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斯•凡•德•罗与建筑教育

所属栏目:成人教育论文 发布日期:2010-10-18 17:14 热度:

  摘要:本文简要回顾了密斯•凡•德•罗的执教生涯,重点研究其在伊利诺斯理工学院时期的建筑教育活动。通过解读密斯本人在建筑教育方面的论著和他所制定的教学计划,对其建筑教育体系和思想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展示密斯奠定现代主义建筑教育方面的重大贡献。
  关键词:密斯,包豪斯,伊利诺斯理工学院,建筑教育
  
  密斯•凡•德•罗作为现代主义最著名的建筑大师之一,同时也是有世界影响的建筑教育家。他曾经先后主持过包豪斯设计学校和伊利诺斯理工的建筑设计教育。其建筑实践和设计思想奠定了国际主义风格,改变了世界建筑的面貌;而其建筑教学也影响了好几代建筑设计家。
  1密斯的执教生涯
  1.1包豪斯时期(1930年——1933年)
  1930年夏,密斯被任命为包豪斯设计学校的校长,也是最后一任校长。此前包豪斯在具有共产主义立场的汉纳斯•梅耶(HannesMeyer)前校长的带领下,处于泛政治化的状态,受到当时德国社会的批判,濒临关闭。密斯一直坚持非政治化立场,曾在1928年拒绝接替格罗庇乌斯出任包豪斯的校长。此次临危受命,首要任务是在包豪斯的反对者面前重新树立起学校的良好声誉。他努力使学校重新成为一个不含政治成份的单纯设计教育中心。
  密斯对包豪斯的教学体制改革主要体现在取消所有的社会类课程,把学制从九个学期缩短到七个学期,专业被整合成两个主要领域: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而建筑设计无疑是处于首要地位的。密斯非常重视建筑训练,并将其作为整个学校课程的中心环节。他强调形式美,要求在设计中创造出优雅的风格。
  由于不断恶化的政治形势,密斯在包豪斯的教育活动更多的只是为了维持学校的应对之策,没能很好的实践自己的教育思想。在三年任期内,密斯周旋于政府和学校之间,从德绍辗转迁移至柏林,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维持着学校的生存。最终,由于德国政治形势不断恶化,于1933年8月10日宣布解散包豪斯。
  1.2伊利诺斯理工时期(1938年——1959年)
  成立于1890年的美国芝加哥阿莫尔工学院(ArmourInstituteofTechnology)是伊利诺斯理工大学的前身,该校致力于将其传统的建筑课程提高到国际水平并有所创新。而密斯在最前沿的现代建筑领域获得的国际认可,以及在1930年至1933年因担任德国包豪斯设计学校校长在建筑教育领域建立的声誉,使其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理想人选。受阿莫尔工学院委托,芝加哥建筑界领导人约翰•霍拉博德(JohnHolabird)邀请密斯出任建筑系新的负责人。1938年,密斯来到芝加哥出任阿莫尔学院建筑系主任。
  与在包豪斯不同,密斯不必再为学校的政治倾向问题分心,可以专心考虑如何对建筑课程进行合理化改革。鉴于美国与欧洲的文化差异,密斯认为把另一个教学计划附加到已有的教学计划中是无用的。他将芝加哥的建筑传统和包豪斯的精神结合起来为阿莫尔工学院制定了新的教学计划,并在教学方法上也有很多探索。他重视基础课程,绘画被作为所有训练课的基础;继承了包豪斯对于材料视觉和触觉特性的认知课程,以使学生获得对建筑材料的性质和使用的透彻了解;对建造和施工技术基本原则的学习也是其教学计划的重要部分,学生得以在开始接受建筑教育的时候就了解材料和施工的方法,为今后的研究打下良好基础。密斯发展了基于合作环境下的训练课程。这种合作在学生和教师团队之间被广泛的鼓励。在密斯的提议下,全美的建筑教育由4年制改为5年制,学生在第5年可以根据不同的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建筑或城市规划方面的设计实践。在他的主持下,伊利诺斯理工学院建筑系获得了世界声誉,至今仍是全美最好的设计院校之一。
  1940年,阿莫尔工学院和刘易斯学院(LewisInstitute)合并为伊利诺斯理工学院。密斯被学校委任负责新校园的规划设计。这是美国教育史上,自托马斯•杰斐逊的弗吉尼亚大学(1819年)后,首项只由一位建筑师负责的校园设计工作。学校的总体规划创造了一种闹市中平静草原绿洲般的空旷。而校园的规划也被认为是密斯对其建筑思想的一次完全展示,也成为其教育学生的一个最好的模型实例。
  2密斯的建筑教育体系解析
  作为一代建筑哲人,密斯始终在探讨建筑是什么这样的本质问题,他把建筑作为价值观的一种体现。密斯认为建筑形式只是内在结构的自然而然的反映,建筑的目的应是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对其结构和材料自然演绎和拓展。他创造了一种简单而又具有秩序的建筑文化。一方面他深受至上主义美学的影响,这几乎成为他的第一属性;同时他还具有申克尔派的原理清晰性。密斯的建筑思想在其建筑教育体系中也得到充分体现。
  2.1注重价值观的培育
  密斯的教育思想也受到欧洲古典哲学著作的影响,他认为教育具有目的和价值两个层次的属性,彼此对立统一。两个层次共同奠定了人类的存在。目的保证了人的基本存在,而价值却能使人精神的存在成为可能。教育必须要通过对价值观的培育来促进人格的形成。1938年,密斯在其欢迎酒会上阐述了自己对教育本质的理解。“真正的教育不仅是为了特定的结果,更需为了一种价值的判定。我们的目标是与我们这个时代的特殊结构密切相关的。与此相反,价值则始终停泊在人类的精神彼岸。最终,我们努力的目标决定了我们文明的性格,而我们设定的价值观则决定我们文明的层次。这些命题……在建筑领域就更为适用的。建筑是完全植根于实用基础上的最简单的形式,但它超越了所有的价值层次而进入到精神存在的最高领域,进入到意味深长的领域:纯艺术的境界。为了达到目标,所有的建筑教育都需要考虑这种情况。”
  2.2面向实践的建筑教育
  密斯没有上过专门的建筑学校,对建筑实践中的所碰到的问题进行细心钻研是他获得建筑知识的途径。密斯将建筑实践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制定建筑教育计划的起源和目的。1949年他在《建筑评论》上谈到了建筑教育和工程实践的关系:“在伊利诺理工学院中,我们关心结构的概念,把结构作为一种建筑构思。我们并不是在设计建筑物,而是在建造它们和发展它们。因此我们要关心的是正确使用材料和结构,以及它们的恰当表现。因为建筑物是实际的工程,而不是纸上谈兵。所以我们认为工作的方法应该是建筑教育的本质问题。”
  密斯在伊利诺斯制定的教育计划与实践中解决问题所需的各种方法纳入到课程之中。他认为材料、技术、表现和构思都是建筑的关键问题。从基础开始,循序渐进。学生需要首先了解并掌握材料的各种基本性能和美学属性,熟悉这种材料的构造做法和结合方式,最后才是建立在结构类型基础上基本建筑形式创作。
  2.3以技术为核心的教育模式
  密斯的教学体系把技术作为其训练的核心内容。结构是技术在建筑领域的表象,很多课程训练都是以结构为基础设置的,要求学生了解结构作为一种建造的艺术,它的可能性与限度。密斯认为建筑是时代意志在空间上的反映,而这种时代意志是由特定历史时期的技术所决定的,技术赋予了压倒一切的文化意义。在1950年的一次演讲中说道,“技术植根于过去,支配着现在,展望于未来。它是一种真正的历史运动——是形成和代表他们时代的伟大运动。可以与它相比的只有:古典时代人作为本体的发现、罗马的权利意志以及中世纪的宗教运动。技术远不止是一种方法,它本身就是一个世界。作为一种方法,它在几乎所有方面都是超绝的。然而,只有当它回复到本体,成为机械工程,或成为巨大的工程结构物时,技术才显示了自己的真实本性。这里很明显,技术不仅是有用的方法,它是具有意义的事物,在于本体的事物,是具有含义和力量的事物。……当技术得到真正的体现时,它就升华为建筑学。……建筑是其内在结构的具体化表现,以及其形式的缓慢演变。这就是为什么技术和建筑是如此紧密联系的原因。”
  2.4互动合作的教学方式
  密斯早年在建筑事务所担任过描图员的工作,后来又和几位大师共同工作过。通过自己的经历,他认为师傅带徒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培养模式,并将这种学徒模式移植到伊利诺斯的教学中。密斯在在学生和受过系统设计训练的教师团队之间建立了广泛互动的教学环境,学生和老师彼此交流。学生可以得到经验丰富的建筑师的直接指导,老师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培养出知识丰富、爱好艺术和学习认真,并能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学生。互动合作的教学方式可以还利于因材施教,对于不能灵活应用原理的学生,老师传授给他们全面解决问题的方法;而那些优秀的学生则可以在老师的训练下掌握如何考虑解决问题的抽象原则。
  2.5肯定自我教育重要性
  密斯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建筑师。从给石匠父亲的帮忙中学习到建筑加工和建筑构造的初步技巧;建筑事务所的学徒经历使其掌握了建筑线描的技巧;而后又师从几位建筑大师,从那里学到对其毕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建筑技巧和现代建筑思想。密斯酷爱读书,广泛的阅读了哲学、宗教以及科学书籍,这促进了他个人建筑思想的形成。由于自身的成长经历,他非常看重建筑师的自我学习过程,并且认为建筑师要不断的充实自己。他在1925年的一篇关于建筑教育的文章中说:“每个具备—定素质的人,不论其原有的教育如何,都应该继续接受教育。教育新一代建设者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建筑艺术的本质问题。如果这一问题能清楚地回答的话,那么在教育中就不存在任何问题。哪里有目标,哪里就有方法。但是我们所处时代中,现有的观念不断发生转变,明天的建筑艺术与今天大大不同,因此年轻的建筑师们不应该受任何束缚,而应摆脱惯例,在自由思想和判断中受教育。其它所有的东西都要让位于今天的理性竞赛。至于怎样学,在什么地方学都是无关紧要的。”
  3结语
  密斯在20年的伊利诺斯理工建筑系主任生涯中,全方位发展了自己的建筑教育体系,并且形成一套具有方法论意义的教育思想。密斯在伊利诺斯理工所建立的教学体系在建筑教育、思想和实践中具有革命性的影响。从伊利诺斯理工学院毕业的学生在美国形成了第二芝加哥学派,并且造就了现代高技派,为建筑学不断地发展奠定了基础。现在的建筑教育应该从密斯的教育体系中吸取经验并进一步发展,从而为新一代的学生、建筑师和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美)肯尼斯•弗兰姆普敦[著].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M].张钦楠[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256-263.
  [2](英)弗兰克•惠特福德[著].包豪斯[M].林鹤[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208-214.
  [3]刘先觉[著].密斯•凡德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77-94.

文章标题:密斯•凡•德•罗与建筑教育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chengren/4618.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