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多媒体教学质量保障的管理机制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论文 发布日期:2017-05-06 14:50 热度:

   多媒体教学在高校已被普遍使用,但存在着管理方法落后、管理观念陈的问题,这并不能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本文以海南师范大学为例,研究了多媒体教学的发展与问题。

教育

  《教育》创刊于2005年,是由山西出版传媒集团主管主办的刊物。本刊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大力推进多媒体教学已成为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2012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也对多媒体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本文结合海南师范大学(下文简称“我校”)的实践,探讨构建高校多媒体教学质量保障的长效机制,使其不仅成为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而且成为推动教学模式乃至教学思想转变的杠杆。

  多媒体教学的质量保障急需构建合理的体现动态管理特质的管理机制,即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三者构成了多媒体教学管理机制的框架。

  一、高校多媒体教学管理的缺失

  当前高校多媒体教学管理往往注重规范的制定而弱化甚至忽视了执行、检查与改进,以致多媒体教学质量得不到有力保障。

  (一)管理方法落后,手段单一

  当前,高校多媒体教学管理中行政方法仍占据着主导地位。行政方法往往以规章制度、规定等手段对教师的多媒体教学行为进行调控,然而,若只强调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而不以权变思想为指导,采取更加灵活多变的管理方法,那么,诸如“重点、难点处要突出标明,宜动态显示的尽量动态显示,保证视觉效果”等规定就会成为一纸空文,而现实与此情形确也相去不远。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单纯运用行政手段和思想教化的行政管理方法,难以达到多媒体教学管理的要求和目标。

  (二)管理主体缺位,职责不清

  当前,高校多媒体教学管理一般采取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以分工制为基础的各个职能部门的管理上,如果每个部门都做好了各自的工作,那么,多媒体教学管理的工作也就做好了。然而,这仅仅是一种假设,一旦部门之间在认识上、利益上或责任上发生冲突,就可能出现“内耗”现象,出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或处理不当,管理真空、相互推诿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例如,我校多媒体教室的排课及使用由教务处统一调度,设备维护管理则由设备处专管,教室的日常管理由后勤处负责,设备的购置主要由国资处管理,若设备出现故障,经常会出现扯皮、推诿的现象。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管理思维方式必然出现多头管理,出现问题,消极怠慢,既影响了教师与学生上课的情绪和积极性,也影响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三)管理观念陈旧

  多媒体教学管理的实际状况折射出管理者内在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观念陈旧,滞后于时展的需求,是当前高校多媒体教学管理存在的又一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全局(系统)观念。从管理主体来看,多媒体教学管理涉及多个部门,不同部门管理人员缺乏全局观念,不能及时有效地相互沟通和协调,合作意识不强,往往各自为政。从管理内容来看,多媒体教学质量涉及教师、学生、教学设施与设备、教材等诸多因素,又分计划、实施、评价等多个阶段,是一个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多媒体教学管理体系的设计缺乏系统性成为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二是缺乏过程观念。管理不是一次行动,而是一个过程。多媒体教学管理是解决教学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的过程。实践中,多媒体教学设备交付使用之后,往往只注重设备出现故障后的维修,而对设备的日常维护则基本没有。学校教务处和院系在对教师的授课资格及课件质量进行审查准入后,对教师多媒体教学的实施过程基本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也即只有准入而无准出。

  二、多媒体教学管理机制的必要性及其框架

  (一)多媒体教学管理机制建设的必要性

  建立健全多媒体教学管理制度、完善管理体系,是当前的一种共同倾向。但设计者们往往没有对多媒体教学管理各部门的职责与权力进行合理分配,并设计成相互的制衡关系。而实践者们又不甚了解多媒体教学分级管理以及各种规章制度的设计思想和假设基础,不能自觉、理性地动态实现和灵活运用这套体系,甚至流于懒惰、固执。概而言之,这种倾向注重静态管理,而忽视或弱化动态管理,以致多媒体教学管理低质、低效问题长期得不到切实的解决。

  笔者认为,静态的制度建设是基础,但没有动态的管,静就变成了僵化,是一潭死水,没有活力,只有动静结合的管理,才是合理的管理。由此看来,多媒体教学的质量保障急需构建合理的体现动态管理特质的管理机制。所谓多媒体教学管理机制,是指涉及多媒体教学管理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这一机制包含制度因素,也包括各种具体的方法和手段,是一套系统化、理论化的管理方式方法,而不是因人而异的工作形式和思路,更不仅仅是那些人人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

  (二)多媒体教学管理机制的框架

  多媒体教学管理就是要解决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概括来说,多媒体教学管理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建立多媒体教学各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其相互作用,从而确保多媒体教学任务的完成与目标的实现;二是为多媒体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原动力;三是明确多媒体教学有关人员的职责,约束其不当行为。为此,多媒体教学管理需要相应地建立三个方面的机制,即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三者构成了多媒体教学管理机制的框架。

  这三大机制是多媒体教学管理机制的整体架构,每一种机制又由若干要素构成,直观表现为教学管理体制与制度。不同的机制具有不同的功能,运行机制是一种告诉多媒体教学活动主体应该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机制,激励机制是一种调动多媒体教学活动主体积极性的机制,而制约机制则是一种保证多媒体教学活动有序化、规范化的机制。虽然功能不同,但三者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由此形成多媒体教学管理机制体系,共同为多媒体教学质量提供机制上的保障。

  三、高校多媒体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创新路径   基于上述分析,高校多媒体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创建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运行机制

  1.更新管理理念,厘定管理体制与制度。多媒体教学涉及教师、学生、教务、设备供给、技术服务、后勤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只有理清各自的职责,构建全员参与的管理体制,如《多媒体教室建设规范》、《多媒体教学评价标准》、《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与使用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理顺各管理主体之间的管辖范围和管理职能,并实行首问责任制以杜绝办事拖拉、推诿扯皮等现象,若出现问题则根据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才能保证多媒体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2.建立培训开发体系。对教师多媒体教学行为的牵引,提高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认识、理解、认同与运用能力,提高多媒体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与水平,都离不开适当的培训。因此,多媒体教学培训开发体系应包括两方面:(1)教师的教育信息化素养培训。当前高校教师多媒体教学普遍存在课件素材不足、内容过于简单,缺乏交互功能,多媒体技术欠缺,教学思想观念陈旧,教学灵活性、艺术性不够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学校要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对教师开展多媒体教学观念、课件开发、教学能力等方面的培训,一改仅限于多媒体教学设备开、关与保护的简单而又简短的所谓多媒体教学培训的状况。(2)多媒体教学管理人员素质培训。对技术服务与管理人员进行包括现代教育基本理论、教学媒体使用开发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以及团队意识、协作精神等方面的专门培训。特别重视新技术的学习与消化,提高业务水平和实践技能,以适应技术的发展和多媒体教学的需要。

  3.实施准入制度。首先,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盲目使用多媒体教学的现状,应建立准入制度,严把入口准入关。 对首次采用使用的多媒体课件的课程或教师,应根据学校制定的质量标准进行审查,防止粗制滥造的课件进入课堂;对于不适合采用多媒体教学的课程,在排课时不予安排多媒体教室要停止使用多媒体课件;对于课件质量差和教学效果不好的教师,要进行限期整改或取消多媒体授课。如所有多媒体课件必须先通过审核,才能够在多媒体教学中使用。审核先由各学院、系、部先行组织,然后各学院、(系)部将本单位课件汇总结果现代教育技术信息中心审核,颁发“多媒体教室使用资格证”和多媒体课件审核通过的证明,需要使用多媒体教室的教师必须同时具有二证,否则一律不予安排。

  4.开展多元评价。“谁来评价、怎样评价、评价什么”是多媒体教学评价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从我校的实践来看,评价主体应由院校两级教学督导委、学生、教师构成,可以通过个别听课、教学检查、网上评教、集体研讨等形式开展评教活动。就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评价而言,要注意评价指标的完备性、独立性、和谐性、一致性,可从教学设计、内容呈现、技术运用、创新与实用几个方面进行评价。要明确的是,多媒体教学评价的这几个要素不是相互孤立的,评价主体采用适当的评价形式依据评价指标进行评价,实现不同的评价目的,如学生评教与教师互评在评价形式、指标与目的上就有所不同。

  (二)激励机制

  1.物质激励。物质激励的形式可以多样,我校主要采取了两种措施。其一是典型带动。为推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提升教师制作教学课件的水平,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我校从2008年开始,每年举办一届教师多媒体教育软件制作大赛,学校从教师提交的作品中评选出获奖作品,颁发证书并给予奖励,对于报送课件数量多且质量高的单位,学校授予组织奖,颁发证书并给予奖金。其二是政策倾斜。为高起点、高质量建设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体系,推动课程建设水平整体提高,近年来学校每年启动一批校级精品课程、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和院级重点课程立项建设工作。立项建设课程将获得学校资助,通过建设应能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在同类课程中具有一定影响力和较强的示范性,具体表现为该课程多媒体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2.精神激励。作为具有社会性的人,除了生物属性所必需的各种物质需要外,还有更高的社会属性所必需的各种精神需要,因此,人们渴望满足各种精神需要的心理动机,就成为调动人们积极性的精神激励力量,包括表扬、奖状、荣誉称号、授权等多种手段。对于多媒体教学管理而言,精神激励能满足教职工对尊重、成就、自我实现等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是调动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有效方式,有利于促进教风建设。

  (三)制约机制

  制约机制是指对教师的行为进行限定,使其符合多媒体教学要求的一种行为控制,是一种保证多媒体教学活动有序化、规范化的机制。多媒体教学管理可通过建立督导制度形成制约机制。教务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教师多媒体教学的有效性检查,检查、督促教师的多媒体教学。可建立校、院(系)两级督导体系。院(系)一级主要负责监控多媒体教学的内容是否符合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课件的设计是否符合教育理论,是否科学合理,并负责日常的多媒体教学的检查。学校一级由教务管理部门组织专家、领导、同行和学校督导员、教务管理人员,采用定期、专项或随机检查等多种方式监控与评价多媒体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职业道德等情况。同时教务管理部门可通过利用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期中教学检查、学生评教等对教师多媒体教学情况进行监控、督导。

  [ 参 考 文 献 ]

  [1] 湘潭大学教务处.湘潭大学多媒体教学管理办法[EB/OL].http://www.studa.net/gaodeng/110408/15161449.html.2013-3-2

  [2] 牛国鹏.提高高校多媒体教学质量的相关对策分析[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1).

  [3] 陈军.多媒体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7).

文章标题:高校多媒体教学质量保障的管理机制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gaodeng/35666.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