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论文范文完善高等教育生均财政拨款制度的若干建议

所属栏目:工商企业管理论文 发布日期:2014-05-09 09:20 热度:

  生均财政拨款水平是指政府收支相关分类科目中,财政通过一般预算安排用于支持高等教育发展的经费,按全日制学历教育高等院校中的在校生人数计算的平均水平。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体制作为财政支持模式,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物质保障。

  【摘要】生均财政拨款是衡量对教育投入增长的重要指标,尽快完善高等教育生均财政拨款制度,对于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工作实践出发,通过分析目前高等教育生均财政拨款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高等教育论文范文,生均财政拨款,建议

  我国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012年全国财政性教育支出总额达2.2万亿元,如期实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全国财政性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的4%的目标。其中,中央财政教育支出3781亿元,地方高校生均财政拨款12000基本实现。2013年下半年中央财政下拨了2013年地方高校生均拨款奖补资金252.7亿元。中央财政建立奖补机制,支持各省份提高地方所属公办普通本科高校生均拨款水平。

  但目前高等教育生均财政拨款制度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1.政府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其他多种渠道筹措经费的机制还不健全,拨款模式过于单一。虽然政府在增加高等教育投入方面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但是仅仅依靠国家财政支出显然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高等教育庞大的需求。

  2.高校生均经费拨款标准的确定和实施还有待完善。以浙江省为例从2010年底开始制订高校生均经费基本标准改革试点实施方案至今才短短3年时间,目前还处在确定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和办法,选择部分高校进行试点运行的阶段。离建立与生均经费标准相适应的高校成本分担机制的目标尚有差距。

  3.财政拨款体系尚不能充分体现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职能。财政投入的导向作用不明显,不能实现分类支持和引导。各级部门还未建立一套完善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4.地方高校总体投入水平仍然偏低,区域间差异较大,中西部地区生均财政拨款明显低于东部地区生均财政拨款。一些地方高校生均拨款水平较低,基本办学条件仍然有待改善。地区间经费分配公平性缺失,长此以往会加剧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从而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高等教育生均财政拨款制度存在的问题,发现尚需完善的地方,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改革建议。

  1.在加大财政投入、逐步提高地方高校生均拨款水平的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地方高等教育投入机制,健全以举办者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学校设立基金接受社会捐赠等筹措经费的机制。要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逐步建立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征收教育的税费、校办产业收入、社会捐助集资和设立教育基金等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新体制。我国应该对校办企业、勤工俭学及学校为社会服务方面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以鼓励学校发挥自身优势抓好创收,将所得收入弥补到办学经费之中。完善有关民办学校管理的政策法规,对民办学校,要积极鼓励,大力扶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大力提倡捐资办学,允许学校通过各种方式争取到更多的资金用于建设学校。对捐资办学的单位和个人,政府要给予表彰、宣传、奖励。

  2.督促省级政府全面开展高校生均经费拨款标准的制订工作,科学合理确定高校生均经费拨款标准,切实抓好拨款标准落实工作。测算三类试点学校生均经费的实际值,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完成理论指标修正。在试点高校按生均拨款标准与学生收费标准申报年度预算,报请人大批准并在次年正式试行。由专家组对试点情况进行咨询、监测与评价,根据结果对试点方案提出修订意见。认真总结试点改革经验,对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办法进行修订,形成改革成果。普通高校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的出台,旨在建立与生均经费标准相适应的高校成本分担机制,为高等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

  3.科学划分高等院校的类型,明确财政支持的重点。积极发挥财政投入的引导和激励作用,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引导地方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水平、办出特色。为了更好地支持高校的发展,在有限的财力情况下,应根据大众型教育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要求,对我国高等院校进行科学分类,明确对应用型和科研型大学公共财政的支持重点,提高各类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把资金分配与教育效果联系起来,以使那些培养更多学生和教学质量更高的学校得到更多的资源,使高等教育财政资源的分配机制更加简单、公平和透明。在此基础上,结合财力情况物价变动水平、高校在校生人数变化、工资标准调整等因素,建立地方高校生均拨款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提高生均拨款水平。推进改革,强化监管,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构建内容更加齐全、导向更加明确、结构更加合理、核定更加科学的高等教育拨款体系。

  4.促进区域之间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引导和鼓励各地切实加大地方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建立“以奖代补’,机制。对生均拨款水平已经达到12000元的省份,在生均拨款水平没有下降的情况下,中央财政每年给予定额奖励;对生均拨款水平尚未达到12000元的省份,中央财政对各省份提高生均拨款所需经费按一定比例进行奖补。实践证明“以奖代补’机制能有力促进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各省份通过积极完善地方高校预算拨款制度,着力健全支持地方高校持续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教育经费的分配上应坚持“四个倾斜”,即向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倾斜,向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倾斜,向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倾斜,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倾斜。

  尽快完善高等教育生均财政拨款制度,对于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应该积极出台高校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的基本办法,加强政府主导,强化部门沟通,重视顶层设计,加强跟踪指导。按照国家对于高校基本办学条件的规定,对三种类型试点高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现状分析,以此研究确定高校生均经费标准的构成体系。加强试点组织的同时在试点高校成立由分管校领导、财务、教务等部门共同组成的工作组,全面推进试点改革,对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进行分析、论证、评估和修订。争取建立与生均经费标准相适应的高校成本分担机制,为高等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

  参考文献:

  [1]晏成步.关于建立生均拨款标准的制度设计与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11.

  [2]张小萍.教育部直属高校财政投入机制实证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1.

文章标题:高等教育论文范文完善高等教育生均财政拨款制度的若干建议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ngji/gongshang/20949.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