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类核心期刊投稿化学教学中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

所属栏目:中学教育论文 发布日期:2015-11-17 12:02 热度:

  化学学习成绩的好坏不仅与学生的努力程度有关,和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有一定的关系,化学教师在课下也会进行一些归纳总结。本文是一篇教育类核心期刊投稿的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化学教学中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

  【内容摘要】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可以避免出现被动学习,实现对不同知识点区间的融会与结合,便于学生对学科知识点的认识上升到更高的层次,有利于培养科学的学习习惯。本文将立足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针对其学习中的迁移能力的生成,结合相关的学科教学案例,简要阐述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化学教学,中学生,迁移能力,培养

  古语有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意为赠与一个人鱼不如传授给其捕鱼的技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用在师生之间的传道授业解惑方面,则涉及到学科知识抑或是学科知识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新课改日趋推进的今天,愈发重视对学生自主能动性,即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一种较为有效的学习方法真正逐步走进广大教师的视线――迁移能力。借鉴教育心理学,定义为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成为迁移,意为学生通过对已学知识与将学知识内部的联系,来自主的学习未知的新知识。因此,其不乏潜力成为学生学习的有效措施之一,所以笔者在此将结合初中化学的教学,来尝试探讨一下初中生化学学习中迁移能力的培养与生成。

  一、引导学生把握学科规律,学会举一反三

  师生之间教与学的过程,是一种双向的互动过程,而不应沦为单向的灌输与被灌输的模式,是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之中的主体地位,运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去认知与学习。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通常是对学科规律的总结、归纳、分析、概括的过程,做到于普遍之中寻规律,于特殊之中找统一,进而形成有效的知识迁移能力。例如,在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在进行实验室制作O2与H2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研究揣摩类似气体的制作方法,在学生总结出其中规律之后,以知识迁移的能力在去尝试着做CO2的采集与制作。或者,在学习盐碱的化学性质时,则启发学生归纳出酸的共同点与普遍性,然后结合酸自身的特点去推断其与其他元素结合时的表现。如此,既能够扎实的掌握学科理论知识,又能够为学生的化学学习打下扎实基础,做到活学活用。

教育类核心期刊投稿

  二、启发学生借助旧知识,贯通新知识

  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着利用“最近发展区间”的教育心理学原理,为学生提供创设一些高于学生原有所学知识的问题,使学生依靠对原有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自主建立起新的知识结构与框架,然后将其运用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从而达到知识能力迁移的效果。例如,在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题一《燃烧和灭火》的教学中,在此课的学习中,需要涉及到对硫化氢的制作与搜集,于是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即在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时,需要选择同制作CO2或是O2的器材,在搜集该气体时,需要采用什么样的气体收集法,为了避免硫化氢的溢出,应该采用什么装置将硫化氢吸收。学生根据问题,结合自身所学的知识,即根据硫化氢的状态可以推知其与CO2的收集方式十分类似,因此,可以选用同样的制作器材。硫化氢能够溶于水,所以为防止硫化氢的逃逸,可以选择用水来捕捉逸出的硫化氢气体。如此,学生既能做到旧知识的温习,又能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很好的发挥知识迁移的效果。

  三、倡导学生发散思维,以点带面解决问题

  初中化学教师在处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例题时,可以重点讲授,集中突破,使学生自主的归纳出类似问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从而打好解题方法与知识迁移的基础。例如在解决问题“清除盐酸之中的H2SO4”,本题的解决关键在于寻找出其中的杂质成分SO4,由于在盐酸中存在着Cl-与H+,而H+本身不是杂质,因此,如果要除掉盐酸中的SO4,则应该加入适量的Ba2+,从而使盐酸中的SO4能够较为纯净的沉淀下来,而不会产生其他的杂质成分。在解决此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归纳出其中的一点,即为了能够找出物质中的实质性的杂质离子,可以加入一种新的离子,从而使杂质成分的离子沉淀在水中或者空气中,做到与原有物质的分离。而为了不会加入新的非要求成分,则必须在原有的物质之中确定含有相反电荷的离子。在此典型问题的解决中,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类似问题的解题技巧与规律,就能让学生较容易的掌握类似问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获得以点带面的效果,充分利用和发挥知识迁移能力的效果。

  一切物体之间都是存在联系的,从哲学的角度来讲,学生培养知识的迁移能力有着现实的强大基础与理论前提。作为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当下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大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在洞悉学科规律与本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基于自身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对未知的学科领域做知识迁移自主学习的探索,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具变通性、发散性、开放性。当然,在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要避免出现好高骛远,片面的追求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偏离了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培养的出发点与立足点。

  【参考文献】

  [1] 万方舟. 促进有效迁移培养创新能力[J]. 教育评论,2011(3):41.

  [2] 易星元. 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学习迁移研究[J]. 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 (2):62.

  [3] 朱秀丽. 化学教学中培养迁移能力的途径[J]. 中小学教学研究,2012(6):76.

  教育类核心期刊推荐《中国高等教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创办并直接主管,是全国高等教育导向性、综合性理论刊物。其前身是创刊于1965年,复刊于1982年的《高教战线》,1986年7月正式更名为《中国高等教育》,陈云同志题写刊名。

文章标题:教育类核心期刊投稿化学教学中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zhongxue/28761.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