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论文发表从美育角度创新高校德育工作的研究

所属栏目:特殊教育论文 发布日期:2014-08-15 14:45 热度:

  当前,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不少困惑和困难,如何重视德育的作用,发挥德育的教育功能,创新德育的教育机制,把美育渗透于德育中,是新形势下高校德育面临的问题。

  [摘要]从审美角度创新高校德育工作,将有助于解决高校德育工作中所面临的教材理论化、缺乏创新、人文素养缺乏等问题。在高校的德育工作中,可采取将美育渗透到德育工作中、将美的理念引进高校的各项工作、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加强校园环境建设等途径,发挥美育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关键词]特殊教育论文发表,高校教育,德育工作,美育价值,创新研究

  一、高校德育的作用

  德育具有社会价值。《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指出:“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各级各类学校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教育是基础,五育之首是德育。教人要教心,育才先育德。教书与育人必须并重。大学的德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必须交由社会来检验。大学生品德的高低,学识水平的高下,综合素质如何,要让社会来做评判。社会是一杆标尺,它能衡量大学生的道德水准和职业素养,反过来又促进高校的德育工作不断创新和提高。

  德育具有教育、感染作用。大学生人格的完善,离不开德育。德育作为培养人的德性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考虑的是如何通过不同形式的德育活动,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境界,完善大学生的德性结构,满足大学生的德性需要。让大学生在德育活动中内心受到教育、得到感染,自觉转化为自身的行为,德育的感化功能由此而实现。

  二、美育的意义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是运用自然美和社会美培养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并在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同时,提高美的素养。

  美育是一种感性、情感教育。人是感性与理性、情感与理智的统一体。美和感情密不可分,美的事物能激起人的喜爱,令人向往。而美育能通过美的因素,激发人们对美的热爱,培养人的高尚情感,为追求美的东西而矢志不渝。

  美育是一种人品教育。美育又称为美感教育,它以自然界、人类社会生活和艺术作品中美的事物为中介,让人们从情感上喜爱的同时,在价值观上趋于认同,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在体味中,感受美、体验美、提升美,培养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善”的追求,感受到人间万物的“美”和“善”,用高尚的人品塑造自己、完善自己,让自己的人生更精彩、更有价值。

  美育是一种生命教育。美育是一种和谐,它能帮助人们用美的眼光看待自然,用善的心理对待社会,用包容的胸襟对待生命,做到知、情、意、行和谐统一。在美的事物中,感知生命,珍爱生命,热爱生命,做生命的使者。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人生奋斗中,自己的生命定会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三、高校德育工作的现状与问题

  德育曾经在我们的各级各类学校,包括高等院校中居于首要地位,德育为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起到了保证方向的作用。国家兴旺发展的历史证明,当代大学生只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才会有广阔的天地,也才是社会所需的人才。然而,当前高校的德育工作遭遇前所未有的困惑,德育陷于形式化,效能不佳。高校德育工作应怎样开展,已引起大家的深思。

  1.社会氛围浮躁,德育被弱化。随着国家政策的根本转变,经济建设成为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而同时人们的观念出现严重分化,一切向“钱”的思想几乎弥漫整个社会。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加之大学生从社会生活和互联网获得的信息,可能比书本上的还要多,使他们有时不明就里,不辨是非,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失去了生活的意义和人生价值。而高校德育对此也显得无力,虽然高校的教师及其他德育工作者认为做好大学生的思想工作,教育学生有良好的品德、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是他们的天职,但却遭到大学生的排斥,其效果如何可想而知。

  2.德育教材理论化,因空洞说教而失去其吸引力。现在高校的政治课是必修课,在大学生的学分中占较大比重。本来是一门联系现实比较紧密、具有较强的社会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课程,然而,现在教材的内容却与现实脱节,形成教师不愿教、教不好,学生不愿学、兴趣不浓的尴尬局面,导致该学科的吸引力下降。

  3.高校德育工作缺乏创新,德育活动枯燥乏味。高校德育活动跟社会的大环境紧密相连,具有应急性和实效性,强调的是教育功能。各地高校的要求不同,开展的形式不一样。有的高校形式显陈旧,没有多少创新性,大学生们不感兴趣,不积极参加,想方设法躲避,甚至抵制,久而久之,高校也不愿举办相应的活动,以致德育渐渐地远离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失去了它本身的教育功能。

  4.人文素养缺乏,德育主体自育不够。人文知识是人类社会传承下来的文化精髓和宝贵财富,它强调人的道德、精神,注重对善与美的理解,引导人们求真、爱美、从善,在陶冶人、教育人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今的高校德育,人文社科被无情地减少或删除,人文教育可有可无,导致当代大学生缺乏健全的人格教育,大学生的智力和人格教育不能同步发展,在毕业后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处于被动应付或落败的境地。

  5.人生追求偏离,美育价值被忽视。高新技术在推动社会发展、创造日益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容易使人们产生技术能解决一切的错觉,认为有用性是评价生活质量的唯一尺度。把个人价值的实现作为人生的最大追求,就丧失了追求更高目标的激情。大学生不读书、不学习、不塑造自己美的心灵、人文精神缺乏,国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建设的目标就可能落空,道德的滑坡就难抑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难实现。   四、美育与德育的融合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美育是超功利的,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态度,还促使人们充分地去探寻道德价值的信念,引导和开发人性中善的、美的素质,使人们追求美、趋向善。以这样的人生态度去发掘美,去发现美,去接近美,让自己成为美的化身,道德教育的目标就会自然形成。

  美育是一种质介。美育是以自然美、社会生活美为媒介,通过审美活动引导人们发现美、鉴赏美和创造美,也是自我观照和提升的过程。美育,有利于促进心理结构的“内化”。 美育具有的吸附力,容易渗透到其他教育中去,由个人的人生体验去感知美、感悟美,使之成为真善美相统一的人格力量。

  道德教育是一种规范教育,注重的是受教育者的意志约束力,带有一定的强制性,是他律的;美育则是一种自律教育,通过美育形成的道德信念,通过自己的精神建构来获得对事物的认同,让受教育者自身感受和领悟。在审美活动中映照自我,让美的事物以无声的方式传递给大学生“美”的和“善”的法则,以这种方式获得的道德是永恒的。

  五、把美育融入德育的具体措施

  高校是传授知识、锤炼技能、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摇篮。在新形势下,必须按照“高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教育原则,忠实履行教育职责,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积极探索、勇于作为。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高校德育工作应着重解决当代大学生思想上的认识误区和信仰困惑,注重德育体系建设,创新德育工作模式,从美育的角度,加强大学生的信仰教育及人文知识的学习,激发兴趣,鼓舞斗志,在社会实践中,帮助大学生重建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1.处理好德育与美育的关系,把美育渗透到德育工作中。德育与美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德育强调规范教育,是社会本位的,常采用强制性的方式;美育强调人文教育,体现以事感人、以情动人、以人为本理念。美育以提高人的观察能力,丰富想象力,促进心智的发展为目标。让人们在锻炼中获得美的享受,促进身心健康,让人用审美的眼光发现劳动中的美。在人与自然和现实的社会环境中,认识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同时,能净化人的心灵。关注美育,德美并重,才能解决德育低效的问题。

  2.将美的理念引进高校的各项工作中,形成全方位的德育模式。高校中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是德育工作者,都肩负着培养教育学生成才的重任,上至领导,下至每位工作人员,其一言一行无不影响着学生。在教师身上透出一种朝气、亲善、活力,展现出语言美、形态美,无形中成为大学生的道德模范,成为大学生模仿的对象,甚至成为大学生的“粉丝”。在高校管理中,注重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性,体现时代氛围,让大学生在求知的欲望中,在成才的路上,去明辨美丑,扬善惩恶,净化心灵。

  3.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发挥其在德育工作中的载体作用。一个优美的校园,总是以其特有的象征符号,向人们传达出某种思想规范和价值取向。校园文化由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构成,它是校风学风、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人际关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一种高度的观念形态,对学生品德认识起着导向作用。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群体意识,高校校园文化通过特定的人文环境的熏陶、渗透和升华,以其长期培育和沉淀的专业精神和传统作风,形成校园文化理念,固化为校风、学风和办学理念,成为高校师生所认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成为其办学的灵魂,达到以德育人的办学目标。

  4.加强校园环境建设,以优美环境塑造美的心灵。校园自然环境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校园环境能对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座雕塑、一幅字画、一句名言警句、一段校风校训,无不显示出其文化底蕴和无尽的生命力。美丽的校园,优美的环境,能让大学生心情轻松,愉悦求知,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从心底油然而生,这是任何空洞的说教难以达到的境界。高雅的文化品位,具有浓郁人文气息的育人环境,让大学生置身其中,自然而然地受到美的熏陶与感染,心灵得到美的净化和升华。

  要构筑德育的新体系,需要全社会的努力。重视美育的社会功能,加强对美育的宣传,把美育渗透到德育中来,让崇高的道德精神熏陶每位大学生,充分认识到美育在人才培养以及整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把美育付诸行动,贯穿始终,就一定能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陈月霞,狄伟.定期我国高校德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管理,2010(1).

  [2]蒋冰海.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J]. 闽江学院学报,2000(1).

  [3]蓝江,董金平.德育何在――走出当今高校德育的困惑[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2).

  [4]李剑英.论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10).

  [5]王同宇.重视美育的作用[N].解放军报,2012-05-29.

文章标题:特殊教育论文发表从美育角度创新高校德育工作的研究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teshu/22343.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