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北京市普通院校体育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研究

所属栏目:体育科学教育论文 发布日期:2010-08-12 14:52 热度:

  摘要: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未设立本科层次体育专业的高校也加入到了体育学科的研究生教育,这极大的促进了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本文对北京市普通高校体育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普通高校 研究生教育 不足之处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迎来大众化的时代,高等教育系统和结构显得越发庞大和复杂,根据2007年教育部统计,我国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招生的学校共有2286所,这为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回顾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高等教育为了更好的满足社会各方面、各层次的需要,也为了更多的接纳知识基础参差不齐和学习意愿差异甚大的学生,其进行了由单一性走向多样性的转变。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后开展的以“共建、调整、合并、合作”为方针的新一轮高校重组,我国高校布局出现了新的变化,高等教育结构也逐步实现了多层次和多样化。
  1.我国高校的分类
  在审视我国高等教育发生可喜变化的同时,我们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高校的分类还是比较模糊的。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没有固定的和系统的高等学校分类方法。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有一些学者开始关注高校的分类问题,他们在借鉴国外高校分类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机构进行了界定和分类。这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分类有:
  在早期根据国家不同需要对高校进行的笼统划分,如:根据国家投资建设程度划分的重点院校和非重点院校;根据学科门类划分的综合大学、理工院校、师范院校、财经院校、体育院校、艺术院校等12类高校;根据隶属关系所划分的中央部委院校和地方院校;根据办学体质划分的公办和民办高等院校等。这些分类有一定应用价值,但其随意性较大,缺乏科学性,不能对我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发展起到实质性的影响。
  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武书连研究员提出了由类和型组成的我国高校分类标准。这其中“类”指的是大学的学科特点,它的整合是按照教育部对学科门类的划分和各大学学科门类的比例进行的,按照这个标准可以将现有大学划分为综合类、文理类、医学类、体育类、法学类等13个类别;“型”的划分是以大学的科研为基础的,按照科研规模的大小可分为4型: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高校的所属分类由上述类和型两个部分组成,类在前型在后。
  刘澍同志在其河北省教育科学重点研究课题中以人类三种不同活动为基础,既以认识为主的活动,形成改造世界的观念;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中间类型,将观念变为改造世界的具体方案;以改造世界为主的活动,将方案变为改造世界的行动,将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分成了三大类:以人文社会科学和现代自然科学为学科基础的学术研究型高校、以应用科学为学科基础的专业应用型高校和以培养实际操作方法与技能为主的操作实施型高校。
  湖南大学政研室主任陈厚丰副教授对我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分类是从类型和层次两个方面进行的。他在类型上进行了3次划分:第一次划分出公立院校、盈利性民办院校和非盈利性民办院校;第二次从纵向上划分为研究型、教学科研型、教学型和应用型;第三次从横向上分为综合类、多科类和单科类3类。同时,他又在层次上划分为全国性高校、区域性高校和社区性高校3个层次,这样可以从理论上组合出108种高校的类型和层次。
  郭江惠在其研究中根据大学所具有的教育功能、探索功能和服务功能三大功能将我国高校划分为学术型高校、行业型高校和职业型高校。陈敏以高等教育发展阶段为基础,将大众化阶段的高等学校分为三类:精英型大学、大众型大学、精英—大众共存型大学。马陆亭、孙建波等建议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把我国高校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型大学、教学型本科院校、高等专科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肖国安认为,可以根据办学实力、办学水平和服务层次把大学划分为研究型大学、应用型大学和技术型大学。甘晖、王建廷、金则新等将我国高校分为四类: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和高职高专院校。上海治理开发研究所提出五种类型:研究型大学、省部级重点大学、一般本科院校、普通专科院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贾志兰、杜作润将我国大学分为三大类:一是进入“211工程”的大学,二是以招收本科生为主的全日制大学,三是依靠社会力量办的大学。
  2.本研究中“普通高校”的定义
  虽然许多学者对我国高等教育机构的界定和分类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但是目前尚未形成共识,致使目前对我国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招生的学校划分显得较为纷乱繁杂,为了便于本研究的进行,笔者以上述分类方式为依据,将不同分类方式加以融合,对本研究中的普通高校进行重新定义。本研究中的普通高校是指:全日制的具有体育研究生培养资格(不附含体育本科教育)的非师范及体育类院校的高等教育机构。
  3.北京市普通院校体育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3.1硬件设施不足
  研究生的培养虽然主要依靠导师的指导工作来完成,但良好的硬件设施也是提高培养质量不可缺少的条件,在调查的北京六所高校中,除清华大学有“人体运动力学”等实验室外,其他学校几乎没有和所招专业相关的专门实验室;并且多数学校的体育场馆、器材也不能满足基本的教学需要,运动场馆的生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国家标准。从访谈中了解到,场地、教学器材和实验仪器设备的不足,已严重影响到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这是制约普通大学体育研究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3.2专业理论教师匮乏
  在和专家的交谈中发现,普通院校的专业理论教师严重不足,术科老师担任导师的比重较大,这样一来,容易造成学生基础理论知识薄弱,这是普通类院校培养体育学科研究生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制约普通类院校扩大培养规模的主要问题,为了造就“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普通院校就要利于自己的优势,培养或引进更多的、高水平的体育专业理论教师。
  3.3科研水平
  科研水平是反映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指标,这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导师的科研水平,一是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水平,虽然北京普通高校招收体育研究生的学校中有一批科研水平较高的导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即具有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的高质量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成果少;不能很好的利用普通高校的资源优势,跨学科协作的集团研究少,个体研究多。通过访谈反映出。普通高校应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进行跨学科、跨专业的研究,而多学科、多资源正是普通类院校的优势所在,那么导师就要充分认识环境的优势,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向“学者型”教师靠拢,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服务,避免由于导师自身水平不高导致对学生指导不利的现象发生。
  
  
  参考文献:
  【1】 陈敏,大众化视野中的高等学校分类【J】,.现代大学教育,2002(1)
  【2】 武书连,再探大学分类【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10)
  【3】 刘晖.中国研究生教育与学位制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4】 黄汉升.新中国体育硕士研究生的回顾与展望.体育科学,2007年,第27卷,第9期,3~22

文章标题:对北京市普通院校体育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研究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tiyu/328.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