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师职称论文金融资产预期减值模型改进研究

所属栏目:财税论文 发布日期:2014-09-18 17:26 热度:

  内容摘要:经历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各方对危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在这其中,已发生损失模型的减值计提方法就受到广大学者的普遍质疑,正是基于此,不少学者提出了金融资产预期减值模型,以改进原有的已发生损失模型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文围绕金融资产预期减值,介绍了相关的背景及意义,分析了现有的金融资产减值模型,并在此基础上从会计计量以及金融监管两个方面对模型进行了改进,并在最后就我国金融资产预期减值模型可能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建议措施。

  关键词:金融师职称论文,金融资产,预期减值模型,金融监管

  研究背景概述

  经历了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风暴,相关学者对于金融危机的源头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将矛头和根源都指向了现行的金融资产会计计量准则,并认为当前的金融资产已发生损失模型导致了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只有在发生触发事件时才会依照已发生损失模型进行损失的确认,由此引发企业收入发生波动,形成资产负债表日所特有的悬崖效应,进而引发金融市场发生较大的动荡,并致使广大投资者发生恐慌。在此背景下,金融监管部门以及会计准则委员会分别针对金融资产已发生损失模型提出了相应的逾期减值模型。

  为了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积极研究如何提升财务报告的数据信息质量,有效降低经济危机中可能存在的悬崖效应,提升投资者的投资信心,进而稳定金融市场。进一步协调金融监管以及会计准则之间的一致性,提高会计准则的标准,建立并完善一整套金融工具会计处理改进方案成为共识,在此基础上重点强化对金融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研究表明,金融资产预期减值模型相比较于已发生损失模型更加合理科学,在进一步细化的会计准则中,IASB又具体了预期减值模型的操作情形,对于开放式的企业投资组合中采用摊余成本来进行计量的方式将金融资产区分为两类,对于这两类分别采用不同的减值计提方法,而且对于同一种金融资产也会根据情况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金融资产预期减值模型研究意义

  金融资产作为一种市场化的所有权凭证是以信用作为基础的,正是基于此,对于金融资产后续的减值计量在方法选择上就显得十分重要。对金融资产减值的后续计量根本目的是准确计量出金融资产在报表日所减少的价值大小,从而确保金融资产的价值能够在报表中得以准确反映。与此同时,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金融市场日益发达,金融产品在数量和种类上也越来越多,金融资产预期减值在理论和实践研究上越来越深刻。

  首先,能够进一步丰富金融资产减值理论,并有助于金融机构有效应对金融危机。通过研究分析金融资产减值模型,可以提高金融工具或者金融资产在计量时的准确性,有效降低信息的生成以及传递成本,减少会计准则中可能出现的顺周期效应,提高了金融市场的效率和效益。通过相应的减值模型研究,会计部门能够站在更具有前瞻性的视角上计量金融资产的价值。在估算金融资产存续期之内的相应损失时更为准确可靠。与此同时,金融监管部门在监管金融市场时也更为方便,有助于提升金融机构对经济波动的抵御能力,对于稳定金融市场的整体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次,能够提高信息使用者对报表的可理解性,为银行业应用提供实践意义。由于金融资产减值模型关注金融资产未来的减值情况,因此关注预期减值能够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为前瞻的信息,报表的信息使用者在分析信贷决策或者关注金融资产定价时会获得更为充分的资料信息,金融机构监管部门也可以以此强化对金融市场的宏观以及微观监控。

  同时,强化金融资产减值模型研究有助于强化我国银行等相关机构部门对于金融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应用和把握,尽管我国银行等金融机构较少地受到国际金融减值准则的影响,但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会计准则的趋同,深化金融资产减值研究就越来越具有现实意义。

  金融资产减值的确认分析

  金融资产是跟实物资产相对应的,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伴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资产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金融资产作为一种市场化的所有权凭证是以信用作为基础的,正是基于此,对于金融资产后续的减值计量在方法选择上就显得十分重要。对金融资产减值的后续计量根本目的是准确计量出金融资产在报表日所减少的价值大小,从而确保金融资产的价值能够在报表中得以准确反映。金融资产一般分为四大类,即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贷款和应收账款以及以公允价值计量而且相应的变动计入到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等。

  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规定和现行的金融资产分类方法,对于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并且相关变动计入到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可以不计提减值准备,而对于按照摊余成本计量处理的贷款与应收账款、持有至到期投资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进行减值准备的计提。按照摊余成本来进行会计计量的持有至到期投资以及贷款和应收账款,在未来现金流量小于它们的账面价值时需要对它们进行减值损失的确认,并依据两者之间的差额对减值准备进行计提。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其公允价值出现非短暂性的较大程度的下降时,需要及时进行减值准备的计提。

  预期损失则是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金融机构所预计的难以收回的合同金额,它所反映的是相应的金融风险。一般来讲,金融资产预期减值在计算时等于资产风险敞口跟预期损失率之间的乘积,这个差额应当通过减值准备的计提来进行补偿。金融资产的减值模型有多种,包括预期减值模型、已发生损失模型、动态减值模型、公允价值模型以及信用风险减值模型等。

  金融资产预期减值模型分析

  按照IASB会计准则相关要求,建议对企业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使用金融资产预期减值模型。金融资产预期减值模型是指相应的金融机构在对金融资产进行初始确认时就应当全面考虑到其预期的信用损失,对其所拥有的金融资产未来所面临的预期信用风险以及预期利息收益等进行明确区分的相应的资产减值的准备金计提方法。在金融资产预期减值模型下,金融机构及部门所获得的利息中应当包含金融市场对于该项金融资产未来可能发生的损失的预期,并且这一损失预期是对未来损失风险的有效补偿,因而也就不能够将其确认为利息收入。

  在金融资产预期减值模型下,金融资产的实际市场利率是指在扣除掉金融资产预期损失之后的未来净现金流量的现值等于其取得初始成本时的折现率,合同利率跟实际利率之间的差额就是该项金融资产的信用损失率。对于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预期损失,应当科学合理地分摊于整个的金融资产存续期之内,并且应当在每一个资产负债表日都要进行重新分析和评估,确定其价值。

  金融机构对于其金融资产都应当在其存续期内的资产负债表日,依据最新的数据参数对未来现金流量进行分析评估。在计算评估之后,重新评估计算的预期损失跟初始预计金额之间的差额,就需要及时确认或者转回金融资产的减值损失。IASB规定金融资产的预期损失不能够直接进行核销的会计处理,应当设置备抵账户。金融资产的预期减值模型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金融资产的减值在计提时不再依靠已经发生的事件,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已发生损失模型中可能造成的顺周期效应。已发生损失模型、公允价值模型以及预期减值模型的对比如表1所示。

  结论

  总之,以预期减值模型来代替已发生损失模型具有很大的优势,也是必然趋势。在实际操作管理中应当积极关注预期减值模型可能面临的问题,并及时采取针对性建议措施,对模型不断地进行优化和完善。会计监管机构、执行者以及金融管理部门还需要及时进行协商,尽量减少因为目标不一致而产生的分歧。

  积极探索以预期减值模型来计量金融资产减值模型需要一定的实践和时间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为有效将预期减值模型应用于会计实务中,还需要在应用初期对模型进行简化,在实践中由浅及深地逐步推进,并在此基础上最终实现全面实施预期减值模型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韦彩霞,王荭,于倩楠.金融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历史演进及国际趋同[J].财会学习,2012(4)

  2.中国农业银行预期损失模型课题组,姚明德.金融资产减值理论分析及预期损失模型最新进展[J].金融会计,2012(7)

  3.牟宏伟,李璐宇.金融资产减值准则新动向―关于IFRS9准则[J].财会研究,2012(12)

文章标题:金融师职称论文金融资产预期减值模型改进研究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ngji/caishui/22788.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