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模型的教学效果及应用

所属栏目:中学教育论文 发布日期:2017-04-25 11:17 热度:

   PBL教学法是近些年新兴起的一种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对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师教学绩效有着良好的效果,本文主要研究PBL模型的概念和教学应用。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集学术性、实用性、权威性、前瞻性与专业性于一体,旨在推广教育新理论、新经验,为广大教育、科研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全面深入推动素质教育,为评职、考核、课题、晋级等提供重要依据。

  随着教师能力和素质的提高,现如今的教学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了,很多教学中也都融入了一些科技手段。PBL教学法就是现在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本文主要论述了PBL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微。

  PBL教学法是一种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为了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正致力于将PBL教学法带入高中数学课堂。与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相比,PBL教学法将数学课堂归还到学生手中,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PBL是英文Problem-Based Learning 的缩略形式,翻译成中文即是基于问题的学习,其意思就是将问题情境与数学知识教学联系起来。PBL重视的是学习的过程,需要教师从问题实际出发,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从而达到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

  一、PBL模型在绩效目标中的应用

  PBL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应该根据数学问题情境、课堂教学内容、课堂评价原则等指标,强调数学教学的逻辑性、层次性。绩效目标原是指给评估人和被评估人提供的评价标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绩效目标是指评价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的指标。值得注意的是,绩效目标不同于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制定对象是教师,而绩效目标的制定对象是学生。在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中,教师常常说:数学教学就是通过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操作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我认为这样的说法欠妥,学生才是数学课堂的主体,教师更多的负责课堂的主持工作。

  例如,在“三角函数”章节的教学中,教师给学生们制定的教学目标是:掌握三角函数的概念,提高对三角函数的应用能力。这样的教学目标是从教师角度出发的,缺乏针对性,教师无法认清学生的数学能力到底提高在哪里。对此,教师不妨利用绩效目标,要求学生结合教材例题,理清三角函数的类型和定义,尝试解决课后训练。如此一来,学习目标由教师制定转向为学生制定,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帮助学生获得学习动力。

  二、PBL模型在问题情境中的应用

  古语云:学以致用,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讲数学知识回归到学生生活中。通过PBL模型在数学问题情境中的使用,我们可以实现对数学知识的实践教学。

  首先,教师必须明确:什么样的课程才适用于PBL模型、怎样的问题情境才能与PBL模型有效结合?同时,教师必须考虑数学知识之间的连续性,将学生个人能力与知识点难度结合起来,实现数学教学的对症下药。对此,我们可以使用分层教学策略,将问题情境划分为一个个层次,从基础、提高到拓展,逐渐实现PBL模型在全体学生之中的应用。对于不同基础的学生,教师可以将问题划分成多个层次,要求学生量力而为,既要保证差生跟得上,也要保证优等生吃得饱。

  例如,在进行“等比数列”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国际象棋棋盘麦粒的故事,将此故事放到等比数列教学的课堂导入环节。在进行等比数列的概念教学时,教师可以以生物学科细胞分裂的模型,介绍等比数列递增(或递减)的规律。同时,教师还需要适当进行课堂训练,将课后习题、参考资料习题中的“等比数列”章节的对应训练布置给学生们。在进行问题布置的同时,教师必须秉承适量高效的原则,帮助学生精选习题,尽量挑选种类多、内容全的训练题,避免数学训练的重复性。

  三、PBL模型在数学实践中的应用

  有了问题情境的导入,接下来就是学生的数学实践了。在数学实践环节中,学生是数学课堂的主体,教师则负责为学生们导航,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首先要求学生们根据自身的数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对问题情境中的数学问题提出几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此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们按照小组为单位,讨论这些方案的可行性,选出每个小组的最佳方案。对于一些复杂性的数学实践题,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们小组合作,利用课后时间查找资料,论证方案的可行性。最后,教师可以要求全班同学进行辩论,筛选出最佳方案。同时,各个小组之间也需要互相合作,相互补充和完善,实现数学课堂的全面互动。在PBL背景下的数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必须保证数学课堂的开放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利用数学游戏、多媒体教学仪器等先进的教学方式,提高数学课堂的趣味性。例如,在高中数学“真假命题”章节的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布置了创作真值表的任务,要求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出既美观又实用的真值表。在任务抛出之后,小组之间分工合作,绘制表格、内容设计、结论汇总等,充分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

  四、PBL模型在教学评价中的应用

  数学学科的教学有着一定的顺序,预习、授课、训练、复习,PBL模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使用,同样有着这样的顺序。从绩效目标的确定,到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再到教学实践的实施,都是基于PBL模型而进行的。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评价时,首先是学生自评,然后是小组评价,最后是教师评价,这些应该逐次进行。学生自我评价包括课堂问题解决方案评价、课堂表现评价、小组贡献评价;小组评价则是按照小组为单位的按组评价,给予组员同等待遇;最后的教师评价则是由教师实施的,教师应该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结合学生的考试成绩和课堂表现来综合决定。不过,目前PBL模型的使用还存在很多弊端,短时间内还难以实现全面推广。尤其在高中生自由时间短、学习模式传统、自主能力差的情况下,如何才能进行过渡期间的科学评价,还需要教师不懈的努力探索。

  总之,基于问题的数学教学模式,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有效数学教学方法,通过PBL背景下的数学问题,学生得以协作学习和进行自主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PBL模式的使用还处于成长阶段,教师必须着眼于学生需求和社会发展趋势,致力于高素质、高水平的时代学生培养。

文章标题:PBL模型的教学效果及应用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zhongxue/35592.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