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论文发表培养良好数感,提升数学素养

所属栏目:教育技术论文 发布日期:2014-06-11 16:41 热度:

  培养学生数感的内容也在《课标》中作了描述:“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景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结果,并对结果合理性作出解释。”结合这些内容,我在培养学生数感方面作了以下尝试。

  摘要:在小学数学新课标课程中已经明确地把“数感”作为数学学习的内容提出来,并且把“数感”摆在学生应掌握数学概念中的首要位置,充分表明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是新课标十分强调和重视的问题。

  主题词:教育技术论文发表,数学,教学,数感

  一、加强生活体验,在数数中萌发数感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发展学生的数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只有当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数感”不是通过传授而能得到培养的,而是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自己去感知、发现和探索,从而更具体更深刻地把握数的概念,建立数感。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素材,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自己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数学就存在于周围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释现实中的数学现象,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和价值。比如我在教学中让学生把自己父母的居民身份证号码抄下并且解读,当他们明白了身份证号各位数字所代表的信息后,请学生当一次校长助理,仿照身份证号码的设置,为学校设计全校学生的学号。也可以带领学生到操场上去走走、量量、让学生感受60米、100米、200米、500米、1千米的距离,深深体会到1千米大约有多少步以及走了多长时间;到学校食堂去看看、掂掂称称各种蔬菜、肉类、调料的重量,感受100克、5千克、10千克的实际重量等等。这些活动深得学生们的喜爱,不仅可以获得数感的启蒙,还能培养学生的“亲数学”行为。经常开展这样的活动,使学生感应到数能表达和交流信息,而且数就在生活中,对数学学习充满乐趣。

  二、联系生活实际,在体验中促进数感

  情境教学是培养学生数感的基础,如果较好地利用和创设情境,体验和感受数学的实际意义,学生不但较容易将知识与生活经验建构起来,获得丰富的表象和富有生命力的数学知识,而且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从中提高学生对数的敏锐程度,形成对数的良好直觉,使学生的数感意识得以萌芽。例如,如认识“1”时,应让学生说说现实生活中“1”表示的事物,小到一粒砂、一滴水,大到一个国家、一颗星球;可以是一个人、一家人、一支部队;也可以是一堆苹果等等都可以用“1”来表示。认识“100”时,让学生从家中带一些易数数的事物(黄豆粒、米粒、蚕豆、小棒等),通过小组合作,探索用不同方法(一个一个数,五个五个数,十个十个数等)数出100,感受100的数量,并用手抓一抓这些用100所表示的物体,亲自感受100粒黄豆、100粒蚕豆、100根小棒的大小和多少,使学生对“1”或“100”等数的感悟更深也更实在,这种做法与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建立了数感,感受了数的意义,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数感。通过自己的操作体验,成为培养数感的有效途径与策略。再如可以让学生量量手指的长度,测测手臂伸开的长度,跑跑50米的距离,称称100克水果,掂掂1千克蔬菜,算算操场的面积,数数电影院的座位等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数的意义,在心中萌发数感。

  三、学会数字表达,在实践中提升数感

  现实生活是儿童学习的源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引发学习资源,经常练习用数字表表达和交流信息。如在教学一年级11-20各数的认识时,可以安排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儿见过或用过这些数字?学生很快就能与生活联系起来。“我今年8岁;我的生日是12月16日;我的学号是19;我做作业用了15分钟……”学生在学习中感悟到了数的意义。再如让学生猜测我们班有多少个小朋友,我们班级容纳了多少名学生呢?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同,谁也没有这方面的直接经验,所以很难猜出,就可以建议学生用实际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然后学生采取小组合作数一共有多少小朋友去知道数字的大小。感悟到的数字是现实的,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

  在教学中,只有多设计让学生用数字来表达和交流信息,学生才会用数学的眼光来看世界,从数学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找到数学与生活相交点,才能为学生形成良好数感奠定基础。学生常用数字表达和交流信息也是培养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和策略。

  四、挖掘数学教材,在交流中落实数感

  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善于捕捉生活现象,采撷与数学相关的生活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又比如:认识“0”时,启发学生自己说出在日常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见过“0”,学生的积极性一下高涨了起来,“大街上的门牌号码上见过”;“在温度表上见过”;“手机号码中有0”;“我的直尺上有0”……使学生直观体会“0”除了表示没有以外,在温度表上、方向图上表示分界点;在尺上表示起点;在日历上表示日期;在电话、车牌上与其他数字一起组成号码。这些都是学生身边的事,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这样,在生活中体会了数的含义,在现实中初步地建立了数感。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同学之间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信息,使学生在交流对数的感知时,拓展思维,丰富自己对数的认识,体会数学的价值,从而能促进数感的形成。

  总之,培养学生数感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必须在实际教学中进一步深入钻研教材,结合具体内容有意识地设计具体目标,提供有助于培养学生数感的情景,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把培养数感的任务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我想,随着数感的建立、发展、形成和强化,学生的整体数学素养也会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史宁中《对数感及其教学的思考》《数学教育学报》2006,15(2):9-11.

  [2]徐文彬《“数感”及其形成与发展》《数学教育学报》2007,16(2):.

文章标题:教育技术论文发表培养良好数感,提升数学素养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jishu/21289.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