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中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

所属栏目:体育科学教育论文 发布日期:2017-04-20 11:53 热度:

   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所在,新教改以来,基础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实施管理等多方面都有了较大进步,对学生体质提高也越来越重视,体育教学就很关键了。

体育研究与教育

  《体育研究与教育》是由山西师范大学主办的体育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尤为注重山西地方民族体育的研究。本刊创刊于1986年,发行方式为自办发行。主要面向全国大、中、小学体育教师、各级教练员、科研人员、体育工作者,以及热爱体育工作的各界人士。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课程改革所产生的更为深 刻的变化,将反映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上。因为任何一项课程改革的设想,最终都要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基于这一认识,对与高等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联系最密切的学校体育学的课程目标、课程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等问题进行思辨,并就教学改革提出构想。

  一、前言

  学校体育学是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理论课,是重点研究学校体育,特别是中小学校体育一般原理和方法的一门学科。它与高等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联系最密切,在高等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f,从某种程度上讲学校体育学课程与教学改革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科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为培养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合格体育师资,学校体育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学校体育学课程改革的理性思考

  (一)学校体,学课程的定位问班

  中小学体育教师和体育师范生常常对学校体育学课程产生一种不合理的期望,期望它能为自己提供实际的行动策略,告诉他们“应该干什么、怎么干”。学校体育学课应区别于体育师范生的技能训练课,不能期望学校体育学课解决体育师范生教师职业素养培养中的所有问题。为此,应构建一个包括学校体育教育原理与方法(即学校体育学)、体育教育技能和体育教育实践(即教育见习与实习)等在内的学校体育教育类课程群,各司其职。

  长期以来,在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中,对学校休育学课程“实用性差”、“轻视教育技能训练”的指责不绝于耳,并且似乎成了占压倒多数的一派意见,对此,我们不敢苟同。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学校体育学这门课究竟应该解决什么问题?它能解决什么间题?这涉及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等基本问题。学校体育学应该是以中小学体育教育中的本体问题为重心、以情境中的体育教育实践为直接研究对象的理论性综合学科。由于对学校体育学这门课程的定位不准,期望不当,直接导致了这门课的功能和价值难以实现。因为“课程目标是课程改革、设计、实施和评价各个活动环节的重要指导原则。对课程改革者来说,课程目标是设计新型课程的首要一环;对教师来说,课程目标是施教的依据;对学生来说,课程目标是引导学习的指南;对一般社会和教育人士来说,课程目标是评估教学质量的准绳。

  目前的学校体育学,一方面被人们期望成为“万能”的学校体育学,因而不得不背上了过于沉重的翅膀。另一方面,它自身(更确切地说,是从事学校体育学教材编写与课程教学的人)也不愿意放弃它在学科分化以前的地盘,既想解决各种体育教育基本理论问题,又想解决各种体育教育实际问题,因而心甘情愿地继续背着沉重的翅膀。总之,无论是被迫或者是自愿,学校体育学都承担了太多它本不应该承担的任务,致使其本身的任务完成不好,并有被逐渐销蚀的危险。额外的任务当然更难以胜任。我们认为学校体育学课程不可能、也不应该解决各种实际操作与技能问题。学校体育学作为一门理论性学科,它担负的主要任务是形成体育师范生正确的体育教育观念,以及运用学校体育教育理论观察、分析和评价体育教育现象、体育教育问题的能力。

  《二)学校体育教育理论对中小学体,教师的价值问题

  教育理论是教育实践的高度概括和科学的抽象,它是千百万人教育实践的历史总结,它所揭示的规律总是远远超过个人所能达到的认识水平。任何有经验的教育工作者,如果没有系统的理论学习,其终身的经验也不能达到教育理论己经达到的高度。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自身的发展,特别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理论对中小学教师的价值也日益凸显。重视与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是当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然而,在我国,现有的许多体育教育理论至今仍被批评为脱离实践,不能有效地指导实践。专家的体育教育理论常常被中小学体育教师认为是不切实际的,不少体育教师认为这些专家对学校体育工作的现实一无所知,不能帮助教师解决教学问题。由于教育工作是一项经验性很强的工作,不少在教育工作中做出成绩的人,也的确是主要靠经验的摸索和积累而获得成功的,因而实践工作者很容易出现经验主义倾向。现实情况表明,第一线的中小学体育教师脱离理论、拒绝理论的倾向十分严重.

  因此,究竟如何认识教育理论及体育教育理论的价值问题,直接影响着中小学体育教师对待教育理论的态度。美国S"D·布每克菲尔德(StephenD,Brookfield)认为,对实践者而言,理论具有如下价值:(1)帮助教师识别自己的实践。(2)可以冲破熟悉的束缚。自己的实践就是一个封闭圈,通过对这个圈子之外的观点、活动和理论的学习,我们开始理解自己工作的哪些特征是与特定情境相关的,哪些特征具有一般性。(3)可以代替我们的同事。(4)可以避免形成“集体共识”和理智上的停滞。(5)把我们的实践定位在社会情境中。不进行经常的和认真的理论文献的学习,我们会很容易沉浸在一种实践的实际困惑之中,我们会在问题中苦苦挣扎,被一些具体问题所折磨。

  也就是说,教育理论及体育教育理论对于体育教育实践或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价值不在于提供直接的实践工具,而在于增进体育教师对体育教育实践的理性判断和反思批判能力。这一点对于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的中小学体育教师来说显得尤其重要,因为,本次课程改革所产生的更为深刻的变化,将反映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上。

  为什么会出现中小学体育教师脱离理论、拒绝理论的倾向呢?这与我国乃至世界师范教育的培养模式有很大关系。

  迄今为止,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对师范教育的普迫理解还是技术的观点,师范教育中技能的训练还占着统治地位,在我国的师范教育课程改革中,这种技术观点也是占压倒性的呼声。我们并不否认,对师范生应该进行教育的职业技能培训,而且这类技能的训练也最容易在短时间内看到实效。但是,当这种技术观点成为师范教育领城的主导思想甚至成为惟一指导思想的时候,这种纯技术的师范教育将使得教师们的视野日渐狭窄,思维能力日渐迟钝,理解能力日渐衰退。于是,教育机构成了工厂车间的流水线,教师成了流水线上的技术操作员,学生则成了等待加工成标准件的物料。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自己却缺少了一个“灵魂”。我们同意美国学者A"W·库姆斯(Arthurw.Combs)在(师范教育的新设想)一文中提出的观点:“师范教育不该被看成一件‘学会如何教’的事情,而应该被看成造就一个教师的过程。

  我国的学校体育教育实践、我们的中小学体育教师、我们的体育师范生真的不需要教育理论与体育教育理论的武装吗?我们不这样认为,特别是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要求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研究者、建设者和开发者的角色必须要求中小学体育教师、我们的体育师范生具有良好的理论家养。诚然,我们注意到了体育师范毕业生的教育教学技能不足,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现在阻碍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深人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体育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低,教师的教育观、学生观落后,对国内外一些成功的课程模式、教学模式只知道依样画葫芦,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结果,克隆的只是其外壳,而不知其精位所在。如有的教师看了一堂主题教学的体育示范课,就以为新课标下的体育课就是都该采用主题教学法了,这就是教育理论素养低的表现。教师要切实提商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绝不是仅仅靠模仿一些技能技巧就能达到的,必须加强教育理论修养。因为,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使教师们面对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为复杂的社会和更加复杂的教育情境,需要为他们的教育实践活动寻求一种理性的基础,依赖常识和狭隘的经验就能搞好教育的时代已不复存在。

  (三)学校体育学课程教材体系的实用性问题

  学校体育学的“实用性”又该怎样理解?在教材中又如何体现?是否增加教材中的有关教育活动的操作性、技能技巧性和事务性等内容才叫做具有“实用性”,才体现了“实用性”?我们以为,学校体育学的“实用性”并不等于在教材中增加一些具体实用的基本技能和方法。目前所说的学校体育学教材理论脱离实际,我们的理解是:学校体育学教材体系封闭似化、缺乏创新;教材内容空洞、抽象,脱离我国中小学体育教育实际;未能充分地吸取新的体育教育思想和理论以及教育技术和新兴的边缘学科的新成果,缺乏针对性和时代感;缺乏对当代基础教育改革和体育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与实践的关注;教学方法与手段未能体现现代化。一方面,日益频繁而且日见深刻的体育教育改革实践呼唤着教育理论与体育教育理论的指导,师范生也期望通过教育学与学校体育学的学习,提高自己对体育教育改革实践中诸多问题的理性思考能力;另一方面,则是学校体育学教材对上述要求的摸视,一直不变地自顾自地空谈什么目的、意义、地位、作用、任务、内容、原则、方法。这种陈述方式,同体育教育家和体育教育实践者对于体育教育实践的理性思考,存在相当大的距离。如此一来,学校体育学被指责为理论脱离实际,不能有效地指导教育实践,也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中小学体育教师和体育师范生需要什么样的体育教育理论?他们需要的不是空谈什么目的、意义、地位、作用、任务、内容、原则、方法,而是能够用来分析中小学体育教育实际问题,解释自己体育教育行为的教育理论与学校体育教育理论。只有这样,学校体育学才能真正贴近体育教育实践。因为,任何体育教育问题背后都隐藏着理论,任何体育教育行为背后都有理论的支撑,区别只在于教育者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体育教育理论的价值或说“实用性”在于帮助教师对身边的学校体育教育问题做出理性的分析,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深刻的反思与批判,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体育教育工作,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因此,学校体育学教材的编写宜以中小学体育教育中的本体问题为重心,通过多种学科视角(同时又不失学校体育学的学科特色)反映我国的体育教育实际。

  需要强调的是,加强学校体育学教材的“实用性”,或者理论联系实际,并非指单纯地大量引用教育实例,而是指要注重对体育教育实践中碰到的实际问题作理论的分析,提高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间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体育学内容“如果缺乏理论分析,越是实例化,它在学生将来的教育实际工作中运用的价值就越小,学生将来在教育实际工作中的从事创造性劳动的能力也不可能因此而得益。

  三、学校体育学教学改革的一些构想

  【一)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改革

  课程内容应该介绍国内外新的学校体育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介绍最新的成功的教学改革经验。自80年代初学校体育学从体育理论课程中分化出来之后,我国己经编写出多本“学校体育学”教材,对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虽然这些教材在不断修订,也有一些新的教材被出版,但由于国内外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发展十分迅速,这些教材的内容己经相对滞后。因此,学校体育学应紧扣学校体育改革和科学研究的脉搏,增加国内外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新思想、新观念,介绍新的教与学的方法,要将学校体育最新的理论和观点融人到学校体育学教材的侮个具体内容中。

  增加学校体育的一般性原理与课外体育原理的内容。目前,在学校体育学教材中,重视体育教学原理,轻视学校体育的一般性原理和课外体育原理的问题相当严重。从教材篇幅上来看,学校体育的一般性原理与课外体育原理的内容太少,从有些学校体育学教材有关的理论描述上来看,学校体育的一般性原理和课外体育的原理通常也是围绕着体育教学原理来展开的,而学校体育中更深层的、带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的原理诸如学校体育的本质、价值、功能、学校体育的环境与资源、学生与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等问题却未能在其中反映出来、如果这种现象长期持续下去,是否会造成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之间的混淆。

  (二}教学模式的改革

  1)引用案例教学。学校体育学是兼具理论性和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其功能在于解释与解决学校体育教育问题。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而案例教学是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的有效方法。学校体育学正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而且授课对象大多是缺乏体育教育实践经验的师范生。现在的学校体育学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强调教师书本知识的单向传授,学生的学习过程也简化成了记笔记、背笔记和考笔记,理论和知识的掌握(实际上是对大量定义、经验或事实的机械记忆)被当做教学的最终目标,这种教学既缺乏师范生的积极参与,也缺乏与教育实践的联系。这种教学模式最终导致学生虽然记住了书本上的知识,但在面对教育中的实际问题时却缺乏必要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中的案例,或直接取之于实际的生活情境,或以教育教学中的真实事件为基础根据教学需要加工而成,它为师范生提供一个个具有丰富性和复杂性的真实情景。分析案例是一种准实践,通过案例教学,可以缩短学校体育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它能使体育师范生对纷繁复杂的教育实践形成比较清晰的认识,加深体育师范生对抽象的教育理论的理解,发展师范生综合运用学校体育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体育师范生的体育教育实践能力。更为重要的是,案例教学使师范生在课堂上的角色由消极被动变为积极主动,学习方式由知识记忆变为思维训练,由简单模仿变为方法创新。这有助于师范生形成一种重要的教师素质一理性思考的能力。案例教学这种培训教师的新模式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2)改革传统的大学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目前,学校体育学课程本身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讲授、学生听记的注人式教学方法,在这种形式下培养出来的教师容易适应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满堂灌”、“填鸭式”、“跟我练”的教学方法。因此,要让未来的教师在教学中改变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培养适应新课程要求的教学,除了让他们在大学里学习有关知识外,教师更应在“学校体育学”课程的教学中现身说法,让他们耳闻目睹,潜移歌化地接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方法。因此,体育师范生的教师对大学里的教学方法彻底进行改革是当务之急。在教学中,注人式的教学方法只应适当地选用,研讨式、指导式、交流式等等教学方法应占主导地位,以便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这里面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还很多。

  另一方面,还要进行“学生教学”意识的培养,因为当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出色的教师,就应赋子他教师的角色,当他以教师的角色扮演时,就会发出教师的思维和语言,但我们的教育总是把学生放在被动吸收,绝对服从的位置上,因此学生只能成为教学的“奴隶”。这种角色扮演教学有助于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主动代替被动,以发展学生成为教师应具备的各种能力,而非单单是掌握几种纯技术技能而已。

  3)注重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包含的内涵非常丰富,它是学生对知识和学习本身的重新思考的结果,英国学者vigotsky认为学习是一种社会行为,这种社会行为的产生首先依赖于一种新的学习群体的产生,合作学习的价值要高于教师教学,.因为它所建立起来的学习机会最适应学生认知发展。在传统教学中,学习被认为是个人的事,把个人从集体交流中隔离开来,因此,新的教学模式中应增加合作学习特色,由4-6人为一组,每个小组在课外共同搜索资料,分析编辑,并且参与小组课堂教学,合作辩论等,以培养学生间的合作意识。

  4)强调课内外相结合教学。课内外相结合是现代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在学校体育学的新教学模式中,也要十分重视课内外的结合。要求学生在课外主动搜集资料,分析观点,编辑内容,为课堂教学活动提供良好素材和做好充分准备,还应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自我评价,撰写小论文,做专题作业等,以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一方面改变体育师范生平时不读书的习惯,不上图书馆、资料室查资料的习惯。另一方面也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证,以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l三)评价体系的改革

  课程评价是课程教学的指挥棒,课程评价必须进行彻底的改革,以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以便能更好地调动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学校体育学课程评价应立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学生评价应从过分关注结果逐步转向对过程的关注,实行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在考试内容方面,应关注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淡化记忆性内容为主的考试;考试方式应打破唯纸笔侧试的传统做法,建立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如辩论、课题研究、情景侧试等。

  教师评价应打破只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而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

文章标题:基础教育中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tiyu/35565.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