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论文发表问道·传道·商道

所属栏目:教育技术论文 发布日期:2014-05-17 09:57 热度:

  本文从问道、传道、商道三个方面,以学业、就业、立业为三大目的,以校校协同、校企协同、延伸协同为基准模式,对突破创业创新人才培养瓶颈的方案和路径展开研究,以打破和超越旧培育方案坐标系的思维定式,寻求新的坐标原点。

  [摘要]近年来,研究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研究生待业数量增加,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与企业联合办学,聘任具有实践经验的管理专家指导教学,实施以学校导师、企业导师和国际导师为主导的产学研联合培养的“三导师”制,建立“能力建设、知识探究、人格养成”三位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可以显著改善传统教育中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相脱节的现象,是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系统的核心途径。

  [关键词]教育技术论文发表,创业载体,协同创新,培育模式

  研究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国家赋予高等院校的神圣职责,是一个有机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通过对研究生系统化、专业化、有针对性地规划指导,创造和搭建适合研究生学习发展特点的自主创新学习模式和教学环境,注重学习态度的转变,着重培育研究生自我纠错能力,强调师生互动、校企联动、共同研究和实践,是创新性人才自主成才的土壤。与此同时,有效地利用高校学科资源丰富优势,联合应用多学科特点,灵活应用教学模式,使学生学有所用,有机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和传统教学,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一、问道·学业·校校协同

  学业为学生之根本。葛洪《抱朴子·崇教》曰:“盖闻帝之元储,必入太学,承师问道。”“问道”是道之源,“问道”方可“知道”,“知道”才能“行道”,“行道”后方能“悟道”、“得道”,最终达到可行也。因此,欲求人才创业创新能力之提高,还是要从“问道”与“求道”开始。

  高校之间的联合办学,可以扩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利用,亦可以缓解短缺的教育教学资源,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产物,也是现代教育协同发展的基本表现和必然趋势,在现代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兄弟院校联合培养学生,不仅仅是教育教学实践的突破,更是教育理念和文化理念的创举。在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中,高校联合应用各自的优势资源,以创新人才培育为目标,引领教育教学改革、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开展校校联合、特色结合,以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和学位联授作为常态机制进行引导和规划,统筹发展优势资源,提升弥补不足之处。通过各式资源的共享,将最大限度地扩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

  各学校间可以联合设置就业创业和创新性思维课程,倡导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实施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吸取国外先进办学经验,变革教育模式,重视学生的商业伦理、企业文化、管理沟通、领导力等软能力的构建,打破知识壁垒,建立多维复合实验教学体系,推进多知识点、多专业、多学科的交融;系统构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和实践平台,强化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形成课堂教学、实践培训和社会实践三结合的独具特色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升学术水平,提高自身就业创业能力奠定基础。

  二、传道·就业·校企协同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的“传道”、“授业”和“解惑”,与“道术用”三者是吻合的。古语有云“执行合一”和“经学致用”,其最终都是将“道”与“术”相结合,并体现于“用”。是故,所谓教与学,首先在于“传道”,传就业之道,传实践之道。

  与企业联合办学,聘任具有实践经验的管理专家来指导教学,实施以学校导师、企业导师和国际导师为主导的产学研联合培养的“三导师”制,建立“能力建设、知识探究、人格养成”三位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可以显著改善传统教育中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相脱节的现象,是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系统的核心途径。开展以项目为驱动的研究生课外创新教育,依托区域地方经济发展特征,建立学生主题研究项目群,为学生提供主动实践平台,组织学生进企业去学习体验,使学生在工作实践中学习和体会创新创造思想,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创业水平。

  同时,师生互动相互探索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实现对理论知识的消化和理解,也可以发挥师生的创造性思维解决现实中的企业实际管理问题。而通过对专业骨干教师的海外培训计划、国内访问计划、企业集聚计划等,从“软实力”和“硬能力”两个方面提升教师水平,打造跨国界、跨高校、跨院系、跨专业以及跨企业的开放式实验平台,也是达成综合应用型人才协同创新培养的有效途径。通过设置学科综合计划和创新工程,提高团队的跨学科协作水平;通过国际化合作项目的运作来拓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借鉴国际先进的经验;鼓励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协同培养模式,提升课程质量,提高学生能力。教师通过有意识地引导和专业化的课堂创新设计,激发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创新意识,旨在通过课堂内容的潜移默化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持续优化课堂创新体系,不断更新和改进教学内容,时时关注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实用性和竞争性,将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突出到重要位置,是突破人才培养模式瓶颈的重要支撑。

  三、商道·立业·延伸协同

  所谓“商道”,即经商道义。企业的普世价值皆源于商道。从商朝至春秋,商道的地位仅次于王道,是为国学源头之一。商业的理性不同于人的理性,授学生以经商之道,使其了解和掌握创新创业活动之基本规律及方法,延伸政府、学校、企业以及社会对学生的协同培养,遵循“横向拓宽、纵向贯通”之原则,提高研究生创新创业的能力,能从根本上缓解研究生就业压力的问题,进而实现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的有机统一。

  高校需进一步拓展资源,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切实的软硬件支持。建立创新教学实验室,能够为学生提供不受时空和地域等限制的开放性学习环境,以此给予学生学习的便利性和多选择性。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创业创新大赛,提供一切可提供的力量支持和指导。以实际比赛作为教学契机,拓展实境教学的新方式,在实战性、竞争性的环境中磨砺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创业理论研究、创业经验探讨以及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的企业决策博弈论的学习,应用专业化的软件资源和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的课程设计,在课堂上充分拓展学生的创业思维,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同时,加强校企合作,努力建立以中小企业管理为核心理念的三创平台,积极投身地方经济建设,为地方政府出谋划策、为企业发展献策献计,为金融行业、服务行业策划各式各样的社会管理服务。这些内容都将为协同创新培养模式带来良好的社会声誉。

  通过实验教学来模拟仿真商业实战环境,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实干精神和创新意识;实行资源共享集中、软件应用集中、实验项目集中、师资教学集中,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实验教学,形成重应用、重实践的人才培养特色;推出开放性实践教学体系,有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意能力、创业能力,实现适应能力强、实干精神强、创新创业意识强的人才培养目标,使高等人才具备传承传道能力。

  从“校校协同·问道求学”到“校企协同·传道就业”,再传承到“延伸协同·传承立业”,接着再反哺到“问道求学”,这是一个不断推进的有机耦合系统,也是一个“道术用”的渐进认知与主动实践过程。此所谓“知行合一”,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新兴思维的迸发,也有利于发掘学生内在的创新动力,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该培养模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有很好的实践价值,在高校教学改革建设中势必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钱国英.教育创新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10.

  [2]陈浩等.经验与创新:“政产学”协同培养人才机制研究[M].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0:12.

  [3]徐瑗,陈统奎.重塑精神,重扬理想——对话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J].南风窗,2009(13).

  [4]杨振秀.教师教育改革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8-10-16.

  [5]徐晓东.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与方法的研究.东北师范大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所编.改善学习[M].吉林教育出版社,2005.

  [6]蒋林华.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07(5).

  [7]唐建荣.基于网络环境的交互式学习模式[J].文献资料,2007(27).

  [8]唐建荣,王育红.基于实境、实验、实战理念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0).

  [9]肖祥.论高校研究生导师的育人责任[J].大学教育,2013(1):79.

文章标题:教育技术论文发表问道·传道·商道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jishu/21049.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