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所属栏目:教育技术论文 发布日期:2017-05-22 13:46 热度:

   生物是中学时期与人类发展生存密切相关的一门课程,在生物教学中融入心理学的知识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把握生物课堂知识。

生物学教学

  《生物学教学》杂志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华东师范大学主办,向国内外正式发行的全国教育类核心期刊。创刊50多年来,努力为读者、作者服务,密切读者、作者和编者的关系,已经在中学生物学领域成为我国生物学教育工作者提高学术水平及教学水平、促进我国生物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一种重要媒体,成为我国中学生物学教师的良师益友。据“中国知网”统计,《生物学教学》期刊机构用户已达3000个,国际个人读者已遍布12个国家和地区。《生物学教学》的主要读者对象为中学生物学教师,兼顾高校和其他教育和研究机构的生物学工作者。

  将心理学知识渗透到生物教学中,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利用生物教材将心理、生物知识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旨在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合格中学生。

  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心理的发展,而生物这门学科和生活紧密相关,如何将心理学与生物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作为一名生物教师,有幸参加过一次学校心理健康培训,从中体会颇深,现将我的一些体会与大家分享。

  生物科学是现代自然科学发展最为迅速的科学之一,因为生物科学与人类的生存、健康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初中生物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要的生物科学素养,而心理健康要求学生将来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因此探索一条符合社会时展要求和学生年龄实际,又能让学生愉快接受基本生物学知识、技能和情感的教学途径,是每一位生物教师的责任。

  1 生物教学要注重情感教育

  布鲁姆认为:“认知可以改变情感,情感也能影响认知,学生成绩差异的四分之一可由个人情感特征加以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以其个性的全部内容投入其中的,教师总是带着某种情感在教,学生也总是以某种情感来学,整个生物学习过程和情感密切联系着的。亲和力是教师在教学中的法宝,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构建和谐的课堂气氛。每一节课教师都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课堂,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课堂,以诙谐幽默的语言感染课堂,以丰富的知识充实课堂。个人的喜怒哀乐在进入课堂后,要随课堂教学节奏,随学生情绪而变化,俯下身来走到学生中间去,作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指导者、合作者,以幽默的语言和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将知识用明晰动听的语言,像油浸入白纸一样滋润学生的心田,使能力像春雨润物一样潜移默化给学生。记得有一次课堂气氛非常沉闷,听课的学生极少,有睡觉,有凑在一起说话,有看小说,我非常着急。这个班大部分是成绩差、纪律差的学生,生物成绩对他们来说可有可无,不及格不算什么。当时我并没有发怒,灵机一动想起了一则笑话,于是大声地说:“后面说话的同学,如果像前排看小说的同学一样安静,就不会影响到中间睡觉的同学了”。说完不久就见效了。后来学生告诉我,我没有像其他老师一样严厉处理他们,而是用尊重和幽默的方式让他们服气。当教师将情感融于教学中时,学生也自然改变了态度。

  2 生物教学要注重兴趣教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人们追求知识和从事某项活动的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因此,兴趣教育要与生物教学紧密融合,协同施教。生物课的最大特点是与生活联系紧密。因此,教师要精心设置教学问题情境,提出与学习有关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想要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如在讲光合作用时,教师问 “早晨锻炼好,还是晚上锻炼好?”“为什么卧室里不应该养很多花?”在讲蒸腾作用时,教师问 “为什么大树底下好乘凉?”。在讲到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时,提出李商隐的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说法科学不科学,该如何改正?在讲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时,辛弃疾的名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青蛙声一片”有什么生物学道理?讲生物的生殖方式时,问“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原因是什么?…… 生物课中这些知识与问题都和学生的生活学习已有的经验非常贴近,学生对此比较有兴趣。于是一节枯燥的知识性强的课就在学生急于解决现实生活问题中很快度过,学生找到了答案,也得到了知识,老师也完成了教学目标。兴趣教育可随时在生物课堂中体现出来,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

  3 生物教学要注重生活观教育

  生物教学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在讲生物学知识的同时,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达到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活观的目的。如教师讲“人体的营养”时,联系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学生中有偏食的,有不吃早饭的,有爱吃油炸食品的,还有喜欢吃膨化食品的等等,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通过学习《合理膳食》,让学生体会到饮食习惯对健康的影响,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从而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在学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时,使学生在了解血型、血量与输血知识的同时,树立健康成年人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会到生命的美好,生活的价值,生命的珍贵,从而培养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情感,让生命绚丽多彩。通过水蚤的实验让学生了解酒精和香烟烟雾中的有毒物质对生物的危害,教育学生远离烟酒。而在学习“传染病”时,更是结合现在流行的H1N1甲型流感给学生讲解相关的传染病知识,让学生提高认识,消除盲目的恐慌心理;在讲“人体免疫”时,让学生了解康复的甲流患者的血浆也可以治疗重症的甲流患者,这就是免疫在起作用,让学生有更深刻的体会和认识,树立对已对社会的责任感。这样的学习贯穿于整个的生物教学之中,最终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活观。

  4 生物教学要注重社会公德教育

  人、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是生物教育改革倡导的新理念, 也是社会公德的核心价值观。初中生物教学中蕴涵着丰富的公德教育资源,可充分利用生物教材,引导学生关注“生物—社会”问题, 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行为习惯。如在学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时,通过教学与实际联系,让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就必须要热爱自然,珍爱生灵,节约资源,抵制污染,植绿护绿,保护生态,保护大自然其实就是在保护人类自身。在讲“人的生殖过程”时,让学生从中体味到母亲生养之不易,人的成长过程中, 离不开父母保护和哺育,需要社会的关心和爱护、学校的教育和期待, 使学生感受到生命历程之艰辛, 推己及人,从而树立“尊老爱幼, 平等待人”的良好品德。学生在学习中知道:人类基因解读工程, 需要几个国家成百上千的科学家经过几年的时间通力协作才能完成, 从而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守信的精神。通过学习动植物的层次结构、蜜蜂的群体结构、自然法则, 拓展介绍猩猩群体的等级制度等, 体会到在任何生物群体中都存在规则与秩序, 每个个体都必须遵守自然的规则。人类作为一个极度发展的自然种群, 社会生活中的法律法规和各种秩序代替了自然的法则, 也是人人必须遵守的。学习生物进化理论, 明白人与人之间也存在竞争, 社会生活也存在优胜劣汰, 培养学生的自强意识。这样的心理学教育在生物教学中随处可见,时时渗透其中。

  总之,教师将心理学知识应用在生物教学中,使课堂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结合学科特点,找准“切入点”,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地渗透心理学知识,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使学生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

文章标题:心理学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jishu/35771.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