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论文核心期刊投稿如何把握小学数学的教与学

所属栏目:教育技术论文 发布日期:2014-07-23 16:55 热度:

  传统的数学教育是让学生被动的学、机械的学,并没有让学生真正体会和认识数学的过程。因此,要让学生学好数学。首先要让他们明白数学是什么,是一门怎样的学科,以及数学有什么样的魅力,我们为什么要学它等问题。学生把上述问题弄明白后,这就要求老师用什么样的方法让孩子们喜欢数学,并对他们感兴趣。

  摘要:在新课程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探索发现问题,用数学中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就要转变学生和老师的角色,让学生在学习中成为真正的领导者与组织者。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小学数学是数学教育中的启蒙和基础,只有从小抓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培养他们灵活运用和独立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小学数学教育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就如何加强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教与学展开论述。

  关键词:教改论文核心期刊,小学数学教育,教与学,方法,认识

  一 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曾有教育学家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们神经系统中所存在的资本,只有不断的增值,才能享受它的利息。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在学习过程中,要形成专心听讲的好习惯,独立思考、勤于思考的好习惯,认真阅读、完成作业的好习惯等。在学习中,老师首先教会学生如何看书、如何读题、如何列式计算,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要领,怎样审题和弄清楚题目中的问题的条件。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培养学生兴趣、激发他们的兴趣,对当时的情况或知识内容,设计出各种各样的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方法,才能排除他们对数学学习的障碍,唤起他们对数学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积极性是源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老师只有把繁琐的东西变得有趣、生动,把枯燥的知识变得有生命力、形象生动化,才能让孩子有比较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上课学生和教师共同活动的过程,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要靠老师的讲解,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去实现。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和主动建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设置各种问题情境,把带悬念性或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加入到课堂中去,创设各种具有启发性的外界刺激,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另一方面,教师应对学生在课堂和考试中取得的微小的进步和成功,进行鼓励与表扬,让学生尝到甜头,他们体会到成功的滋味和喜悦的感觉,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出学习数学的乐趣,认为学好数学并不困难,才能就使学生的“苦学”变为“乐学”,变被动为主动,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快速地参与学习,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学习和建构。

  在教学中,老师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及擅长进行灵活教学,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 转换角色,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处在主导地位,学生处在主体地位,要改变以往“满堂灌”的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每节课要留给学生自己动手的时间,让学生中自主探索中求异和创新。老师主要是导向作用,对学生不懂的或者答错的进行解释和修改。在以往教学方法下,教师成了教学的主体,学生则是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不仅教学的效果不明显,而且扼杀了小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处理好“教”与“导”的关系,变被动成主动。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主要任务不是“教”,而是“导”,指导学生“学”,引导学生“学会”到“会学”,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变“教”为“导”,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具体运算中,教师尽量让学生探索其他的运算方法,在学生表述了自己探索的计算方法后,教师做好统计,根据实际情况,给不同学生给以鼓励。同时,教师要准许学生发表与他人不同的意见,即使学生的想法与题目大相庭径,也应对学生探索的积极性进行保护和鼓励。由此可知,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满足和鼓励了学生探索、表达的强烈欲望,才能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三 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实践能力

  小学生的创新思维离不开动手操作,具体动手是开发智力,培养创新思维的起点,在小学数学教材在编排时就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操作活动既能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数学是一门科学,在教师教育过程中,需要学生抽象的思维能力与实际动手能力结合起来,让学生进行适合自己的数学活动,包括模型制作、游戏、行动、调查研究等方式,使学生在自己擅长的活动中认识、理解、热爱数学。例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复习一课,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计算一个等腰梯形的面积,让学生们动手尝试,把纸进行裁剪,并运用数学的转化思想想办法计算其面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剪拼把等腰梯形转化成了长方形,并计算出了它的面积;反过来也一样,可以通过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同时,又很好的复习和巩固了以前的内容。教学实践表明,通过学生动手活动,加强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培养创造性。

  结语

  数学教育是生活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小学教育中我们没有理由不把它教好。特别是在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今天,社会在发展,教育在不断进步和提高,因此,教好和学好小学数学是我们提高数学成绩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 王昌然.新课标教学素材与方略—小学数学[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6

  [2] 张维忠,汪晓勤等.文化传统与数学教育现代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 陆夏燕,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探讨,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0年3期。

  [4]霍凤霞,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周刊,2013年12期。

文章标题:教改论文核心期刊投稿如何把握小学数学的教与学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jishu/22034.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