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管理论文中部地区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研究

所属栏目:餐饮管理论文 发布日期:2014-04-25 09:35 热度:

  中国中部地区是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在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在2012年通过的《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毫不松懈抓好粮食生产,结合实施中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充分挖掘增产潜力”。

  摘要: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中部地区的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进行了研究。通过比较混合回归模型、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发现,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最为合适,并且土地投入、劳动力投入、资本投入对粮食产量都存在正相关关系。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餐饮管理论文,中部地区,粮食生产,技术进步

  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实施意见》中提到的“三个基地”,其中加强粮食生产基地建设再次成为强调的第一大任务。中部地区粮食生产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但也面临着各种自然灾害的考验。同时,中部地区大力推进科技兴粮,加大技术推广力度,使得粮食生产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中部地区粮食连续增产。这正是中部地区紧抓粮食生产不放松,始终把农业发展放在突出战略地位,大力推动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结果。本研究以中部地区为对象,重点探讨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状况,以此为基础提出提高粮食生产效率的对策建议。

  1国内外研究现状

  1.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在农业技术进步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其中关于技术进步的研究从熊彼特的技术创新理论开始并逐步完善,有关于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的经济模型也已经形成了体系。技术创新这个概念是由经济学家Schumpeter[1]最先提出的,他指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指出技术进步只包括技术创新、技术扩散和技术模仿。Mowery等[2-4]学者进一步丰富了技术进步的概念,提出技术进步不仅包括技术创新、技术扩散和技术模仿,还包括硬件创新(新产品、新技术),软件创新(改变管理方式)等,以及包括激进的和渐进的技术进步。而农业技术进步既包括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的硬技术进步,也包括农业经营管理技术和服务技术进步的软技术进步。

  1.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农业技术进步的研究较国外起步晚。陈宗胜等[5]通过修正外生农业技术进步的假设,提出了一个内生农业技术进步的二元经济增长模型,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赵芝俊等[6]从农业生产中投入要素的弹性变动趋势建立模型,以投入要素弹性和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变动趋势为基础进行分析。刘进宝等[7]分析了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民农业收入增长的弱相关性。周立群等[8]认为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业推广体系,组织缺陷制约了农业技术的进步,有必要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村组织体系。王文昌等[9]创建了一种新的农业技术进步模式,得出制约西部地区的五大因素有资源、资本、科技、生态、市场。赵海东[10]充分分析了中国农业技术进步的运行机制,提出在中国应建立以农户技术需求拉动为主导、与政府技术供给推动相结合的模式。徐清等[11]认为长期以来中国的农业技术水平发展缓慢,通过技术进步,可以改变中国技术滞后的状况。

  总体来说,国外学者关于农业技术进步方面研究起步较早,涉及面较广,文献较为丰富。相对而言,中国的研究起步较晚,且研究比较分散。国内学者的实证研究方法大多基于时间序列分析,数据量较少,可信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另外,在考虑粮食生产技术进步方面,针对中部地区的研究文献很少,大多都是针对于中国31个省市。基于此,本研究借鉴已有的成果,尝试在统一的框架内分析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状况。

  2模型的建立

  2.1模型的建立

  2.2变量说明和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数据的时间跨度为1985-2011年,数据涉及到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中部六省。其中,Y为各省粮食总产出情况,用粮食总产量表示;BZ为粮食生产中土地投入情况,用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表示;NJ为粮食生产中资本投入情况,用农机总动力表示;RY为粮食生产中劳动投入情况,用乡村就业人员表示;F为地区虚拟变量;t为时间变量;α、β、δ、η、θ分别为土地、资本、劳动力、时间、地区变量的回归系数;A是截距项;ε为随机扰动项。上述所有数据均来源于历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粮食发展报告》的省级面板数据。

  3实证结果分析

  3.1总体估计

  表1显示的是分别用混合回归模型、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三种模型的估计结果,发现直接使用混合模型估计结果不理想,部分主要解释变量的系数不显著。通过Hausman检验来选择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检验结果显示,拒绝随机效应和固定效应的系数无系统差异的原假设,即随机效应模型的估计不一致,固定效应模型更为合适。对于固定效应模型,模型采用了稳健标准差,回归模型整体显著性的F检验表明,模型整体是显著的。主要解释变量粮食作物播种面积(lnBZ)、农机总动力(lnNJ)、乡村就业人员(lnRY)系数为正,且都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其中lnBZ和lnRY都在1%显著水平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此外,相关的拟合优度是组内R2,即0.7043,表明该固定效应模型能解释lnY的70.43%的变动。从土地投入、劳动力投入、资本投入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来看,三者对粮食产量都存在正相关关系。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土地要素投入对粮食产量的弹性为0.9229,这说明粮食播种面积与粮食产量具有较高的依赖性及很强的正相关性。粮食播种面积每增加1%,粮食产量则增加0.9229%,所以粮食播种面积是保障粮食总产量的第一前提。近几年,中部地区粮食能够保证高产,主要在于粮食播种面积是重要资源的保障条件,另外出台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也保证了中部地区粮食产量的稳定性。其次,劳动力要素投入对粮食产量的弹性为0.4137,这说明乡村就业人员与粮食产量具有正相关性,且弹性相对较小。目前农村劳动力的总量还是富余的,但结构上存在问题,青壮年劳动力大量离开农村,老人、妇女所占的比重较大,农户兼业化、副业化趋势明显。目前中部地区粮食生产中劳动力的贡献仍然占据一定的位置。

  最后,资本要素投入对粮食产量的弹性为0.0953,说明农机总动力与粮食产量具有正相关性,且影响最小。这说明中部地区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机械技术对粮食的贡献不足,粮食生产机械化耕作的技术优势尚未显现,中部地区实现粮食生产大规模机械化耕作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是农机总动力对粮食产量还是产生了影响,这是因为大部分农民同时兼营农、林、牧、渔等生产活动,通过用非农收入来购买农药、种子、化肥,并且雇用农业机械对粮食生产进行反哺,通过利用大型机械从事粮食生产,实现了规模经济,进而加快粮食生产技术进步,促进农业机械化和产业化的实现。同时通过对耕地的日常田间管理,避免集约化、粗放式经营,这些都可以带来粮食产量的增加。

  3.2分阶段估计

  1985年1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其中重点强调“改革农产品统派统购制度,以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取代统购派购”[12]。1996年国家出台了粮食新政策,“坚持国家500亿公斤定购粮不变;国家不再给各地下达粮食议购任务;坚持城乡集贸市场常年开放”。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2011年中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的意见》,指出毫不放松地抓好粮食生产,保障有效供给,对于管理好通胀预期、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以上政策的影响,将1985-2011年共27年的时间划分为两个阶段,阶段一为1985-1996年,阶段二为1997-2011年,并计算各阶段的生产函数,从而得出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速度(表2)。

  1)第一阶段(1985-1996年)。在这一阶段,通过比较三个解释变量粮食作物播种面积(lnBZ)、农机总动力(lnNJ)、乡村就业人员(lnRY),发现粮食作物播种面积(lnBZ)系数为0.6654,排第一;农机总动力(lnNJ)系数为0.2629,排第二;乡村就业人员(lnRY)系数为0.1596。这是由于198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第四个一号文件,其中心内容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取消30年来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制度,这一时期是中国农村改革和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实现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农机总动力(lnNJ)排在相对重要的位置。这意味着中部地区粮食产量的增长已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土地和资本要素投入,这种增长方式的转变将更加迅速,对现代物质技术的投入需求也更加强烈。

  2)第二阶段(1997-2011年)。在这一阶段,仍然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lnBZ)的系数最大,为1.0009;农机总动力(lnNJ)的系数最小,为0.0834;乡村就业人员(lnRY)的系数排第二,为0.2206。从这一阶段的实践分析来看,中部地区粮食产量的增长已经发生了一个转折性变化,即粮食生产对土地投入需求在迅速增加,而农机总动力(lnNJ)和乡村就业人员(lnRY)之间的差距并不明显。

  综合分析,粮食生产中的技术进步速度以及三种要素投入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均有显著变化,但存在一定差异。第一阶段粮食作物播种面积(lnBZ)为0.6654,第二阶段为1.0009,这表明粮食作物播种面积(lnBZ)有所提高;第一阶段农机总动力(lnNJ)为0.2629,第二阶段为0.0834,这显示农机总动力(lnNJ)变化不大;乡村就业人员(lnRY)变化不大,在第一阶段为0.1596,在第二阶段为0.2206,这个数字略有所增加。这表明机械化对粮食产量的贡献不大,农机总动力对粮食生产的作用不显著,说明中部地区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机械科技在农业上的贡献不足。

  4对策

  4.1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

  严守耕地红线是保障粮食安全的生命线,也是确保中部地区粮食安全的战略举措。中部地区须认真执行耕地保护制度,持续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从而保障粮食安全。应该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落实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

  4.2积极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采用重奖形式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使更多农民投身到农业生产中,通过粮食增产的激励措施积极引导更多的农民留在农村。有了广大农民和种粮大户的大力支持,粮食产量就能得到有效保证,粮食安全问题就能得到更多保障。通过出台粮食生产奖励办法,特别是重奖种粮大户,鼓励规模化种植,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强农战略,带动农业稳定发展,确保粮食产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高。

  4.3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

  需要加大农业机械化投入,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发展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从而稳定中国的粮食产量。机械化生产可实现增产减损,保障粮食稳定发展,因此,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是保障粮食供给的有力支撑。必须运用好农机补贴资金的引导功能,鼓励农民购买农业机械,提高农机拥有量和机械化作业水平,改善耕作条件,提高生产效率,有效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SCHUMPETERJ.Capitalism,SocialismandDemocracy[M].GeorgeAllen&UnwinPublishers,London,1942.

  [2]MOWERYD,ROSENBERGN.TheInfluenceofMarketDemanduponInnovation:ACrucialReviewofSomeRecentEmpiricalStudies[J].ResearchPolicy,1979,8:102-153.

  [3]NELSON,WINTER.TheSchumpeterTradeoffRevisited[J].TheAmericanEconomicsReview,1982,72-114.

  [4]FREEMAN,C.TheEconomicsofTechnicalChange[J].CambridgeJournalofEconomics,1994,18:463-514.

  [5]陈宗胜,黎德福.内生农业技术进步的二元经济增长模型——对“东亚奇迹”和中国经济的再解释[J].经济研究,2004(1):16-27.

  [6]赵芝俊,张社梅.近20年中国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变动趋势[J].中国农村经济,2006(3):4-12.

  [7]刘进宝,刘洪.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民农业收入增长弱相关性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4(9):26-37.

  [8]周立群,曹利群.依靠组织创新推动农业技术进步[J].学习与探索,2001(8):81-87.

  [9]王文昌,梁剑峰,赵保红.中国西部地区农业技术进步模式的选择与创新[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1(3):129-133.

  [10]赵海东.中国农业技术进步的运行机制[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8(2):93-97.

  [11]徐清,刘义圣.中国农业技术进步问题新探——基于发展经济学视角[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3):56-62.

文章标题:餐饮管理论文中部地区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研究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ngji/canyin/20851.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