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体育场地与设施建设标准和要求研究

所属栏目:体育科学教育论文 发布日期:2010-08-12 15:20 热度:

  [摘要]体育场地与设施是高等学校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而近年由于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体育场地与设施在数量上不足,结构上也不合理。为满足日益增长的高校体育事业发展需要,必须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建设和发展体育场地和设施。
  [关键词]高等学校;体育场地与设施;建设标准和要求
  
  1.引言
  近十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等教育招生数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至2008年秋季入学,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663所,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290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3%,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教育阶段。随着在校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体育运动场馆建设成为了高校建设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当前高校体育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之一。
  2.高校体育场地与设施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场地数量太少,经费投入不足
  高校扩招,学生人数急增,体育场馆面积增长却较缓慢。“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现有体育场地850080个,其中教育系统有558044个,而高等学校只拥有28741个,与二千九百多万人的在校生规模相比确实太少。究其原因,主要是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而落实到体育场馆建设方面的经费更显不足。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到本世纪未达到4%”,事实上,教育经费投入的不足已严重地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和质量的提高。教育部在2001年10月召开的直属高校咨询工作会议上,总结了当前影响教学质量的三个因素,其中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由于扩招生均教育经费实际在下降占第一位。
  2.2设施项目单一,结构不够合理
  一直以来,我国高校体育主要是为学生开展体育课程教学和课余运动训练提供服务,配套的体育场馆建设也是为满足这单一的需要,因此场馆、设施、器材基本上是围绕田径、体操、球类、游泳、武术、乒乓球等竞技体育运动形式,而那些民族、民间、具有地域特色、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以及供人们健身、休闲、娱乐的场所则严重缺乏。这种状况最多只能满足竞技运动教学的需要,不能满足新的《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指导纲要》提出的构建大课程结构设置的需要,更不能满足日益开放的、社会化的高等学校体育领域整体的需要。
  3.高校体育场地与设施建设的标准和要求
  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和器材设备是保证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训练、竞赛正常进行所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是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具体措施,是学校基本教学条件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检查、督导、评估、规范学校办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应重视和加强体育场馆设施器材的建设和配备工作,在学校建设规划中予以重视,在财力、物力上予以保证。
  国家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提出,体育场馆设施配备目录分为两类,即基本配备类和发展配备类。其中基本配备类包括必配类和选配类。必配类是根据体育教学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基本要求,在考虑学校规模、水平的基础上确定的,各学校必须按照要求配备。选配类是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地域、气候、传统、经济状况等),围绕学校的体育教学内容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自主选择配备。必配类和选配类共同组成某一学校体育场馆设施的基本配备目录。而发展配备类是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定位,学校教学条件的不断完善,要主动使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条件进一步满足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要求,从数量和质量上全面提高。
  因此高等学校体育场地与设施建设应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充分享受高科技带来的成果,使体育场地与设施建设赶上现代化的步伐。
  3.1硬件性与标准性
  根据当前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设施的现状和高等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趋势,提高检查、督导、评估、规范学校办学工作水平。新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中,更加突出了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的硬件建设与场地标准化建设。
  从标准上看,室外场地有400米标准塑胶田径场、标准足球场、50米标准游泳池(并配置更衣室、冲洗房等完整设备),标准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和手球场。室内场馆有多功能综合体育馆(有座席标准),50米标准游泳馆(有座席规定)等设施。
  从数量上看,有不同标准与要求,但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而增加。因此,场地、器材设备的配置与学校规模、在校学生数(含研究生)成正比,项目齐全数目繁多,每个室内场地也都有座席与面积的规定。
  从质量上看,科技、绿色环保技术含量提高。篮球场、排球场等100%硬化,其中塑胶地面或人工草皮和绿化面积80%以上,网球场90%以上。室内场地面为木质或塑胶。
  3.2选择性与发展性
  各类不同规模的学校,在基本配备类,室外场地设施在选配类都有规定的内容可供选择,一般都是结合学校人力、财力及学生兴趣爱好选择其它设施内容。室内场地设施有跆拳道室、健美操房、乒乓球房、羽毛球房。同时,体育场地设施、器材设备的配置应与高等教育全面发展的态势相适应,因此,又具有可持续发展性。从项目上看,发展室外场地设施有轮滑、滑雪场、体操、武术、散打、健身器械区、野外活动(登山、野营、滑冰、帆板、自行车、冲浪等)基地、攀岩场、棒(垒)球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活动区。室内场地设施有风雨操场、乒乓球(羽毛球)室、手球场、拳击、防身术、形体场地、壁球、固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场所。
  3.3全面性与实用性
  从配备类看,室外场地设施配置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而数量增多。室内场地设施配置在硬件、标准及功能上都有规定,且各专项用房地面均为木质或塑胶,固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场所。
  从发展类配备看,均按原学校规模提升一个档次和标准。室外场地设施配置注重内容、项目、面积、数量、环保、实用;而室内场地设施则更注重标准、规格、档次、质量、多功能综合性,“一馆多用”是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配置的核心部分。体育场地设施、器材设备配置一个很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全面性和实用性,这与大学体育的特点是相一致的。而配置体育场地设施、器材设备的目的,最终在于实际应用。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学校目标定位、发展规模大小、及具体情况(地域、气候、传统、经济状况等)因素各异,因此,还应做到配置有序、立体选择、安全实用为原则。
  3.4多功能综合性
  所谓“功能”,指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而“综合”,则为合起来聚在一起。因此,提高室内场馆(房)设施器材设备的运用效能是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设备配置的又一显著特点,尤其是室内场地设施建设更加趋于多功能综合性,突出“一馆(房)多用”的指导思想。如体育馆可用于篮球、排球、手球、乒乓球、羽毛球、毽球、藤球、武术、摔跤、散手、拳击、体操、跆拳道、舞龙、舞狮、艺术体操、柔道、体育舞蹈等综合进行教学与比赛,提供各种大型公众文艺或商业活动,就提高了体育馆的效能。目前,我国中小型规模的高等学校在“多功能综合性”设施建设方面存在有滞后发展的现象,因此,鼓励各普通高等学校加快室内运动场地建设,在保证必配的室内运动场地的前提下,增加的室内运动场地面积可按三倍折算成室外运动场地(游泳馆除外);其配置要求多功能、综合化,也是比较经济实用的。
  3.5配备齐全,数目繁多
  体育器材设备的配置,从宏观上讲,器材的配置具有明显的全面性、系统性、科学性、发展性和实用性,基本达到标准化、硬化、绿化的要求;从微观上讲,涉及体育项目四十八个大项,而每个项目类都有具体的配置标准与要求,可谓配置齐全、数目繁多。
  
  参与书目
  [1]李建国.社会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2]原龙虎.城市社区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的探讨[J].体育科技,2006.14
  [3]朱少刚.李贵芳.高校体育场馆建设与管理[J].新西部,2007.02
  [4]张发强.中国社会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J].体育科学,1999.04 

文章标题:高等学校体育场地与设施建设标准和要求研究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tiyu/341.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