.19)

  方程(1)括号内的数字代表参数估计的标准误差,下标t代表年份,eit代表均衡误差,对方程(1)中的残差项进行ADF值检验,结果表明它为平稳序列。表明方程(1)所列示的协整关系是显著的。方程的实际经济意义为在其余两变量弹性系数不变的前提下,GDP每增长1%,可促进金融发展提高2.39%,储蓄总额每增加1%,可促进金融发展提高0.78%,外商投资每增长1%,可促进金融发展提高0.5%。从哈萨克斯坦数据分析来看,5%的显著性水平上,变量LFIR、LGDP、LTSD、LFDI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协整方程为:

  LFIRt=9.07+0.68LGDPt+0.57LTSDt+0.33LFDIt+eit(2)

  (0.32) (0.29) (0.13)

  对方程(2)中的残差项进行ADF值检验,结果表明它为平稳序列,表明方程(2)所列示的协整关系是显著的。方程的实际经济意义为在其余两变量弹性系数不变的前提下,GDP每增长1%,可促进金融发展提高0.68%,储蓄总额每增加1%,可促进金融发展提高0.57%,外商投资每增长1%,可促进金融发展提高0.33%。

  四、结论与建议

评职称发表论文

  从中国与代表中亚五国的哈萨克斯坦实证结果来看,中国实证结果的R2为0.99,哈萨克斯坦实证结果的R2为0.98,表明两国实证方程的整体拟合性较好、显著性水平高。同时表明所选的解释变量国内生产总值、总储蓄额、外商直接投资可以较大程度解释中国和中亚五国金融发展水平。

  一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与规模对于该国金融发展具有基础性的影响,经济发达程度关系到金融发展的广度与深度。从国内生产总值角度分析,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两国实证结果,GDP每增长1%,对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分别为2.39%和0.68%。因此,制定合理的宏观调控政策,大力发展国内经济对于促进本国金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储蓄能够有效积累社会资金从而通过银行信贷有效缓解实体经济的资金短缺。总储蓄额越高,银行可放贷规模就会越大,在国内生产总体一定条件下,信贷规模越大,金融发展水平就越高。从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储蓄角度实证结果分析,储蓄率每提高1%,对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分别为0.78%和0.57%。因此,增加国民财富,引导社会剩余流入银行体系形成储蓄,对于金融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除此之外,外商投资在经济起步阶段能够有效补充国内资金的不足,外来资本与本国资本能够相互补充共同支持实体经济,为金融发展提供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同时外商投资能够提高国内金融机构服务水平从而促进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从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两国外商直接投资方面实证分析,外商直接投资每增加1%,中国与哈萨克斯坦金融发展水平上升0.51%和0.33%。因此创建良好的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积极吸引外商投资,能够有效促进本国金融业发展。

  基于上文针对金融发展的实证研究,本文得出国内生产总值、总储蓄额、外商直接投资对金融发展水平影响较大,进而对金融合作产生重要的影响,结合研究结论和区域金融合作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加强区域经贸合作推进区域金融合作。区域经贸往来对提高国民生产总值,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不断推进区域经贸合作,可以推进贸易服务的结算、融资、担保等方面的金融业务不断创新、深化,最终形成以贸易需求拉动金融服务需求,金融服务需求可以有效催化区域金融合作。二是推进本币结算促进双边金融合作。区域货币合作不仅能够实现双边货币实现直接挂钩,减少汇兑成本,而且货币合作作为金融合作的先导往往能够扩大金融合作的领域,丰富金融合作的内涵。三是以区域和全球性合作组织为平台深化金融合作。以次区域、区域或全球性的合作组织下属的支付结算体系已经成为便利成员国实现投融资的重要载体。投融资不仅能够有效促进我国与中亚五国经济发展,而且能够提高国家金融开放水平,增加区域内部金融业务往来进而加深中国与中亚五国区域金融合作。

  评职称发表论文期刊推荐《北方经济》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经济类刊物。本刊恪守学术自由的基本原则,秉承独立、公正、客观、超越的办刊方针,致力于为相关学科领域的思想睿智、富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青年学人搭建一个先锋性的学术平台。具有政策性、权威性、指导性在各级党政部门、企业界、学术界及大专院校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文章标题:评职称发表论文中国与中亚五国区域金融合作研究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ngji/jingjixue/31152.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