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论文发表“五一”假日电视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所属栏目:广播电视论文 发布日期:2014-12-17 15:40 热度:

  摘 要:本文从假日电视的宏观概念出发,分析了中国假日电视的现状及发展历程。并通过对我国“五一”期间电视节目的分析,探讨中国假日电视在发展不平衡、同质化现象严重和电视剧盛行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品牌优势、编排手段、假日特色三方面找寻我国假日电视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学术期刊论文发表,假日电视,五一,特别节目,电视剧

  随着“五一”、“十一”、春节等假日观念的深入人心,假日经济异军突起。而作为假日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假日电视当然也不会错过这难得的市场机遇。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假日电视节目中分得一杯羹,我国大部分电视媒体已经进行了一系列尝试,但在探索过程中,假日电视暴露出的问题也日益显现。所以对于我国的电视台而言,如何开拓和发展假日电视市场,使假日电视永葆生机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假日电视的内涵及其发展历程

  1.假日电视的界定。研究假日电视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脉络,首先要对“假日电视”的概念进行界定。目前,学界对假日电视的界定还存在分歧。第一种分歧是在对“假日”的界定上。争议在于“假日”是否包括双休日和寒暑假[1]。第二种分歧在于对假日电视定义的范围上。部分学者认为:假日电视是指以适应、满足并反映假日中观众文化需求和社会需要为主题而制作的相对稳定的电视节目形态[2],即假日特别节目。如假日信息服务类节目和假日综艺节目等。本文界定的假日电视,是指不同于周末版,不仅包括为假日打造的特别节目,还包括假日期间的新闻节目、综艺节目、影视剧等多种节目形态、内容以及节目、频道的编排结构、项目规划的总称 [3]。

  2.假日电视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假日电视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可以概况为三个阶段。首先是20世纪80年代以春节联欢晚会的出现为标志的起步期,其次是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后期伴随着假日晚会,周末版、寒暑假版出现的成长期,然后是“黄金周”出现后假日电视的发展期。发展至今,假日电视已拥有专为特定假日准备的电视节目,而且在编排上也做到了连贯性和持续性[4]。

  二、“五一”主要电视节目扫描

  2014年“五一”,各个频道在打造假日电视中大显身手。这些纷纭的假日节目大致可以归为三类――晚会类、栏目类和影视剧类。“五一”期间,中央电视台举办了多场大型晚会,包括《“中国梦・劳动美”――五一劳动节特别节目》《五月的鲜花》等。这些晚会并没有集中在一天播出,而是根据不同的主题错落有致的穿插在整个“五一”期间,利用时间上的差异可以避免由于晚会扎堆出现带来的审美疲劳,吸引受众持续关注。除了晚会,多家电视台还抓住假日契机纷纷推出了假日特别节目。中央电视台最早打造的假日电视品牌《五一七天乐》在2014年“五一”期间继续前行。湖南卫视则瞄准了清明和“五一”两个假期,重点推出其全新打造的明星户外真人旅行体验节目《花儿与少年》。支撑起“五一”假日电视的另一部分内容是影视剧。“五一”期间各家卫视的影视剧争奇斗艳。湖南卫视的《宫锁连城》与江苏卫视的《金玉良缘》竞争收视宝座。安徽卫视则发挥自身“剧行天下”的优势,全天主要收视时段多集联播电视剧[5]。通过对“五一”典型电视节目的梳理可以看出,“五一”假日电视主要集中在晚会、栏目、影视剧三类上,但是针对五一假期制作的假日特别节目并不多。

  三、假日电视发展的瓶颈

  我国假日电视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但在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其发展瓶颈主要体现在假日电视的发展失衡、节目同质化现象明显以及电视剧盛行等方面。

  1.假日电视的发展失衡。一方面,虽然各地电视台都已着手假日电视的开发,但与央视相比还处于落后水平。这种局面最典型的体现在假日特别节目和品牌节目的制播上。央视依靠其得天独厚的技术、设备、人才、体制等优势,自然在节目内容、形态、策划、宣传、编排等方面独树一帜,对于假日特别节目的制作当然也首当其冲,而其它很多卫视却不敢尝试或者浅尝辄止。如中央电视台的“七天乐”系列节目目前已经成为假日电视的一大品牌,“五一”、“十一”和春节,主持人毕福剑都会携新老明星开始他们的“七天乐”,幽默风趣的调侃式主持风格,再加上搞笑精彩的互动游戏,深受观众喜爱。但是相比而言各地方卫视却很少形成独具代表性的假日电视品牌。另一方面,各省级卫视的假日电视发展水平也不均衡。其中湖南卫视、浙江卫视、江苏卫视、安徽卫视、上海东方卫视等电视台在假日电视的发展上明显处于强势地位。他们凭借其各自鲜明而准确的频道定位抓住了特定受众群,并对此推出了一系列优质节目。如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儿》,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一战到底》,浙江卫视的《中国梦想秀》《中国好声音》等。这些品牌栏目就为频道赢得了非凡的影响力,也使卫视在频道资源、节目编排、制作方面越发丰富和成熟。但是他们为特定假日打造的特别节目并不多。

  2.同质化现象严重,娱乐之风盛行。目前,假日电视节目单一化、同质化的现象比较明显,特别节目的类型大同小异。比如在相亲节目《非诚勿扰》大获成功后,几乎各大卫视都推出了相亲节目。《爸爸去哪儿》火了之后,《爸爸回来了》《人生第一次》等亲子节目又铺天盖地而来。而《两天一夜》《花儿与少年》《花样爷爷》又让明星旅行节目成为香饽饽。此外,大多数人把假日电视等同于娱乐电视,于是娱乐节目充斥假日荧屏。五一期间,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就有《综艺喜乐汇》《非常6+1》《中国梦-MV》《五一七天乐》等节目贯穿全天 [5]。各大卫视也是争先恐后的用综艺娱乐节目抢占观众眼球。娱乐确实是假日电视的重要内容,但这不是假日期间观众收看电视的唯一动机。如果以娱乐节目或电视剧为单一类型发展假日电视,那么对于受众来说,不仅是多元信息获取机会的丧失,更是自我判断力和理性批判精神的消解。因此,电视媒体在假日期间除了提供娱乐节目外,服务性、新闻性、知识性、专业性等内容也要精心策划,做到既丰富荧屏,又能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需求。   3.电视剧贯穿全天,形式单一。电视剧历来是大多数电视台假日节目的主角。安徽卫视素有“电视剧大卖场”的称号,五一期间安徽卫视全天剧集不停播。从早上08:13开始四集连播电视剧《想你》,在《男生女生向前冲》后,接着从午间时段到下午时段五集联播《想你》,晚间时段除了新闻节目外,三集联播电视剧《老有所依》[5]。这样贯穿全天的剧集大放送,是让喜欢追剧的观众过了把瘾,可是电视剧充斥全天时段,节目形式难免会显得单一。其实不仅安徽卫视,多家电视台都存在这一现象。从“晨间剧场”到“午间剧场”再到“晚间剧场”,电视剧播不停。虽然大量播放电视剧在一定时期可以赢得收视率,还能在短时间内节约成本,但从长远发展来看这种“换汤不换药”的方式必然是一种退步。各家电视台依赖电视剧市场抢占第一手的电视剧资源,自身频道的创新力和抗风险能力就会被削弱,频道的竞争力也会受到影响。

  四、假日电视的发展策略

  1.打造特别节目,形成品牌优势。品牌是媒介最重要的形象代言人,具有品牌效应的假日特别节目在传统节目的基础上创新发展,除了对以往的品牌节目的特色加以强化和巩固外,还力求形成假日特别节目的统一风格,风格的延续才能赢得稳定的受众群。此外,再结合节日特色,创新节目形式和内容,凭借品牌优势吸引更多受众。假日特别节目,经常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策划和制作,往往在内容和形式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改变和创新。这种改变和创新还能融合到常规节目的常态制作中,使节目处于不断创新的环境中。中央电视台的《七天乐》系列节目就是典型的假日特别节目。《七天乐》系列节目在总体上还做到了定位明确、形式统一。2014年的《五一七天乐》以“劳动最快乐”为主题,在以“乐”见长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劳动元素,继续走出演播室,将优秀的文艺节目送到普通劳动者身边。每期节目中,毕福剑率领明星嘉宾前往不同地区的劳动生产第一线,慰问普通劳动者,为百姓送欢乐,更体验了劳动中的快乐与艰辛。

  2.创新编排手段,吸引观众注意。通过收视率调查可以发现,收视率的下滑与上升呈现的都是曲线而不是直线,紧接收视率高的节目之后,还可以维持一段时间相对较高的收视率。这就告诉我们,电视节目播出有一个“连带效应”[6]。当一个节目播出结束后,观众不是马上换台,而是想看看下一个节目是否感兴趣。根据观众的这个沿袭收视习惯,节目编排者可以打通时段,将主题接近、风格相似的节目编排在一起。同类型的节目编排在一起可以让有这一特定诉求的受众在收看完一个节目后顺畅自然的过渡到下一个节目,减少受众的流失。此外,特别节目可以实现全天候连贯式播出。比如中央电视台的“中秋特别节目”、“春节特别节目”等都采用了全天候数小时持续直播,突出了节日特色,实现了全天收视非黄金时段和黄金时段的打通。不仅创造了高收视率,也赢得了可观的广告收入。2014年五一,多家电视台也采取这种套播式编排。如央视三套先是《综艺喜乐汇》,紧接着是《中国梦-MV》《非常6+1》,再接下来是《五一七天乐》,之后是《综艺喜乐汇》和《中国梦-MV》交叉播出[5]。这些栏目都是具有相似性的娱乐节目,这样的安排实现了节目的横向打通。采用这种连串性战略,增强了节目的整体规模和气势。

  3.彰显假日特色,服务受众需求。为了满足不同假日里观众的特定需求,就要打造针对性强的假日内容丰富假日电视荧屏。不同的假日有不同的特色,人们的思想、情绪、感受也会有差异,观众的收视需求和侧重点也就不同。春节以喜庆为主,“十一”要体现庄重,元旦、“五一”相对较为自由和开放。而清明、端午、中秋这三个最能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节日则要突出纪念和畅怀。因此,在内容上应有所区别地安排这七个假日的电视节目。以“五一”节为例,综艺专题类节目和旅行类节目比较适合播出。如今年湖南卫视推出的明星户外旅行真人秀节目《花儿与少年》,观众跟随明星游历欧洲,感受旅行的意义。

  五、结 语

  处于发展期的中国假日电视的确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其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在内容、编排、形式等多方面采取策略提升假日电视的层次是媒体人应继续探索的课题。在假日经济如火如荼、日渐成熟的情况下,受众对假日电视的需求也会不断提高。所以假日电视不能仅仅满足提供休闲需求,还要从更高领域满足受众心理,将社会发展的新动向和受众的新需求结合起来,开拓假日电视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周冠宇,胡春磊,张国涛,肖琳.我国长假电视编排的历史、理念和策略[J].现代传播,2005(5).

  [2]吴立平.对“假日经济”的理论思考[J].江苏大学学报,2004(11).

  [3]岳海栋,李胜彬.扩大选题范围形成差异竞争――假日电视品牌的创建[J].声屏世界,2000(11).

  [4]王朋进.假日生活与假日电视[J].市场观察,2000(2).

文章标题:学术期刊论文发表“五一”假日电视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dianxin/dianshi/24379.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