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论文高校开展感恩教育的必要性探究

所属栏目:特殊教育论文 发布日期:2016-02-26 17:34 热度:

   近年,社会屡屡出现的大学生不知恩、不感恩、不报恩,甚至忘恩负义的不良行为,让舆论对高校的教育提出了种种质疑,给高校的教育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是一篇特殊教育论文发表范文,主要论述了高校开展感恩教育的必要性探究。

  [摘要]感恩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工作和重要内容,高校开展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在于: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美德得以传承,做好德育工作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帮助大学生构建良好人际关系,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以及有助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高校,感恩教育,必要性

  尽管很多高校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来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但因为存在感恩教育理念落后、感恩教育途径单一、感恩教育内容匮乏、感恩教育方法陈旧以及教育体制不完善等问题,使得感恩教育流于形式,教育效果不尽人意。而感恩教育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工作和重要内容,对健全大学生人格结构,提升大学生道德素质,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以培养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道德情感的高校感恩教育就显得更为迫切和必要了。

  一、感恩和感恩教育的内涵

  感恩是个体对社会、他人、自然给予的恩惠和帮助且在内心产生的一种感恩戴德的情感和报答恩情的情怀,是一种道德的强化物,是人类自我应具有的最起码的道德准则,是人类个体应具有的最基本的品质和良知,也是人们在社会生存最起码的生活态度。感恩作为非与生俱来的品质意识,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引导建立起的来。

  感恩教育就是通过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在教育过程中营造一定的教育氛围,以意识、情感和行为为中心,以完善人的生命,特别是完善人的精神生命为本质任务,对受教育者进行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感恩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包括三个层次:认识和了解自己所获恩惠并在心里产生认可的认知层次;认知基础上产生幸福与愉悦情感并转化为自觉感恩意识和有回报冲动的情感层次;将感恩意识转化为报恩乃至施恩行为进而养成乐善好施、无私奉献习惯的实践层次。

  二、高校开展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一)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美德的需要

  感恩,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已被传颂几千年。在《诗经・卫风・木瓜》中就有“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经典名句;晋朝陈寿的《三国志・吴书・骆统传》中:“令其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是最早正式提到了“感恩”一词;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感,动人心也;恩,惠也”,详解了“感恩”的的释义;更有“施恩不图报,有恩不报非君子”、“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的古训,以及唐代孟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感人传世诗句。这些名篇佳作赋予了感恩包括知遇之恩、养育之恩、培育知恩、提携之恩、救命之恩在内的丰富内涵。

  中国自古又是礼仪之邦,对个人的修身养性尤其看重,感恩作为人应具备的基本道德和基本修养,成为衡量个人品行的重要标准之一。尤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体的儒家文化,极其推崇“感恩”美德的培养,通过“孝”的形式表现出来,所谓“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高校开展感恩教育,实现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对接和传承,才能让中国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美德不被丢弃,并能够继续发扬光大。大学生通过感恩教育,既能陶冶情操、提升修养,又能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德的继承者和传播者,这对于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高校做好德育工作的需要

  高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更是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的殿堂,高校开展的任何工作都是为了完成“育人”这一核心使命。当今的大学生都是90后,几乎都是家里的独苗,从小到大、时时刻刻都受到家庭的关爱和呵护,这样的生长环境使得他们自立意识、责任意识、感恩意识都非常的淡薄。高校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就是要将道德力量的种子深植于大学生心中,以道德体验为基础,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增强大学生感恩情感,引导大学生感恩行为,最终树立正确的感恩观。

  (三)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

特殊教育论文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是指人的自由意志获得自由的体现,人的各种需要、潜能素质、个性获得最充分的发展,人的社会关系获得高度的丰富,是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石。高校教育就应该以培养全面人才为育人目的,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大力强化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育。高校开展感恩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知恩图报”和“施恩不图报”的良好品德;有助于建立大学生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大学生发扬自立自强、奋发向上的独立精神;有助于大学生增进回报社会、回报父母、回报他人的社会责任感;有助于大学生自觉地从过分关注自我价值转移到关注社会价值中来。通过感恩教育,在感恩品质和感恩意识的培养过程中,让大学生自身修养得以提升,真实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对大学生来讲,感恩绝不是对所受之恩的物质、现实的感恩,而是对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及责任意识的培养,更是一种精神境界的追求。

  (四)大学生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的需要

  当代的大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因为环境的影响他们虽然有着独立意识,但同时也不擅长与人交往,甚至有很多的大学生只活在自己的行为意识里,因为狭隘的世界观和消极的人生观,遇事后往往会产生冷漠、嫉妒、甚至怨恨的情绪。对于父母、亲人、老师和同学给予的关心和帮助,都当做是应该应分,毫无感恩之心。高校开展感恩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大学生感恩、宽容、友爱、尊重和独立等道德品质,能够让他们有能力在自己与社会之间营造起一个友善的氛围,一个融洽的社会关系。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既能肯定别人又能升华自己,感恩教育就是培养大学生拥有这个能力的重要手段。在感恩教育的引导下,让他们用感恩之心体恤父母、亲人的养育之恩,减少家庭矛盾,促进家庭和谐美满;在感恩教育的引导下,让他们用感恩之心尊重和理解老师、同学以及社会的关爱之情,在校园中形成尊师重教、团结协作、相互勉励的良好风气。

  (五)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的需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没有共同理想信念,没有良好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大学生作为社会高素质人才,不仅是知识和文化的领头羊,同时也是社会道德的标杆线,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中流砥柱。只有全面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人文精神,不断升华大学生的人格魅力,才能真正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

  感恩大自然、感恩人类社会、感恩父母和感恩他人是感恩的内容和对象。通过感恩教育使大学生懂得感恩并产生报恩的愿望与行动,能在生活中用宽厚、仁爱、友爱的心态处理好与感恩对象的关系,能对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自觉维护,能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意识,能以拳拳之心回报父母和亲人的恩情,能时刻保持“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心态与他人相处。可见,通过感恩教育能够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不断引导大学生自觉提升他们的道德规范,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进程能够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六)进一步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需要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高校学生中的特殊群体,无论从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受到了社会的更多关注。在接受他人资助的过程中,这一群体应该更容易形成知恩、感恩和报恩的心理回馈。因此,高校开展感恩教育,特别是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不仅是启迪心灵、转化思想、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而且有利于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立自强、友善宽容、乐于奉献的良好品格。

  高校对大学生开展感恩教育可以解决大学生感恩品质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大学生知恩、感恩、施恩的道德情感,完善和健全大学生的道德人格,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和道德境界。高校要想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抓好感恩教育这样的基础性教育,加强日常感恩教育引导,创新感恩教育模式,构建有效的感恩教育途径,要注重感恩教育的社会实践,要实现大学生外部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最终培养出的拥有“感恩”品质的大学生,必将会得到社会的认可。

  特殊教育论文发表期刊推荐《中国特殊教育》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中央教科所心理与特殊教育研究部编辑出版。现为全国哲社类核心期刊,全国中文类核心期刊,是中国特殊教育领域唯一核心期刊。作为反映我国特殊教育研究最高水平的主要窗口,《中国特殊教育》不仅在中国特殊教育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现任社长孟万金教授,主编陈云英教授。

文章标题:特殊教育论文高校开展感恩教育的必要性探究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teshu/30201.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